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軟件=程序+軟件工程算法
程序,指的是源程序,他們是創建在數據結構上的一些算法,程序還要對數據進行操做,有些數據是靜態的,有些是動態的,而一個複雜的軟件不但要有合理的軟件構架(Software Architecture),軟件設計與實現(Software Design,Implementation and Debug),還要有各類文件和數據來描述各個程序文件之間的依賴關係,編譯參數,連接參數等等,這些都是軟件構建的過程。編程
源代碼管理(Source Code Control)的問題——也叫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還有一系列的工具,流程和文檔來保證程序的正確性,這些工具應該達到很高的質量,才能保證開發出來的軟件的質量,這就是質量保證(Quality Assurance),具體的驗證過程叫作軟件測試(Test)。安全
新成員要儘快讀懂已有的程序,瞭解程序的設計,這叫程序理解(Program Comprehension)。新老成員一塊兒修復各類各樣的問題,這叫作軟件維護(Software Maintenance),或服務運營(Service Operation)。這一系列過程就是軟件的生命週期(Software Life Cycle,SLC)在這一週期中,有人要負責軟件項目的管理(Project Management)。微信
好的軟件會讓人感受很是好用,這就是軟件的用戶體驗(User Experience)。軟件要處理不一樣語言,不一樣地區的用戶對界面和功能的不一樣需求,這叫作軟件的國際化和本地化(Globalization & Localization)。網絡
軟件=程序+軟件工程的擴展推論爲軟件企業=軟件+商業模式數據結構
1.2軟件工程是什麼分佈式
1.2.1軟件的特殊性 ide
1.2.2軟件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的關係工具
1.偏理論的領域學習
2.偏實踐的領域
1.2.3軟件工程的知識領域
軟件工程的三大類基礎知識領域:
1.2.4軟件工程的目標——創造「足夠好」的軟件
軟件工程就是把軟件中的Bug消滅掉的過程,Bug的多少能夠直接衡量一個軟件的開發效率,用戶滿意度,可靠性和可維護性,例如:
P18-2
1.團隊模式和團隊的開發模式有什麼關係
2.軟件工程和系統工程有什麼區別
3.將來的生活中,人工智能真的會取代一些勞動力的工做嗎
4.軟件工程師的職業發展有哪些
5.什麼是結對編程,爲何要作結對編程
P18-3
社交軟件:微博,知乎,微信,QQ
目的:瞭解新聞,瞭解社會,擴大本身的交際範圍,更全面的瞭解社會新聞,微信和QQ在APP剛出的時候就下載了,而微博和知乎是高三以後下載的,使用感覺 良好,因此就一直使用了,這些社交軟件相對更新頻率較高。
學習軟件:百詞斬,墨墨,騰訊課堂
目的:爲了更好的學習英語和專業課,使本身在課餘時間中有好的資源能夠觀看和查詢,這些學習軟件都是在相應學科中APP下載量靠前的,因此在大一接觸大學 科目以後就下載開始學習了,學習軟件有免費的課程,也有須要付費的內容,通常根據本身的需求下載就行,更新頻率較低。
視頻軟件:騰訊,愛奇藝,優酷
目的:豐富課餘生活,觀看電視劇或者電影,這一系列軟件在剛換手機的時候就已經下載了,這幾個APP包含當下較多的熱門電視劇,因此下載了,經過用戶開通VIP和使用流量和下載量盈利,更新頻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