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須要素材nginx
後兩個用命令下載安裝
openssl-1.0.1t.tar.gz
zlib -1.2.8.tar.gz後端
2:在/usr/src/ 下吧 " nginx-1.16.1.tar.gz " "pcre-8.37.tar.gz" 這兩個文件放進去而且解壓
而後在pcre-8.37這個文件下先 : ./configure 在敲 make && make install負載均衡
pcre-conffig --verison 查看版本前後端分離
下面安裝nginx 進入nginx-1.16.1 先 ./configure 在敲 make && make install
安裝完成以後,在usr多出來一個local/nginx ,在nginx 有sbin 又啓動腳本
./nginx 啓動
./nginx -s reload 重啓
./nginx -s stop 強制關閉,可能不會保存東西;quit
./nginx -v 查看版本號ide
在Web開發中,一般來講,動態資源其實就是指那些後臺資源,而靜態資源就是指HTML,JavaScript,CSS,img等文件。ui
通常來講,都須要將動態資源和靜態資源分開,將靜態資源部署在Nginx上,當一個請求來的時候,若是是靜態資源的請求,就直接到nginx配置的靜態資源目錄下面獲取資源,若是是動態資源的請求,nginx利用反向代理的原理,把請求轉發給後臺應用去處理,從而實現動靜分離。代理
在使用先後端分離以後,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靜態資源的訪問速度,同時在開過程當中也能夠讓先後端開發並行能夠有效的提升開發時間,也能夠有些的減小聯調時間 。blog
我這邊簡單的配置了一下
先在根目錄下面建立一個文件夾 /data/ 而後下面建立兩個文件image 和www
文本
而後咱們進入/usr/local/nginx/conf目錄下
編輯nginx.conf
而後重啓nginx
訪問ip
文本後端開發
最後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