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開始作小程序了,領導給了一週時間作小程序瞭解和技術調研。我也是從零開始接觸小程序,並且也早就聽過mpvue
這個小程序框架,決定花兩天時間熟悉小程序,而後上手mpvue
。
首先擼完小程序的文檔,反正從頭看到尾就是。一邊看一邊和本身熟悉的框架作對照,那些是框架有的,小程序沒有的,而寫小程序的時候應該怎麼解決。css
看完小程序文檔,而後就上手開始用原生語法寫,無論用什麼框架,確定要打好原生基礎,因此先好好寫一天原生。這天寫了幾個H5內經常使用的幾個組件,和一個頁面。說一點感想。html
filter
,而後用了wxs
解決了.relations
組件間的關係,寫組件的時候好像挺好用的。wxss
和 css
同樣,還覺得能加上一點預處理器的功能, rpx
能夠。zan-ui
,文檔寫的是bower
下載,想起了之前寫jquery
刀耕火種的時候。把收藏了好久的 mpvue
的文檔地址點開。 先看看特性吧vue
再看一些不支持的狀況:jquery
還能夠。基本就受限於小程序的功能,而沒法支持。基本上作到了Vue的開發體驗。
關於後來爲何放棄使用mpvue
。。。總結兩點吧。webpack
button
組件看看,用了slot
,而後頁面調用,寫入slot
,小程序未更新到頁面上,必須在執行一次npm run dev
才行。也不知道哪裏錯。搞了大半天,有點心態爆炸。最後也沒有深刻的瞭解mpvue就勸退了。有點遺憾。不過能看出幾個優勢:git
調整心態正式開始決定使用wepy
作小程序開發框架了。首先了解到的是 min,它有一套本身的開發方式,還有腳手架和各類命令。也作的單文件組件,只不過組件頁面和APP分紅了三種不一樣後綴的文件。github
一開始覺得min
只是一個組件庫而已,沒想到自成了一個開發方式和腳手架。雖然和wepy
差很少,但仍是想說就是先學會用wepy
吧。而後將min
裝進去用好了。min
的官網也介紹瞭如何在wepy
內使用min
。web
從wepy的官網一步下來,建好項目以後,有一頁示例,而後文檔慢慢看下來,把示例裏的代碼基本都瞭解了,主要是組件間的通訊和數據綁定功能。也沒遇到什麼大問題,一個編譯方面的bug,花了點時間找到了,這個後面再講。npm
優勢:小程序
由於還沒深刻,因此缺點就不說了,也不知道。。主要是一開始遇到一個Less熱更新的問題(又是熱更新)。
我設置了一個全局的app.less,在app.wpy內加入。而後app.less內又@import了一個less,而後修改了這個引入的less,沒有熱更新成功,後來發現,必須修改 app.less,纔會成功更新上去。不知作別人有沒有遇到過。
寫完這篇以後才忽然想起來,它是經過
watch
文件變更纔去編譯相關的文件的,因此被引入的less改動監聽到了,也編譯了, 而app.less沒有改動,因此就沒有去作編譯,天然就沒更新上去。
決定用wepy
來寫了,過程還算順利,寫熟練後,下週開始了。而後又花了半天時間寫了這篇。。。
有點尷尬,wepy的坑也很多,300多個issues,昨天就碰到了repeat
的一些問題,還有組件傳參的問題,怎麼說,但願能早點用上原生組件吧。。如今有個1.7.2@alpha版能用原生組件,但願早點出個穩定版。
沒有哪一個框架好,哪一個框架很差,其實就是看誰生態全唄。雖然暫時選擇了wepy,可是之後仍是會繼續關注mpvue,或者把H5的一些組件庫移到mpvue裏。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