chapter7 經濟增加dom
本章的主要內容就是爲了找到經濟可以穩態增加的條件,以及影響因素。函數
趨同:各國之間的差別很大,可是通過一段時間,增加趨同?2017年,人均GDP最高的國家是歐洲的列支敦士頓,17萬美圓。工具
7.1 經濟增加覈算性能
1. 經濟增加表達式,用GDP的增加率來表示,表示了「量」。spa
也能夠用人均GDP的增加率來表示,表示了「質」。3d
2. 經濟增加的核算blog
產出的增長來自技術、勞動、資本。咱們要算的是經濟增加率,除以Y。資源
勞動產量佔全產出的權重+資本產量佔全產出的權重=1。從上式可得經濟增加的源泉:天然資源、勞動投入、技術進步等。產品
3. 索羅剩餘io
將生產函數寫成科布-道格拉斯形式:
,
全要素生產率z就是索洛殘值,之因此叫殘值,是除了資本和勞動對產出的直接貢獻外,剩下須要解釋的產出。索羅剩餘包含了技術進步、制度改革等多項紅利。
7.2 新古典增加模型
新古典增加模型又稱爲索羅增加模型。
1. 模型的前提條件
規模報酬不變就是,產出的變化與投入的變化是同比同向的。變化爲人均收入,是人均資本資本的函數。
,
S=sy, 其中S是人均儲蓄,s是人均儲蓄率。人均收入y與人均儲蓄函數S以下。
人均收入與人均儲蓄函數的曲線斜率降低。
2. 索羅穩態增加條件,經濟如何出現收斂式(穩態)增加?
所有投資I=新增投資(期末-期初)+資產磨損的(重置投資)。K是總資本,k是人均資本。 s是儲蓄率,sY是總儲蓄,I=S=sY。k'是人均資本增加率。
注意上述推導結合前面的前提條件。
Q :人均資本的增量delta-k怎麼來的?
A:人均儲蓄sy,一則知足資本折舊消耗,二要服務於新增人口,還有餘值則累積爲人均資本的增量,即delta-k。
delta-k>0, 則人均資本在增長,經濟沒有穩態在增加。若是穩態增加,則delta-k=0。
下圖中,用s表示sy,表示人均儲蓄。
k*是穩態資本存量。k<k*,人均儲蓄s大,delta-k>0, 向右收斂。
Q:經濟穩態增加時,人均收入增加率=0,經濟總量沒有增加?
A:經濟總量在增加,由於人口數量在增長,人均不變,總量在增長,按照人口增加率來增加!
3. 索羅模型的應用
研究各個因素對人均收入的影響。
(1) 儲蓄率上升的影響
--儲蓄率提升,穩態點右移,收斂的人均資本增長,人均收入增長,可是儲蓄率上升之後的經濟增加率=人口增加率,不可能出現人均收入的持續增長。
--資本的邊際產量遞減,增長單位資本引發的產出增量是遞減的,不可能經過不斷增長儲蓄率來增長人均收入。
--儲蓄率增長,消費也會降低(生活水平變差),違背了經濟增加的目標(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如何肯定一個最好的儲蓄率?黃金律,人均消費最大。
mpk是資本的邊際產量。
(2)人口增加率降低的影響
人口降低,n降低。可是我國如今放開了政策,(n+delta)k不斷平緩,穩態的人均資本在增長,可是人均資本增長,資本的邊際產量仍然在遞減。人口降低還有不少負面影響:老齡化、人口紅利消失。
(3)技術進步
技術進步影響全要素生產率z, 會改變人均收入。技術進步帶來的人均收入的增加是沒有止盡的。
7.3 經濟增加中的趨同
1. 無條件趨同:兩個國家,一個窮,一個富,技術水平和儲蓄率相同,其餘條件也同樣,那麼他們的穩態條件同樣。窮國會向富國收斂,以下左圖。
2. 有條件趨同,其餘技術、生產條件同樣,可是窮國的儲蓄率很低。窮國只有提升儲蓄率才能夠向看齊富國。另外一方面,富國的生育率低,窮國生育率高,人口多,人均資本存量低,經過下降生育率能夠實現有條件趨同。
3. 不趨同 ,一個國家嚴重封閉經濟、壟斷、嚴重腐敗等,則窮國無法趨同於富國,如上右圖。
7.4 經濟增加政策
1. 激勵技術進步:索羅模型中技術變量是再生的,沒有解釋清楚技術如何推進經濟發展。改進下,將人口增加率n來表示有效勞動,技術進步會改變n, 技術進步使得n 增長,如今一我的的生產效率高於過去落實時代。
,
經濟增加=人力資本增加率(知識、技能)。mpk不變甚至還會遞增:不變--兩個笨蛋加起來仍是兩個笨蛋;遞增--三個臭皮蛋頂個諸葛亮。
人力資本增加率取決於人力資本積累佔比(多讀書!!)、人力資本積累效率。因此國家重視教育。
2. 鼓勵競爭。
3. 對外開放:不只要參與,還要引領。
