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縮寫,簡單地說就是獨立冗餘磁盤陣列,把多塊獨立的物理硬盤按照不一樣方式組合起來成爲一個硬盤組,用來提升存儲能力和速度,起初是爲了節省成本,可是在後來的應用節省並不明顯,但是在運用中也體現其中的優點,能夠提升讀寫能力和容錯能力。ide
RAID是有級別的,這僅僅表明磁盤的的組合方式不一樣,沒有上下之分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RAID的原理。
RAID 0即條帶化存儲數據,是把一個數據分紅幾份分別存在幾個獨立的磁盤中,這樣在讀取或存儲數據時就能並行進行,這樣就大大提升了數據的讀取和存儲速率,可是它有一個缺點就是沒有容錯能力,假如其中的一個磁盤壞了那麼就會影響整個數據的讀取,這樣就對數據的可用性沒有了保障。
RAID 1運用鏡像來實現數據的冗餘能力,它在存儲數據的同時徹底把這份數據又複製到了另外一塊磁盤中,用鏡像的方式實現了數據的冗餘,即便有一塊磁盤壞了,它還會自動從另外一塊磁盤中讀到數據,保證用戶數據的可用性和可修復性,可是空間的利用率是整個磁盤內存的一半。
RAID 2,RAID 3,RAID 4 大體都相似,都是將數據分紅若干份分別存在不一樣的獨立磁盤中,RAID 4使用到了奇偶校驗碼,它使用一塊磁盤做爲奇偶校驗盤,這樣就會給校驗碼盤增大訪問量,因此會影響整個磁盤的的性能。
RAID 5 也是條帶存儲數據,一樣也運用了奇偶校驗碼,不一樣於RAID 4的是它是輪替作校驗盤的,既存儲數據又能夠用來作校驗盤,這樣性能就提升了,既能保障數據的可用性和可恢復性又提升了傳輸數據的速率。
RAID 01 就是RAID 0和RAID 1組合起來,先作條帶再作鏡像,條帶能夠提高數據的傳輸能了,鏡像能夠保障數據的冗餘,這樣既提升了傳輸速率也保障了數據的可用性和可修復性,
RAID 10 就是RAID 1和RAID 0組合起來,先作鏡像再作條帶,這樣也是保留了二者的優點,修復優點更明顯。
怎麼使用軟件建立軟RAID ?
首先須要一個內核模塊MD,而後在用命令madam配置RAID,madam命令能夠將任何塊設備作成RAID。下面咱們就在一個磁盤上建個2G的RAID 0爲例:
一、利用fdisk /dev/sda 命令在磁盤上建兩個新的分區5和6並把他們的類型改成fd,並用partprobe /dev/sda命令通知內核重讀
二、利用命令madam -C /dev/md0 -a yes -l 0 -n 2 /dev/sda{5,6} 建立RAID0
-C 表示進入建立模式 在建立模式下-l 表示級別、-n表示設備個數、-a表示是否自動爲其建立設備文件
3、利用命令 mke2fs -j /dev/md0格式化md0
4、利用命令 mount /dev/md0 /mnt 掛載完成即操做完成
查看RAID陣列的詳細信息 mdadm -D /dev/md#
中止陣列:mdadm -S /dev/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