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紀錄片能夠稱爲「神做」?

天然紀錄片(這裏面又大概分爲地球、宇宙、人體三個大部分)工具

1、BBC地球篇
首先是BBC三大「鎮館之寶」(自封的)
《地球脈動》:幾乎算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生態紀錄片,用接近上帝的視角,審視這個叫作地球的星球,雖然探討的是科學,可是有着宗教式的觀影體驗。設計

《人類星球》:
一部極其特別的天然紀錄片,說是講地球,實際上是在從社會學的角度講人類,但說是講人類的紀錄片,它又是以天然生態地理環境等要素爲載體來說述。視點新穎,內容豐富,把天然和人文結合得完美無缺。事件

《生命》:人類看完足以無地自容的片子,哪怕只是地穴裏一隻微不足道的小蟲子,天天也在上演生存的史詩。爲了吃飯,爲了繁衍,爲了活下去,無數精彩甚至悲壯的生物行爲,在這個生生不息的地球上無限地演繹下去,地球也所以而不朽。get

除了我心目中難以超越的三大神做以外,仍有一些不能不看的做品。
(新增)《獵捕》:
BBC天然紀錄片的新做,《地球脈動》團隊和大衛.愛登堡爵士再次強強聯手貢獻出一部神做。這種始終能超越自個人制做方永遠值得敬佩。這一次把主題瞄準了天然界的各類獵捕行爲,運用了大量高速攝影,在極爲嚴苛的環境下捕捉到大量使人驚歎的生物行爲。比起BBC過往做品,本系列敘事性的剪輯運用得更加爐火純青,加以《地心引力》配樂Steven Price加盟,本片的觀賞性可謂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在本系列你能夠看到如《碟中諜》阿湯哥同樣般神兵天降捕獲獵物的蜘蛛,能夠看到潛入冰層準備突襲海豹卻越走越遠的路癡白極熊,能夠看到獵豹、狼羣、角雕等大型兇猛食肉動物在慢鏡頭下展示出的百分之百的力量與動態的美感。一樣,你依然能看到做品中對天然環境退化的隱憂,也能看到科學家和攝製組爲了生態而付出的努力。簡言之,本片已成爲BBC不得不看的最高做品之一,質量基本上接近三大神做,在此強烈推薦。
另,BBC強悍雄厚的技術和攝影實力讓本做每一幀畫面都美不勝收:
獵豹追捕湯氏瞪羚
孤身行走於極地的北極熊
加州海獅追逐沙瑙魚
光叩甲幼蟲誘捕白蟻繁殖蟻io

 

《植物之歌》:這部講植物的算是側重於動物的《生命》的姊妹篇,從植物的進化講到對地球,對生態的影響,這是一次對地球的綠色,也是對生命的禮讚。基礎

《非洲》:我認爲最接近三大神做的做品之一,拍得極其出色。非洲大地上生命的瑰麗,壯闊,驚奇,靈動,不朽,一一呈如今鏡頭前。此外,大量蒙太奇,慢鏡頭的運用,讓這部紀錄片的觀賞性和趣味性,也達到一個難以超越的高度。(例如,那個從沙丘底部拼命往上推糞球的屎殼郎君,一次次往上推,糞球一次次滾落,好不容易推上沙丘,一陣風吹過又把它直接吹到底部。表現得很是有趣,但笑着笑着不知不覺眼淚就出來了。。。)百度

《冰凍星球》:算是《地球脈動》和《生命》的一條支線,講述兩極大陸的世界與「居民」們。極地世界的鏡頭難能難得,攝製組捕捉到了不少日常難以觀測到的動物捕食、遷徙等活動,以及壯觀的冰川與雪原,還有對全球變暖趨勢的憂慮。循環

《藍色星球》:這部紀錄片的人氣在國內不如以上幾部那麼高,可是其品質足以名列BBC前茅。本片深刻海洋,對水下蔚藍的世界進行深刻細緻的介紹。從起源到各方各面,再到反思,每一集主題鮮明,節奏得當,配樂很是動聽,本片足以成爲天然紀錄片的教科書。引用

