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產品經理拿的錢廣泛比程序員多?

最近刷到了一個有趣的話題,有人問:既然廣泛認爲編程是比較難的工做,爲何項目運營人員和產品經理們會拿比程序員更多的薪水?雖然大多數的時候程序員都被發現是最晚離開公司的人,可那些傢伙的工做卻能拿更多的報酬,爲何會這樣?程序員

關於這個問題,我問了身邊的朋友,對象包含科技公司CEO、技術總監、產品總監、運營總監、普通員工等。編程

回答的人不少,但彷佛只有一個是比較合情合理的,它是從經濟學原理的角度分析的這個問題。對象

人們所能得到的報酬每每會低於老闆們所標註的「最高標準」,而高於人們本身的「最低要求」。在這個範圍內,你的實際收入依賴於你相對於你的老闆的討價還價的能力。開發

假設你給公司提供的服務價值天天1000人民幣。若是你用槍指着他,他會給你這個價格,由於他別無選擇。若是你別無選擇,你只能接受天天100人民幣水平。這是你的浮動範圍。產品

假設你是一個新手,沒有背景關係,不出名,你的老闆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有很強的討價資本,它能夠等待,去僱用其餘人,不少人都想爲它工做。你的資本不多,你須要付房租,因此你只能接受天天100多人民幣,而不是1000人民幣。阿里巴巴

假設你是地球上最後一個會COBOL語言的程序員,而你的老闆的主機上正跑着COBOL程序。那麼,你擁有很強的討價還價的資本,你將能獲得接近天天1000人民幣的報酬。原理

因此,要麼是你的產品經理或運營人員對公司更有價值,要麼就是他們有更多的討價還價的資本。我並不認爲是前一種狀況,也就是說,應該是後一種狀況。軟件

善於人際交往的人不多。交際這種事情也不能外包——由於他們須要接觸客戶。他們的相對稀缺給了他們更多討價的資本,因此他們有了更高的報酬。程序

雖然做爲程序員有時候很無奈,但它確實反映了實際狀況。就像朋友提到的,善於交際的人稀少,這種人在任何公司都能來到巨大的好處,尤爲是在軟件開發領域。技術

由於,他們能直接能爲公司帶來收益,若是開發的產品沒有收益,那麼對老闆來講,無論你作出了多大的努力,仍是沒有直觀的價值體現。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