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者: 阮一峯html
一、編程
有一年,我在臺灣環島旅行。網絡
花蓮的海邊,我遇到一對臺灣青年夫妻,帶着女兒在海灘上玩。咱們聊了起來。ide
當時,我還在高校當老師。他們問我,是否以爲臺灣的孩子很幸福。我說爲何?爸爸指着女兒說:「這些小孩沒有升學壓力啊。」學習
這卻是事實。臺灣有100多所高校,但是生育率不斷萎縮,致使不少大學招不到學生。有一篇報道說:spa
2006年,臺灣考生每科只需考到15分就能夠上大學,2007年這個紀錄被打破,4科加起來只需18分,2008年更誇張,總分7分就能當大學生了。7分就能上大學,所以成爲年度笑話。有人調侃:「即便什麼都不會,選擇題所有猜 C 都能上不錯的學校吧!」翻譯
可是,這不能解釋一個現象。我想了一會,對那位爸爸道出個人疑惑:「若是考大學如此容易,爲何臺灣有那麼多補習班呢?」3d
沒到過臺灣的人,想象不到補習班能夠作成一個這麼大的產業:臺灣最熱鬧的商業街上,都是補習班的霓虹廣告;補習班老師是高收入行業,名師就是富豪,也是全社會的知名人物。我不明白,爲何補習班有那麼多學生,明明沒有升學壓力啊?htm
爸爸答不出來,想了半天,只說「父母都但願孩子出人頭地啊」。對象
二、
旅行回來後,我發現大陸的補習班行業也蓬勃興起了,比臺灣有過之而無不及。
每一個居住小區的周圍,都有好幾家補習班公司,招生對象從兩三歲的娃娃到十幾歲的中學生,所有通吃。補習科目無所不包,從語數外到藝術和體育,寒暑假還提供美日歐的遊學項目,供家長選擇。每到夜晚,燈火通明,門口都是接送孩子的家長。
咱們的補習班公司,還上市了。從最先的新東方,到後來的達內科技、正保教育、學而思、51Talk都是績優公司,在紐約交易所上市,受到投資者追捧。後面還有一大批培訓類創業公司,排隊等着上市。這在全世界恐怕也是絕無僅有。
三、
歷史最悠久、市場需求最大的培訓項目,就是外語培訓。
我讀中學時,同窗裏面流行上《新概念英語》和口語補習班。到了大學,流行的是託福和 GRE 補習班。你們認定,英語好,人生纔有出路。
那時,外企的收入高,比國企要高好幾倍,還有出國的機會。若是能拿到美國大學的獎學金,那就是「魚躍龍門,過而爲龍」了。你們都想走這條路。馬克思的名言「外語是人生鬥爭的武器」,是你們的座右銘。
外語改變了不少中國人的人生。馬雲說,他小時候成天就在西湖邊,跟外國人搭訕練習口語,所以認識了澳大利亞的一家人,受邀出國去澳大利亞待了一個月。他大學讀的是英語系,第一個創業項目是翻譯社,1995年第一次去美國,在西雅圖見到了互聯網,以爲這玩意有前途,開始互聯網創業。也是由於英語,結識了雅虎的創始人楊致遠,獲得了一筆對於阿里巴巴最爲關鍵的投資。
四、
中國人對於英語的學習熱情,造就了新東方這樣的補習班巨頭。可是,20年過去了,我漸漸發現,英語學習沒有之前那麼重要了。
一方面,國內的機會和收入愈來愈多,不比國外少。更重要的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語言的壁壘愈來愈低,甚至消失。
最先的時候是詞典軟件,只要鼠標一指,就有中文解釋,免得查字典了。後來有了翻譯軟件,都不須要鼠標指來指去了,直接把全文翻譯成中文。到了如今,機器翻譯已經很可靠了,語法規則的文獻,機器翻譯的質量接近人工翻譯。
最新的技術成果是,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實時翻譯耳機 Buds,已經上市了。你把耳機戴上,對方說英語,你會實時聽到翻譯後的中文;你用中文回答,對方會聽到英文!有了這個東西,將來還有必要去上口語補習班嗎?
我曾經一我的在摩洛哥旅行兩週。當地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上層人士說法語,底層民衆說柏柏語,我就會一點英語,大多數時候都沒法進行語言交流。可是竟然沒遇到一點困難,順利地把這個非洲國家玩了一圈,還在撒哈拉沙漠住了兩個晚上。這要感謝兩樣東西,一是遍佈摩洛哥全國的3G網絡(華爲的功勞),能夠隨時查交通和酒店的信息,二是準確的地圖軟件,使我不用問路。
(圖片說明:我在撒哈拉沙漠住的營地)
技術使得學好外語,再也不那麼重要了。對於多數人,這不啻於一個福音,由於外語學習很是耗費生命。
2004年,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認可了一個錯誤。獨立之初,他決定全部新加坡人無論智商如何,都要學習兩門語言,一門是英語,另外一門是該人的母語(馬來語或漢語)。後來,他發現這個決定有大問題,熟練掌握兩門語言,對於人民的要求實在過高了。大多數人根本作不到雙語,哪怕學習多年英語,一開口仍是結結巴巴,詞不達意。強迫全部人學英語,實在是浪費國民的生命。因而,這一年新加坡政府改變規定,只要求人民學習一門語言便可。
五、
隨着外語培訓的重要性降低,我認爲,培訓的重頭將轉爲技術培訓。之前你們排隊去上外語補習班,未來會排隊去上技術補習班。
緣由就是技術正變得比語言更重要。回到20年前,掌握流利的英語,你會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現在,輪到了技術。誰掌握了技術,誰就有大把的機會。許多家長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小朋友從小不只要教 ABC,還要教一點編程。
將來的形勢遠比咱們想象的嚴峻,技術會取代愈來愈多的人工。展望將來,大部分人,甚至90%以上的人,終其一輩子只是在社會的底層掙扎,拿着小康或比溫飽線略高的工資。
只有技術,纔有可能讓你翻身。比特幣就是一個例子,過去幾年中,價格上漲了幾百萬倍。我知道的許多技術人都經過比特幣發了財,而這只是技術帶來的財富浪潮之中的一個突出案例。若是你瞭解技術,你就會看到有這樣的機會。如今看上去,只有技術才能提供這樣的從底層快速上升的機會。
我有一種悲觀的預感。將來只有兩種途徑能夠改變人生,一種是學習技術,另外一種是購買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