==========題外話的分割線===========================
BBC的天然紀錄片裏,有一位老人常常出如今鏡頭裏,把身後的天地萬物廣袤世界娓娓道來。他就是大衛.愛登堡爵士。他被認爲是有史以來旅行路程最長的人,多年來與BBC的製做團隊一塊兒,實地探索過地球上已知的全部生態環境,不只是一位傑出的天然博物學家,仍是勇敢無畏的探險家和旅行家,被世人譽爲——「世界天然紀錄片之父」。(摘自百度百科)每當聽到他講述的天然世界,不像是在闡釋多麼深奧的科學,而是像一位和善的長輩,用發自心裏的真誠,給你我介紹這個值得咱們尊敬的世界。
============囉嗦的題外話結束=========================技術

《南太平洋》:一部優秀的講述典型南半球島嶼生態之做。特殊的地緣環境,造就了不同凡響的生態景象和人文歷史。由觀衆最喜好的馬臉福馬老師作旁白,無邊無際的藍,鬱鬱蔥蔥的綠,噴涌翻騰的紅,組成了南太平洋最美的畫卷。

《加拉帕戈斯》:地處暖流寒流交匯處,因此這個島上熱帶寒帶生態並存,十分奇特。看完方纔明白這個世界的內容遠比咱們想象中要豐富得多。另外一位觀衆最喜好的抖森老師參與了其中一集的旁白。象龜、軍艦鳥、鬣蜥,物種的起源,天然的史詩。

《黃石公園》:做爲地球上最著名的的國家公園之一,本片平實客觀地記錄了黃石公園的四季更迭,以及在季節的變化下生物們的生存活動:或殘忍,或有禮,或勤勞,或聰穎。

《飛越地球》:比較另類的一部,攝像機全程都在鳥背上。藉由遷徙的鳥兒,展示這個世界。這裏把我對它的豆瓣短評貼過來:若是你能克服鏡頭晃動眩暈感和密集恐懼感,那麼你看到的是一部由奇妙的動物,美麗的風景,新穎的視角,尖端的技術和十足的誠意組合而成的優質紀錄片。

《企鵝羣裏有特務》:BBC天然紀錄片中的喜劇之王,笑點十足。爲了觀察企鵝君們的生活做息,攝製組特意作了一個企鵝形態的機器人混進企鵝羣,企鵝們跟機器人的互動十分有趣,大衛.田納特的旁白也充滿了擬人化的童趣,然而企鵝在異常艱難的生活條件下仍然努力地活下去並繁衍出了新的生命,讓人感動之餘,也肅然起敬。

《美麗中國》:這部紀錄片是BBC天然記錄小組和中視傳媒聯合出品,中文譯名美麗中國,但從內容上看顯然英文原名Wild China更符合本片的內容。這是真真正正的能讓我國觀衆見識到何爲大好河山,何爲地大物博的紀錄片,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至今,本片無疑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與反思。

此外,BBC還有大量關於動物、地貌的各種紀錄片,就不一一列舉了,你們有空能夠本身找感興趣的來看。

2、BBC宇宙篇
上面有人提到過,BBC關於宇宙的紀錄片最出名的莫過於《太陽系的奇蹟》《宇宙的奇蹟》《生命的奇蹟》三部曲了。事實上這三部質量也的確很是出色,對於宏觀視角和微觀敘述的把握,對於宇宙奇觀的展現,對於人類眇小的感慨與太空事業的讚賞等等。此外,這三部曲還有一位人氣極高的解說,布萊恩.考克斯。粒子物理學家,曼徹斯特大學高能物理學教授,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在成爲物理學專家以前,他是曼徹斯特一支樂隊的鍵盤手,在樂隊以爲沒有成就感以後,他便投身物理學。在攻讀學位期間,又組建了一支樂隊,他們的單曲還在英國單曲榜單上打榜,而且拿到過冠單的寶座。樂隊解散後,他便潛心於物理學研究,並時常在BBC的紀錄片留下身影,與觀衆一塊兒感覺宇宙的美妙。