4. 人力資本策略。
chapter8 開放環境下的宏觀經濟
開放環境下,會有產品、資本、服務的流動。
貿易餘額NX=出口-進口收到多因素影響:世界利率、國內外財政政策、匯率等。
浮動匯率與固定匯率制度下的小型經濟體。
8.1 產品與資本的國際流動
1. 淨出口與國際資本流動
封閉經濟條件下,I=S;在開放經濟體中,I>S說明了資本流出,I<S說明資本流入,須要借錢來投資。
Y =本國購買的國內產出+外國購買的國內產出。上標d表示本國,domestic,f表示外國。
Y-C-G=S的理解以下
產品與資本流動關係的三種狀況以下:
儲蓄>投資,不少錢放到國外了,是個債權國。美國就是典型的債務國,相比之下,中國是美國的淨的債權國,我不少資產向美國流出了。
2. 儲蓄與投資-以小型開放經濟爲例
特色:開放經濟的資本與要素是自由流動的;開放經濟的小國是世界利率的接受者,即r=r*。
小型開放經濟下的儲蓄與投資,假設小國家的儲蓄是外生變量,不隨着r變化。
獲得曲線以下:
若是世界利率上升,S>I, 小國儲蓄多,錢能夠額借給別人,資本淨流出;世界利率降低,S<I,小國的投資需求增長,須要借錢,小國成了債務國。
影響貿易餘額的因素,小國
(1)左圖,小國財政擴張-政府減稅、增長購買支出--國民儲蓄減小,S左移。此時I>S, NX是負的,貿易赤字,資本流入。
(2)右圖,若是小國的投資支出增長了,好比企業預期變好了--I增長,右移。I>S, 赤字,資本淨流入,須要借錢投資。
(3)若是外國的財政擴張,好比是大國的財政擴張,致使世界利率上升(緣由請見左圖分析),此時小國S>I ,儲蓄多,資本外流。
,
3. 匯率與貿易餘額
貿易餘額NX=X-M,出口、進口的變化與價格水平相關。
(1)名義匯率
我國就是採用了直接標價法,用人民幣在標價美圓,如今6.9;
名義變量是貨幣變量,實際變量是剔除了價格的產品變量
(2)實際匯率
上述公式,以美圓標價法爲例,此時的匯率表示是一我的民幣值多少外幣。實際匯率=名義匯率*本國價格/ 外國價格,實際匯率越高,貿易條件越差!
不一樣國家用本身的貨幣進行標價,假設一部華爲手機和一個蘋果手機同質,國內華爲3000元,美國蘋果1000美圓,如今匯率爲1:6,那麼一個華爲=半個蘋果,而實際上這兩個手機性能徹底一致,那麼這對我國就是有利的。
實際匯率越高(美圓/人民幣),人民幣升值,貿易餘額越小,東西賣不出去了,出口少,進口多。
若是一個國家儲蓄降低,S降低,S-I左移,在同一匯率下貿易餘額就減小。
8.2 蒙代爾-費萊明模型
蒙代爾-費萊明模型就是IS-LM在開放經濟下的拓展,曾獲諾貝兒經濟學獎。不一樣於IS模型中Y與利率r 的關係,這裏研究Y與匯率e的關係。開放經濟下的IS方程爲
IS曲線爲
縱軸e是匯率,NX 是匯率e的函數,Y是收入,當匯率高,貿易條件越差,支出水平少,從而收入水平Y也小。匯率降低,出口增長,貿易條件好,收入Y大。
再來看LM模型,LM曲線是豎直的。
開放經濟下的IS-LM模型以下。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效果。
(1)浮動匯率下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效果
我國是管制匯率,如今是管制下的浮動匯率制。
當財政擴張,G增長,根據上述公式,Y增長,IS右移,匯率增長(這裏人民幣升值),可是均衡收入不變,財政政策無效。推高了匯率減少了出口!
當貨幣政策擴張, 例如貨幣發行量增長,LM曲線右移,匯率下降,收入增長,政策有效!
(2)固定匯率下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效果
若是財政擴張,IS右移,會擡高匯率,政府爲了維持固定匯率,須要實行貨幣擴張,LM也右移,最終Y上升,政策有效!
若是如今貨幣擴張,LM右移,匯率降低(本幣貶值),爲了維持固定匯率,須要經過貨幣政策的其餘工具進行反向的緊縮操做來維持匯率,沖銷掉了以前的擴張,LM實際沒有變化。政策無效。
---------------------------------------------------
宏觀全部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