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業要求前端
這個做業屬於哪一個課程 | 軟件工程1916-W(福州大學) |
這個做業要求在哪裏 | 結對第一次—原型設計(文獻摘要熱詞統計) |
結對學號 | 221600414、221600417 |
這個做業的目標 | 學習原型設計工具,理解NABCD模型,提升需求分析 |
其餘參考文獻 | [1]鄒欣.構建之法[M] |
NABCD模型web
整體:高效率地獲取近幾年頂會的熱門領域和研究方向算法
進一步細分以後,用戶需求將分爲這幾個部分:數據庫
可進行數據統計,例如每一個國家錄用文章的分析、每一個學校錄用文章的分析、哪一個學校哪方面的研究方向比較強等。編程
將用戶的需求進一步整理,明確所須要的功能以及邏輯流程:微信
功能圖:
併發
邏輯流程圖:
app
原型設計工具
登陸界面佈局
首頁(熱度檢測)
論文搜索
熱詞分析
數據統計
結對過程
總結
經過本次結對過程,我學習到了如何與隊友進行分工合做去完成一個任務,之前作做業,基本上都是咱們單獨去完成的,本身作起來比較駕輕就熟,不用考慮其餘的因素,然而在團隊做業中,咱們須要密切配合,商量好分工,每一個人承擔一部分工做量,還要搭配得當,不斷交流。
這個項目對於我來講是一個全新的任務,在讀完一遍做業要求後,感受迷迷糊糊,不是很懂題目的意思,不知道從哪裏開始寫起,光是討論項目內容就花費了一個多小時,在理解了項目需求以後,才知道怎麼去作。因爲以前不多接觸到原型設計工具,因此花費了很長時間去學習使用墨刀設計原型,也算是又學會了一項技能吧,之後再遇到須要設計的東西,就能很快作出來了。
初期需求分析過程當中,感受需求很繁雜,所以使用圖標的方式將需求逐個列了出來,待目標明晰以後再開始開發。在原型設計階段,剛開始設計的界面比較簡陋,不夠美觀,後面經過參考一些網站的設計界面,再結合本身項目的需求,逐步設計出佈局美觀的界面。
在此次結對的開始,咱們討論出了一個理想的任務分配方案。但好景不長,等到咱們開始工做的時候,就發現每一個人的任務之間存在着依賴關係,並不能併發進行。此次的任務不一樣以往,整個任務較爲緊湊,並不能輕易地進行劃分切割。最後,咱們兩個一塊兒分析了需求,併合並了兩我的在理解上的衝突, 規劃了這個項目所需的全部功能點以及每一個功能的具體實現過程。
經過本次的項目,我對於結對編程有了進一步的理解。結對編程的目的是提升開發效率,但這個前提是分析出整個項目的子任務以及任務之間的關係。對於本次的需求分析以及原型開發任務,須要兩我的對需求展開各自的理解,並整合出一份較好的實現過程。當咱們有了一個共同的想法以後,就能夠開展一些可並行的任務。例如,在功能的實現已經有了共同的想法以後,一我的能夠進行相關的原型開發,另外一我的能夠進行功能的文檔編寫。
本次遇到的困難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是:需求分析,解決方法是:找到整個需求的初衷,以這個初衷爲基礎,進一步地分析出每一個需求點的本質,試圖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每一個需求。 第二點是:原型設計開發,解決方法是:閱讀官方教程,並在相關論壇裏面找到有關的技術經驗。一個好的技術經驗可以加快整個開發的過程。 第三點是:導出圖片,大部分人導出的圖片較爲模糊,但做爲一份客戶推銷的文案,咱們應該儘量地讓客戶看到一個好的項目。解決方法是:百度搜索相關問題,解決步驟即爲 1.放大200% 2.下載導出png
效能分析及PSP
本次做業咱們在結對過程當中完成了需求分析以及原型設計部分,不管是分析階段仍是設計階段,能夠說是花了很大的心思去準備的,所以完成效果應該仍是很不錯的。至於效率方面,若是打個分的話,應該只有七十幾,緣由就是第一次在這種創新的課程模式下去完成做業,多多少少有些不太習慣,在合做中碰到很多的問題,花費很大的時間去查找緣由,解決問題,加上初次使用原型設計工具,所以在設計過程當中進展十分緩慢。後面若是須要具體去實現的話,應該是比較快的, 由於在代碼方面,咱們比較熟悉,寫起來比較快,效率會高一些。並且咱們的網站在設計初期實現了客戶的全部需求,還有本身擴展的功能,能夠說是十分具備吸引力。
PSP表格
PSP 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預估耗時(分鐘) | 實際耗時(分鐘) |
---|---|---|---|
Planning | 計劃 | 600 | 750 |
• Estimate | • 估計這個任務須要多少時間 | 600 | 750 |
Development | 開發 | 600 | 700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學習新技術) | 80 | 100 |
• Design Spec | • 生成設計文檔 | 50 | 60 |
• Design Review | • 設計複審 | 30 | 30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碼規範 (爲目前的開發制定合適的規範) | 60 | 70 |
• Design | • 具體設計 | 200 | 250 |
• Coding | • 具體編碼 | 100 | 100 |
• Code Review | • 代碼複審 | 50 | 60 |
• Test | •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提交修改) | 30 | 30 |
Reporting | 報告 | 90 | 90 |
• Test Report | • 測試報告 | 50 | 60 |
• Size Measurement | • 計算工做量 | 20 | 20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過後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劃 | 20 | 10 |
合計 | 670 | 790 |
博客內容下載(PDF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