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沈劍 架構師之路】數據庫索引,究竟是什麼作的?

問題1. 數據庫爲何要設計索引?面試

 

圖書館存了1000W本圖書,要從中找到《架構師之路》,一本本查,要查到何時去?數據庫

因而,圖書管理員設計了一套規則:數據結構

(1)一樓放歷史類,二樓放文學類,三樓放IT類…架構

(2)IT類,又分軟件類,硬件類…大數據

(3)軟件類,又按照書名音序排序…spa

以便快速找到一本書。設計

 

與之類比,數據庫存儲了1000W條數據,要從中找到name=」shenjian」的記錄,一條條查,要查到何時去?排序

因而,要有索引用於提高數據庫的查找速度索引

 

問題2. 哈希(hash)比樹(tree)更快,索引結構爲何要設計成樹型?內存

 

加速查找速度的數據結構,常見的有兩類:

(1)哈希,例如HashMap,查詢/插入/修改/刪除的平均時間複雜度都是O(1)

(2),例如平衡二叉搜索樹,查詢/插入/修改/刪除的平均時間複雜度都是O(lg(n))

 

能夠看到,不論是讀請求,仍是寫請求哈希類型的索引,都要比樹型的索引更快一些,那爲何,索引結構要設計成樹型呢?

畫外音:80%的同窗,面試都答不出來。

 

索引設計成樹形,和SQL的需求相關。

 

對於這樣一個單行查詢的SQL需求:

select * from t where name=」shenjian」;

確實是哈希索引更快,由於每次都只查詢一條記錄。

畫外音:因此,若是業務需求都是單行訪問,例如passport,確實可使用哈希索引。

 

可是對於排序查詢的SQL需求:

  • 分組:group by

  • 排序:order by

  • 比較:<、>

哈希型的索引,時間複雜度會退化爲O(n),而樹型的「有序」特性,依然可以保持O(log(n)) 的高效率。

 

任何脫離需求的設計都是耍流氓。

 

多說一句,InnoDB並不支持哈希索引

 

問題3. 數據庫索引爲何使用B+樹?

爲了保持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簡單介紹下幾種樹。

 

第一種:二叉搜索樹

二叉搜索樹,如上圖,是最爲你們所熟知的一種數據結構,就不展開介紹了,它爲何不適合用做數據庫索引?

(1)當數據量大的時候,樹的高度會比較高,數據量大的時候,查詢會比較慢;

(2)每一個節點只存儲一個記錄,可能致使一次查詢有不少次磁盤IO;

畫外音:這個樹常常出如今大學課本里,因此最爲你們所熟知。

 

第二種:B樹

B樹,如上圖,它的特色是:

(1)再也不是二叉搜索,而是m叉搜索;

(2)葉子節點,非葉子節點,都存儲數據

(3)中序遍歷,能夠得到全部節點

畫外音,實在不想介紹這個特性:非根節點包含的關鍵字個數j知足,(┌m/2┐)-1 <= j <= m-1,節點分裂時要知足這個條件。

 

B樹被做爲實現索引的數據結構被創造出來,是由於它可以完美的利用「局部性原理」。

 

什麼是局部性原理?

局部性原理的邏輯是這樣的:

(1)內存讀寫塊,磁盤讀寫慢,並且慢不少;

 

(2)磁盤預讀:磁盤讀寫並不是按需讀取,而是按頁預讀,一次會讀一頁的數據,每次加載更多的數據,若是將來要讀取的數據就在這一頁中,能夠避免將來的磁盤IO,提升效率;

畫外音:一般,一頁數據是4K。

 

(3)局部性原理:軟件設計要儘可能遵循「數據讀取集中」與「使用到一個數據,大機率會使用其附近的數據」,這樣磁盤預讀能充分提升磁盤IO;

 

B樹爲什麼適合作索引?

(1)因爲是m分叉的,高度可以大大下降;

(2)每一個節點能夠存儲j個記錄,若是將節點大小設置爲頁大小,例如4K,可以充分的利用預讀的特性,極大減小磁盤IO;

 

第三種:B+樹

B+樹,如上圖,還是m叉搜索樹,在B樹的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進

(1)非葉子節點再也不存儲數據,數據只存儲在同一層的葉子節點上

畫外音:B+樹中根到每個節點的路徑長度同樣,而B樹不是這樣。

 

(2)葉子之間,增長了鏈表,獲取全部節點,再也不須要中序遍歷;

 

這些改進讓B+樹比B樹有更優的特性:

(1)範圍查找,定位min與max以後,中間葉子節點,就是結果集,不用中序回溯;

畫外音:範圍查詢在SQL中用得不少,這是B+樹比B樹最大的優點。

 

(2)葉子節點存儲實際記錄行,記錄行相對比較緊密的存儲,適合大數據量磁盤存儲;非葉子節點存儲記錄的PK,用於查詢加速,適合內存存儲

 

(3)非葉子節點,不存儲實際記錄,而只存儲記錄的KEY的話,那麼在相同內存的狀況下,B+樹可以存儲更多索引;

 

最後,量化說下,爲何m叉的B+樹比二叉搜索樹的高度大大大大下降?

大概計算一下:

(1)局部性原理,將一個節點的大小設爲一頁,一頁4K,假設一個KEY有8字節,一個節點能夠存儲500個KEY,即j=500

(2)m叉樹,大概m/2<= j <=m,便可以差很少是1000叉樹

(3)那麼:

一層樹:1個節點,1*500個KEY,大小4K

二層樹:1000個節點,1000*500=50W個KEY,大小1000*4K=4M

三層樹:1000*1000個節點,1000*1000*500=5億個KEY,大小1000*1000*4K=4G

畫外音:額,幫忙看下有沒有算錯。

 

能夠看到,存儲大量的數據(5億),並不須要過高樹的深度(高度3),索引也不是太佔內存(4G)。

 

總結

  • 數據庫索引用於加速查詢

  • 雖然哈希索引是O(1),樹索引是O(log(n)),但SQL有不少「有序」需求,故數據庫使用樹型索引

  • InnoDB不支持哈希索引

  • 數據預讀的思路是:磁盤讀寫並非按需讀取,而是按頁預讀,一次會讀一頁的數據,每次加載更多的數據,以便將來減小磁盤IO

  • 局部性原理:軟件設計要儘可能遵循「數據讀取集中」與「使用到一個數據,大機率會使用其附近的數據」,這樣磁盤預讀能充分提升磁盤IO

  • 數據庫的索引最經常使用B+樹:

(1)很適合磁盤存儲,可以充分利用局部性原理,磁盤預讀;

(2)很低的樹高度,可以存儲大量數據;

(3)索引自己佔用的內存很小;

(4)可以很好的支持單點查詢,範圍查詢,有序性查詢;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