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php
1.選擇html
談到爲何選擇計算機這個專業,就不得不提及我自小想當一個黑客的故事了。打我心底裏,(多是被電影影響的緣故)認爲黑客是世界上最酷炫的職業了。原本,高考失利以後(本來打算若是考的跟平時差很少的話報個英語、經濟之類的聽從我父母的想法)我第一專業能夠說直接報了計算機,提及來也慚愧,之前想過買一堆計算機的書來看的(在初中的時候),可是那時候計算機對我來講仍是太陌生,跟我想象中的不同,並且你也知道的,中高考不容許我這樣讀其餘與考試無關的書,特別是我父母。因此能來這個專業也是意外。來到這個專業,從一開始我就是一個小白,不懂什麼語言也不懂技術。與這個博客裏的不少人比都差勁不少。java
因此計算機算是我比較喜歡的領域了,但不是我擅長的。android
要說到擅長,可能得在我專心研究學習個一生都不敢說出來的話吧。並非什麼過分謙虛,在我從大一到至今大三的這些期間,寫過的代碼,從C到C#再到java,html,mvc架構而後自學php等其餘技術這些過程,只有我本身知道在這塊領域本身是多麼眇小,也許我花一輩子都不會作到精通一門技術(僅僅一門),就像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961/做者在文章中提到的同樣,即便你是一名計算機學子,但你也可能不瞭解或者沒學多少關於這個領域的知識。web
之前我發現計算機並非我想象中那麼好玩的時候我就會強迫我i本身去熱愛這個專業,由於我知道若是你不熱愛這個專業就註定走不長遠,可是這條路又是我本身選擇的,因此不管如何我都要學有所得。學習C的時候僅僅是理論上的知識,能夠說大一階段的C是這個領域的基礎,然而我以爲也許是學校不注重實踐仍是其餘什麼緣由,咱們的上機課幾乎不多,基本以理論課爲主,大部分同窗又不是屬於那種熱愛編程的人,因此咱們學習的C知識能夠說就是最基礎的應付考試的理論。算法
2.大學生活數據庫
後來大一暑假我本身參加了ACM,目的就是爲了培訓本身的C#,發現ACM的算法真的是挺難的,培訓課雖說老師跟學長都很認真爲咱們解疑,可是從一開始就是讓咱們本身動手編程寫算法,後面有培訓課都是講一整節(將近兩節)的理論知識,沒有演示也沒有舉例教咱們設計算法,能夠說對於當時一臉懵逼的我都是本身自學不斷練習過來的(固然後來以爲C跟C#只要打個基礎行)。編程
因此大學生活仍是浪費了挺多時間的,單從咱們有些專業課老師上課的效率來說就有些不足。國內的大學生活大概就是這樣,注重的是理論知識與考試,老師們期末出的題大部分都是理論知識,甚至不少人沒有編程過也能輕鬆上80分,都是靠背的結果。固然我不可否定他們的能力,也不能說理論知識沒有用,全部的實踐都是創建在理論的基礎上的,就是以爲不必都用理論知識來說解題目還有考試,像國外的大學這個專業主要都是以我的實踐爲主,着重培養的是學生的預習學習能力和實踐經驗。若是有機會我會爭取出國留學深造。網絡
說到培訓班,我以爲就是砸錢的地方,其實固然是有用的啊,畢竟你砸了錢人家就有一些日常拿不到的試卷和題目給你,起碼別人是沒有的,可是說到底,培訓班應該是給那些上課不認真聽課或者老師不認真講課本身自學又學不會的學生,你有錢你固然能夠不斷砸錢不斷培訓,問題是那麼多的知識你要一直培訓嗎?數據結構
因此,我的以爲,若是隻是想短時間內掌握一門語言的基礎知識能夠去培訓,(固然也能夠自學,也就是上mooc學習),若是想要精通這一門語言,那我以爲,自學能力是關鍵了。
因此啊,培訓班面向對象是自學能力不強的人,大學教育是面向全部學生的,而moo是面向全部想學習某個知識的人。他們之間技術上可能沒什麼區別,主要就是面向對象的區別。
跟劉帥博主同樣,像他說的「我是傳統意義上的計算機科班出身,學過數據結構、編譯原理、操做系統、彙編語言、計算機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離散數學、機率論、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單片機、算法設計、數理統計、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從DOS的Tubro Pascal時代學起,一直學到VC6。然而,我卻並無學懂計算機。 」我也是這樣,起初特別喜歡java,每節課的java上機我都是本身敲代碼本身設計題目,也爲我後來的J2EE課打下了基礎。後來學習了(選修課)J2ee,瞭解了mvc架構跟項目運行過程,發現這門課頗有意思,因而就很認真的學習了這門選修課,老師也很認真的上課。可是選修課啊,總共才幾節課,J2ee這個複雜的知識怎麼能講得完啊,後面老師跳過了AJAX跟STRUTS還有SSH,當時本身就課後學習了,發現這些纔是後面的精髓啊!從那時起我就沒在期望過學校的課能讓我精通什麼了,都是自學。
3.規劃
說實話,一開始我就想跟其餘畢業生同樣吧,大三下找個實習公司實習一下,大四畢業出來找工做,工做個一兩年,天然就工資上升啦之類的(固然前提是你要加班加點拼死拼活的工做)。
後來,看到了不少人(計算機大牛)寫的文章,起初像我同樣的不是很少,跟着老師作java web 的項目,自學寫android,php,pyhon之類的也有些經驗了,可是跟劉帥同樣啊,「本科畢業後我就參加了工做,工做階段,個人角色還真很多,有點需求分析,有點系統設計,大量的軟件開發,大量的系統實施,一點點知識探索,一點點售前支持。既是典型的多面手,又是行行膚淺的門外漢。不多有人能從技術上指導我,不是由於我很牛,只是由於咱們實在不是個以技術見長的公司。」因此,我以爲若是隻是爲了賺錢而學習這個領域,那學習也會跟着錢終止(若是有一天賺到了錢)。若是僅僅由於好就業選擇這個領域,那畢業之後也應該像大部分的碼農同樣加班加點累死累活拿個4,5K工資。
錢不是最重要的,終有花掉的那一天,可是!咱們年輕人的時間是寶貴的!若是趁年輕很差好學習與專研這些技術,等到幾年後,你仍是一個公司手下勤勤懇懇的員工,別人卻已經是大家公司重金聘請的技術大牛了。
所以個人想法與劉帥同樣。
切記在這個領域不可急功近利。僅此而已,對我將來規劃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