《太陽系的奇蹟》:
這部紀錄片着重講的就是太陽系,從各大行星到太陽系與宇宙的聯繫等等。太陽系與地球算是關係最近的宇宙,但從這部紀錄片來看,地球仍然是惟一的、孤獨的,跟其餘或詭異、或沉寂、或美麗、或恐怖的行星造成鮮明的對比。

《宇宙的奇蹟》:比起太陽系,這一部更加宏大,從太陽系出發,延伸到宇宙的各個位面:光速、紅矮星、白巨星、脈衝星、熵。普通觀衆由此得以對什麼是宇宙有了較爲直觀、清晰的概念。它再也不是一個黑壓壓的天空,而是各類一瞬與永恆組成的不朽詩篇。

(《生命的奇蹟》更像是借宇宙之名,迴歸地球講述生命奧妙的地球紀錄片,我的感受這部系列的最終章拍得不太好,就不寫進來了,有興趣的同窗能夠本身找來看)

《隱祕的世界》:其實這部紀錄片嚴格意義上來講不能算宇宙紀錄片,不過它講的也正是探索宇宙的一把鑰匙:看不見的不等於不存在。這部紀錄片將視覺奇觀和深入主題完美地結合了起來。用特殊的攝影手法,捕捉到了地球上、地外的各類奇妙的現象。冰晶、射線、紅外線、閃電、光譜、無線電波,其實,人類並不知道本身居住在一個」擁擠「的宇宙裏。

3、國家地理、探索頻道(地球+宇宙)
英國有BBC,美國就有NG和Discovery,他們的紀錄片也是多如牛毛,我選一些我以爲很經典的,能算做神做或準神做的做品。

地球篇:

《大遷徙》(國家地理):全方位展示了地球上生物的遷徙這一行爲,這部片子的攝影難度很大,須要全程跟隨動物行動,也實在太美,波瀾壯闊的羣體遷徙,帶給觀衆一種最直觀的對於生命的敬畏與感動。

宇宙篇:

《與摩根.弗里曼一塊兒穿越蟲洞》(探索頻道):這個系列的紀錄片是如此出名以致於摩根.弗里曼的講解員身份跟他的演員身份同樣的有名。。本片算是至關的科普向,摩根.弗里曼平易近人的語調和對於內容和語氣的把握,讓人會有駐足傾聽的慾望。本片也採訪了不少前沿領域研究的科學家,從一些基礎理論和結論開始,到一些比較新的觀點和研究方向。也許娛樂性不是那麼強,但內容紮實有料,深奧卻不難懂,適合任何喜歡宇宙的人觀看。

《旅行到宇宙邊緣》(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真正的牛逼,就是在於他們拍出了這個片子。利用哈勃望遠鏡的素材,用CG技術將宇宙製做出來,從地球出發,走出大氣層,走過月球,走過火星,走過太陽系,走過銀河系,走到宇宙的盡頭,超越了時間,最後迴歸到那場天地洪荒的大爆炸,迴歸到宇宙的本源。這部片子呈現的內容,也許到人類滅絕的時候也不能親眼所見。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小小的地球上那些殺戮、戰爭和人心詭譎,跟這個世界,徹底沒有關係。

4、人體篇
除了地球跟宇宙,我也想把探索人體的紀錄片單獨列出來。雖然這些紀錄片很大程度上充滿了社會性,但它的本質仍然是人類的生物性。

《人體內旅行》(國家地理):最好的人體紀錄片,詳盡的數據讓你瞭解本身的身體是一個多麼偉大的構造。一些並不是人人皆知的生理活動讓人震撼。微型攝像頭深刻人體以後展示的人體方方面面,也是一個很是寶貴的科普材料。從呱呱墜地到年邁逝去,每一段時刻都值得珍惜。

《子宮日記》(國家地理):這套紀錄片其實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講動物的,這一部則講人體。藉助精密儀器的掃描,觀衆能清楚看到懷孕到分娩,子宮內悄然發生的各類變化。這個小小的器官,卻進行着人類這一物種最偉大的事業。無論你是否已有子女,無論你是否接受懷孕,當嬰兒從母體艱難地脫出,發出在這個世界上第一聲啼哭的那一刻,沒有辦法不爲之感動。

