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如血--讀《憶秦娥·婁山關》 有感

近日出差,冬日傍晚,飛機降落時,往窗外一看,薄暮冥冥,遠山若隱若現,夕陽柔弱成暗紅。腦海中飄過一句話: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這大概就是最好的寫照吧?不禁地細細品味起詩句的出處來:

web

《憶秦娥·婁山關》spa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orm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blog


這首詞是主席較爲出色的做品之一,雖然知名度不如兩首<<沁園春>>,卻一直是個人最愛。做品做於1935年2月,當時紅軍剛剛取得了婁山關戰鬥的勝利,這是長征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也是遵義會議以後的首次大捷。婁山關位於貴州省遵義城北婁山的最高峯上,創建在險峻的山峯之間,地勢極爲險要,《貴州通志》說它「萬峯插天,中通一線」。由此能夠想像戰鬥之慘烈,正如開頭的「西風烈」三字所描繪出的淒厲悲壯。然而困難是暫時的,革命是樂觀的,即使關山漫漫,長路艱險,但已定下要「從頭越」。其時,主席已經42歲,人到中年,做爲一個從小抱負遠大、才華不凡的人,卻一直受到排擠和打壓,如今終於「大器晚成」地確立了本身的領導地位,是否已經作好準備待從頭收拾舊山河?面對前途之兇險,以及湘江慘敗以後只剩三分之一的隊伍,當登上婁山關,極目四望,或許也要生出英雄蒼涼之感慨 。

ci

詞以境界爲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些句子已經被今天的咱們所熟悉,特別是結尾的兩行,應當也屬主席頗爲得意之做。由於詞牌<<憶秦娥>>自己就比較難填,相傳爲李白所創,後人幾乎只能仰望。李白的<<憶秦娥>>最後兩行: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對此,國學大師王國維曾評論道:「寥寥八字,遂關千年登臨口。」我的覺得主席足以憑蒼茫壯闊之象直追李白,同時更具雄奇悲壯,如若大師能晚生50年,是否也會在<<人間詞話>>中留下一筆呢?

it

時值主席誕辰120週年,在網上隨便翻閱了主席的其它詩詞做品。發現因爲近年的社會變遷,對其詩詞的爭論和非議增多了很多,從「抄襲說」、「代筆說」、「韻律錯誤說」,到「用詞粗淺說」,甚至將其與「雖是胡兒,偏心風騷」的金海陵王完顏亮相提並論。對此只能呵呵了,至少有爭論就說明沒有被遺忘吧。畢竟,隨着歷史的遠去,思想的多元,全部人終將走下神壇。語錄已被塵封,思想也未必符合時代發展,但還有些精神值得咱們去緬懷,有些才情值得咱們去欣賞。

form

 

僅以此記念毛主席誕辰120週年class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