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mysql慢查詢日誌是mysql提供的一種日誌記錄,它是用來記錄在mysql中相應時間超過閾值的語句,就是指運行時間超過long_query_time值的sql,會被記錄在慢查詢日誌中。long_query_time的默認值是10,意思是運行10S之上的語句。
今天主要介紹怎麼用mysqldumpslow工具來監控慢查詢日誌。
1、慢查詢日誌的相關設置
一、查看是否開啓慢查詢日誌: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
二、配置文件設置
#設置慢查詢閥值,單位爲秒
long_query_time=30
slow_query_log=1 #開啓mysql慢sql的日誌
log_output=table,File #日誌輸出會寫表,也會寫日誌文件,爲了便於程序去統計,因此最好寫表
slow_query_log_file=/data/log/slow.log
三、不重啓設置慢查詢:
set global log_output='TABLE'; -- 輸出到表
set global general_log = on; -- 打開全部命令執行記錄功能general_log, 全部語句: 成功和未成功的.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 = on; -- 打開慢查詢sql記錄slow_log
set global long_query_time=30; -- 慢查詢時間限制(秒)
set global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ON; -- 記錄未使用索引的sql語句
--查詢
select * from mysql.slow_log order by 1; -- 執行成功的:慢查詢語句,和未使用索引的語句
四、查詢有多少條慢查詢記錄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Slow_queries%';
2、mysqldumpslow 慢日誌分析工具
命令:
-s 按照那種方式排序
c:訪問計數
l:鎖定時間
r:返回記錄
al:平均鎖定時間
ar:平均訪問記錄數
at:平均查詢時間
-t 是top n的意思,返回多少條數據。
-g 能夠跟上正則匹配模式,大小寫不敏感。
實例:
一、獲得返回記錄最多的20個sql
mysqldumpslow -s r -t 20 slow.log
二、獲得平均訪問次數最多的20條sql
mysqldumpslow -s ar -t 20 slow.log
三、獲得平均訪問次數最多,而且裏面含有mq字符的20條sql
mysqldumpslow -s ar -t 20 -g "mq" slow.log
這裏提示Died at /usr/bin/mysqldumpslow line 161, <> chunk 8.的報錯是由於有 -t 20這一句,那麼就是要顯示出前20個記錄,但個人slow.log統計出來只有1個不到20個,而這裏有繼續遍歷到20的話,那進程確定會D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