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已經成爲一個巨大的互聯網聯接基礎設施,在幾乎全部企業都在數字化的當下,網易雲但願經過開放技術幫助到企業轉型,攜手合做夥伴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性能優化
7月31日,網易雲在雲創大會上發佈了單集羣可支持5000物理節點的「瀚海」私有云,以及完整的微服務解決方案「輕舟」、工業智能平臺等最新產品,並聯合浪潮推出首款雲計算全棧一體機。網絡
據瞭解,目前網易雲服務了45萬家企業,經過各種企業應用鏈接了超過8億互聯網用戶。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稱:「網易雲已經成爲一個巨大的互聯網聯接基礎設施,在幾乎全部企業都在數字化的當下,咱們但願經過開放技術幫助到企業轉型,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架構
私有云迎來「航母模式」框架
融合了微服務與私有云,網易雲讓「一體機」進入了航母模式。那麼這種組合模式是如何提出並實現的?網易雲又是怎樣讓這艘航母起航的?帶着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網易雲基礎設施技術總監、網易專業技術委員會委員張曉龍博士。運維
張曉龍表示,網易雲最新發布的「輕舟」微服務、「瀚海」私有云以及雲計算全棧一體機等產品,都是爲了賦能企業數字化創新,支撐企業聚焦其業務自己而推出。微服務
「輕舟」微服務是圍繞應用和微服務打造的一站式PaaS 平臺,能幫助用戶解決應用從開發、測試、發佈到上線運維等的全生命週期管理,並解決服務的註冊,治理,鏈路跟蹤,動態配置等問題,提供易接入,易運維的微服務解決方案。「輕舟」主要解決企業應用架構的問題,實現企業應用架構向微服務演進,其有兩個顯著特點:基於開源技術棧打造,兼容Spring Cloud,Dubbo和gRPC等開源微服務框架,能匹配各類服務框架,而且服務治理能力與業務解耦;輕舟支持DevOps工具鏈,實現高效自動化運維,使產品迭代速度大幅度提高。工具
「瀚海」私有云則是基於OpenStack、Kubernetes等開源標準架構全面優化的企業級私有云平臺,提供與網易公有云同等的IaaS、PaaS、CaaS 服務,並可無縫接入網易公有云,享受公有云的開放性和資源彈性。「瀚海」主要全棧一體化解決企業業務研發所需的IT資源、平臺通用服務以及研發/運維效率的問題,實現企業業務一站式上雲,其有三個顯著特點:全棧基於主流開源技術,如OpenStack、Kubernetes等;針對互聯網業務作了大量優化,在穩定性/性能/功能/規模上具備互聯網級IT的能力;在架構上與網易公有云保持一致且能不斷演進升級,在用戶體驗上與公有云一致,同時能與公有云輕鬆組合成混合雲。性能
張曉龍稱:「輕舟顧名思義是輕快的小艇。一方面表示咱們提供的是易用、低門檻的解決方案,另外一方面也表示使用了「輕舟」微服務後能更輕,業務能跑得更快。瀚海顧名思義是廣闊無延的大海。一方面表示咱們爲企業上雲提供的是覆蓋全面的解決方案,另外一方面也表示咱們的解決方案具備支撐能力大、性能強的特色。」測試
提供了「輕舟」和「瀚海」兩個產品,網易雲的全棧一體機就是用來落地這兩個產品的一體化交付解決方案。不一樣於以往,第一代一體機,是把軟件硬件打包在一塊兒,解決的是快速交付的問題;超融合一體機,是資源層面的融合,主要是提高資源利用率,下降成本;全棧雲計算一體機,是包含業務架構須要的全部雲計算技術層次,解決的是業務研發效率問題,讓客戶只須要專一業務。優化
開放表明着雲計算將來
在雲創大會上網易雲主張:「企業在數字化過程當中必須考慮長遠,保證系統平滑演進、自主可控和擁有可用的人才生態,而知足這三個要求,做爲數字化基礎的雲計算必須是開放的。開放表明着雲計算的將來」。
張曉龍指出,網易雲一直是最堅決的站在技術開源、開放這條路上的。接納開源技術以及開放/兼容平臺接口標準,伴隨了網易雲的整個發展歷程。
張曉龍回憶道:「2012年剛開始研發雲平臺時,當時OpenStack剛剛開源且還沒有成熟完善,網易雲在內部技術選型上也有過一些爭議:究竟是自研發一套IaaS雲管理平臺仍是選擇基於OpenStack研發?當時咱們就認準了要走基於OpenStack開源技術的這條路,主要緣由是咱們認爲,雲計算髮展很快,在開源社區確定會出現一個主流的開源雲管理平臺,這個平臺必定能吸引大量優秀工程師一塊兒來快速完善。咱們若是能基於OpenStack開源技術研發,第一,咱們的雲平臺不用重複造一個輪子,能夠實現短時間內以較低成本建設好雲平臺的基本雛形;第二,咱們能利用上全世界優秀工程師智慧快速完善咱們的雲平臺;第三,咱們的平臺也更好招募優秀人才,從而保證平臺的維護和完善後續能有更長的生命力。」
正如同張曉龍所言,網易雲多年來一直堅持着最初的選擇,還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合做夥伴。
聯合助力數字化經濟發展
英特爾與網易雲同樣,在開源技術方面都持擁抱與支持投入的態度。雙方認爲開源對將來雲計算和雲服務發展將起到極大的推動做用。
開源可以匯聚行業精英的力量,以較低成本快速解決基礎性的問題,而後在高級能力上作差別化競爭。此外,開源能夠推進技術標準化並構建良好的生態,避免廠商鎖定。
長久以來,網易雲與英特爾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戰略合做關係。在技術上,雙方的技術團隊充分合做,針對英特爾推出的至強可擴展處理器、智能網卡、QAT以及Optane存儲等硬件,結合軟件定義技術開展深度性能優化,同時也在軟硬件一體化設計上進行了深刻的創新探索。
7月31日網易雲創大會上,網易雲與英特爾共同對外發布聯合創新計劃
張曉龍表示:「咱們合做的目的是一塊兒聯合打造高性能、低成本的雲計算平臺,推動雲計算技術的進步,推進企業數字化創新,爲產業升級賦能。在合做過程當中,咱們不但獲得英特爾技術團隊的全力支持,也體會到英特爾在硬件技術上的深厚實力,更深深感覺到英特爾對軟件技術特別是雲計算開源軟件技術的巨大投入。」
將來網易雲與英特爾的合做,更多會側重在英特爾硬件(計算、存儲、網絡)基礎上,更好地對核心的開源軟件好比KVM、DPDK、OpenVSwitch以及Ceph等進行性能優化、問題修復以及功能加強,一塊兒不斷提高完善這些開源軟件,助力數字化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