《人體奧祕》(BBC):從一個細胞開始講起,到人類構造的方方面面。大量的模擬畫面、豐富有趣的數據。此外本片也展示了構造不完整的特殊人羣或是具備特殊構造的人羣、以及一些特殊的手術案例。總之,本片的可看性和科普性很是的高,適合任何觀衆觀看。

《細胞的暗戰》(BBC):從海報就看得出來,這部講述人體細胞與病毒對抗活動的紀錄片,猶如科幻戰爭片同樣酷炫。各類看不見的微觀戰爭,不停地在每一個人的體內進行着。音效和配樂也如好萊塢大片同樣精彩。內容深刻淺出,畫面精彩紛呈,形式喜聞樂見,難道還有理由不看看這部紀錄片嗎?

5、永不遺落的明珠,五部最好的天然紀錄片(自封)
紀錄電影跟紀錄片最大的不一樣便在於,有時電影能更增強烈地反映導演我的的意見,所以這五部電影不只僅是對這個世界的記錄,它們也是對電影人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記錄。

《天地玄黃》:天地有大美
本片是羅恩.弗裏克的表明做,沒看這部電影以前,即使聽過無數遍對本片的溢美之詞,即使作好了各類心理準備觀看,看完也會被本片傳達的豐富信息量所震撼。全片無任何解說詞,僅僅是不斷地切換着地球各處的景象,看似幻燈片通常的展覽卻充滿了「無聲勝有聲」的東方式美學與哲學觀。雖然本片也有人類文明的展現,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更像是試圖劃掉天然與文明的分界線,創造一種「地球大同」的狀態。全部事物的美都是發自於天然之態的,不加以任何修飾。何況,本片對於天然世界的記錄,也能讓觀衆收穫頗多。
天地遼闊,你我皆是滄海一粟。
對於真正的大美,任何言語都是蒼白的。
人類的祭祀,是否像極了天然界羣體生物的本能行爲?
人類的工業,人類的世界,如此融入這個世界,卻又格格不入。

《家園》:冷眼看看這個世界
本片是法國著名航拍攝影師Yann Arthus-Bertrand製做的一部環保向天然紀錄片。從展示這個地球的美好開始,到講述人類文明是如何介入這個美麗的星球,進而親手將它破壞得醜陋不堪的。全程航拍給了觀衆一個不同凡響的角度來觀察咱們居住的環境,無論是美麗的,仍是醜陋的,都讓人心驚肉跳。
題外話:本片對於工業,態度是絕對對立的。但當年我大學課上看完這部片子,聽完老師的講解,就產生了這麼一個疑問:本片通過15年的籌備,歷訪50多個國家,素材長達488小時,拍攝週期爲21個月,共動用88,000名員工。成本耗資可謂巨大,那麼,無論是拍攝此片對於設備的高要求,仍是員工的薪資和工做環境,造就這部反工業影片的,不也是影片所指的工業的成果?這真是一個難以言說的矛盾,不過這不在這個問題討論的範圍內,就成片質量來看,本片算是至關優秀的天然紀錄片。

《遷徙的鳥》:愛與夢飛行
記得前幾年有一期《看電影》作勵志片專題,本片位列於五十大勵志片第二名,一部紀錄片能有如此鼓舞人心的力量,讓人沒法不讚嘆。從一個孩子看見鳥兒起飛開始,整部電影伴隨着動人的吟唱,與鳥兒們一塊兒歷經萬千險阻,最終達到理想之鄉。對於觀衆,也許就是不到兩個小時的觀影,對於鳥兒,這是年復一年的任務,這是延續種族的使命,這是出於本能,高於本能的壯舉。兩隻翅膀,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旅途。這是生命的讚歌,怎能不美麗,怎能不偉大,怎能不動人?

《微觀世界》:一蟲一世界。本片與《鳥的遷徙》《喜馬拉雅》並稱爲雅克.貝漢的「天地人三部曲」。講述了各種昆蟲的生活景象。若是說《鳥的遷徙》是大氣磅礴的史詩,本片就是精緻有趣的小品級佳做。昆蟲的世界顏色鮮豔亮麗,行爲也豐富多彩,有些昆蟲的細節形態,平常很難觀察到。若是你對一對蠕動的蝸牛交媾和斑斕的毛毛蟲爬行這種鏡頭並沒有生理抵觸的話,這是一部至關具備觀賞性的紀錄片。

《灰熊人》:死亡與永生
之因此把本片概括爲天然類紀錄片,除了電影裏那些難能難得的灰熊生活片斷以外,還有導演赫爾佐格對於人類與天然的關係的思考。故事的男主角蒂莫西.崔德維爾是典型的反人類文明者,被人類文明所遺棄,也痛恨人類文明。他在灰熊生存的世界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但最終命喪熊口。隨即熊也被前來救援的人殺死。這樣的生死循環,既帶有天然逃不開人類社會染指的悲觀宿命感,也有大天然的純粹殘酷性。本片沒有太多的修飾與主觀煽情,就是平靜地講述了一我的與天然的故事,但說不清的百般滋味讓人喟然。
======================================================================
另外還有兩部能夠一看的做品,一部是《時間的風景》,有回答已經介紹了,很少說。另一部是《塵與雪》,本片爭議其實蠻大,與其說是電影,它更像是一本動態的攝影詩集。究竟能不能算是一部優秀的天然紀錄片,我我的感受沒法下定論,故最終沒把它算進去。

 

人文篇概述
人文篇這個概念實在太大,除了天然生物以外的均可以算是人文,所以很難對其有一個完整的分類。不過從題材來看的話,勉強仍是能分爲以下幾個類別:
1.地緣類:顧名思義就是以地理爲載體介紹人類世界的題材,好比介紹國家或地區的風土人文、歷史發展,包括一些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歷史事件,這些都算是地緣類。
2.器物類:這裏改變一下器物的概念,除了工具、物件,我也把藝術做品概括到這裏來,畢竟都是人類文明的產物。這類題材紀錄片着重介紹某種工業成果、藝術做品(是做品而非做者,做者算在第三類)等等。
3.人物類:很好理解,就是介紹各類人類個體處於人文世界的故事,其實上面提到過的《灰熊人》也算,只不過接下來想推薦的,比天然精神濃厚的《灰熊人》更貼近人類社會而已。但有一點想說明,這個類別不包括那些介紹一個羣體的紀錄片,好比《人類星球》(它們若是算人文紀錄片的話應該是第一類),人物紀錄片應該是着重介紹一個特定的個體。

1、地緣類
《列國圖志》(Discovery)
這是一套系列紀錄片,共分三季播出,每一集都講述了一個國家。講國家的紀錄片數不勝數,但這部紀錄片的特色在於並無從國土面積氣候條件等地理要素開始講,而是直接選取了這個國家最普通,又最不一樣的一些國民,經過他們的故事,來看待這個國家的獨特魅力。河南的武校學生、京都的藝伎、米蘭的時裝設計師、威尼斯的小船擺渡人,巴黎的鐵塔煙花師、巴西的女足隊員。就是這些帶上了鮮明地理烙印的普通人,造就了地球上各類鮮活的生活,他們別於你我,卻又與你我一塊兒經歷生命的酸甜苦辣。

《咱們的故事》(History Channel)
有兩部,第一部是《美國:咱們的故事》,第二部是《人類:咱們的故事》。真.大製做,經過好萊塢電影水準的場景還原,把歷史用最好理解的方式講述出來。(第二部我還沒看,看完再補上)先說說第一部,從五月花號講到當代美國,一方面利用大量演員、道具、場景還原歷史事件,另外一方面邀請社會各界名流來作訪談。政治經濟新聞娛樂體育,你認識的不認識的美國人,都用本身的語言講述美國的故事。製做精良,形式獨特,並且內容並非簡單地爲美國歌功頌德,而是清楚地告訴你美國的文明制度是如何創建的。一我的,一臺設備,一次事故,每每就是社會變革的導火索。看完你可能仍是不能清楚地講出美國的國土面積,可是你能清楚地認識到何爲美國精神。

《天啓:二戰啓示錄》(法國)
法國出品,不少國家都買過版權,好比國家地理、NHK。也感謝CCTV9普及了這部片子(不過有刪減這種事你們也應該內心有底),這可能也是二戰題材最好的紀錄片之一了。無數珍貴的素材,大到戰場猛烈的炮火,小到士兵的表情,二戰的一點一滴都呈如今這部片子裏。經過對膠片的修復,全部的真實影像資料都還原到了彩色,5.1立體聲和川井憲次神來之筆的配樂,讓本片可看性大大增長。片子並無加入太多主觀色彩,而是把戰爭的原本面貌展示出來,由觀衆來評說(不過本片裏東亞戰場內容的缺失是一大遺憾)。德國等軸心國勢力當然做爲人類公敵存在,但同盟一方也未盡然都是正義之師,任何戰爭都是政治的棋盤。影片起名爲啓示錄,也是爲數很少的真正作到了啓示功能的紀錄片之一。

《關口知宏中國鐵道大紀行》(NHK)
日本萌叔中國蹭飯記。經過三萬六千多千米的鐵道旅行,在中國大地上走走停停,見識這個國家最真實的一面。滿滿的治癒系,沒有大城市的光怪陸離,沒有上流社會的精英生活,沒有宏偉建築的壯麗不凡,有的只是掏心窩子的小溫暖,蜻蜓點水的廣袤山川、變換的美麗四季,以及一張又一張淳樸溫和的笑臉。常常看日本影視做品的就會了解,日本人對於家庭精神的重視,對人與人的相互支持和幫助,有多麼的看重。在現代社會快速繁忙的高壓生活中,咱們應該須要跟着關口大叔一塊兒,重拾那失去的生活本質。

《人類以何爲食:食物和文明的世界羣像》(NHK)
拍攝於1985年,卻依然是至今爲止最棒的美食人文紀錄片,沒有之一。若是說《舌尖上的中國》是美食版的《美麗中國》,那這部就是美食版的《人類星球》了。從整個地球文明的視角出發,講述了人類文明如何影響食物的發展,而食物的發展又是怎樣反哺人類文明的。每一塊現在看來稀鬆日常的食物或食材,都是通過了千萬年人類文明之火生生不息地傳遞而來。從食物,延伸到地理學、民俗學、人類學。八十年代的紀錄片,無論是製做思路、拍攝手法和立意來說都價值無窮,它就像一部博大精深的武學寶典,後人只要稍識皮毛,便能行走江湖;略微研究,便能出手不凡;完全鑽研,便能名留千古。

《沸騰都市》(NHK)

NHK在2009年推出的一系列關於城市的紀錄片。之因此叫作「沸騰都市」,是由於他們採用了城市政治與經濟的概念和觀點而非國家政治。城市在高速發展之下,它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了國家對這個城市設定的概念,它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地貌、天候、建築、市民、都在不斷地發展中沸騰起來。本系列共有八個城市,分別是:迪拜、倫敦、達卡、伊斯坦布爾、約翰內斯堡、新加坡、聖保羅、東京。這八個城市形態不一,但有一點,它們都承載了世界與我的的夢想與指望。紀錄片無愧「沸騰」二字,看得人心潮澎湃,鬥志昂揚。此外,它還有後續篇,對這些城市做了回訪,觀察它們的持續生存情況。

2、器物類
《最高檔》(BBC)
BBC於2002年首播的一套汽車相關的紀錄節目,開播後即風靡全球。汽車做爲人類工業的一個表明性產物的獨特魅力,被本做演繹得淋漓盡致。看完方纔明白何謂汽車文化。在這裏你能夠看到汽車最極限的速度,最前沿的材料,最科學的技術問題探討,最適合百姓參考的購車指南,最養眼的名車秀,最具話題性的明星飆車,以及最文藝的汽車情懷展示。爲了表現汽車世界的各方各面,節目組不惜用各類爆炸,墜落等手段毀掉一個又一個新車,加上對大品牌毫無顧忌的評價與吐槽,節目的可看性與嚴謹性也毋庸置疑。

 

引用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613022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