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錄html
作嵌入式開發,以我我的的經驗,雖然70%以上的時間都會花在軟件上面(而且軟件的比重未來還可能更多),但剩下那30%,不管如何也是要與硬件打交道的。那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就是繞不過去的坎,總會碰上的。框架
不少嵌入式工程師比較怕模擬這一塊,由於在學校裏,雖然不少專業都會開模擬電路的課程,但我相信80%以上的人當年是沒學明白的(包括我本身)。後來因爲工做中要用,不得再也不回去啃書,並且買回來一堆古今中外的模電的書(噢,沒有古),互相參照着看,才慢慢、慢慢、稍微、有點整明白了。性能
如今回過頭再看當年學校裏的模電課程,我認爲不少人沒有學懂模電的緣由,多是由於課時太少了。模擬電路是很龐大的一塊內容,裏面各類分支甚多,若是要作一個大體分類的化,其實能夠分爲:「基礎模電」和「應用模電」兩個部分。學校裏那點模電課時,若是集中精力用於「基礎模電」部分的教學,可能還會有不錯的效果,若是把兩部分都塞進來說,就有點力不從心了。學習
基礎模電和應用模電的區別,我下面大體畫了個思惟導圖:ui
基礎模電,只要熟練掌握好: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運放這4種元器件的特性,就能夠了。每一種元器件都有幾種固定用法的基礎電路,總共加起來也就20幾個基礎電路,這個必定要掌握好。以後的多級放大電路,無非就是前面這20幾種基礎電路中取出幾個的組合,順便再兼顧一下其頻率適用範圍。做爲嵌入式工程師,模電功力基本上到這裏就能夠了。htm
什麼,就這麼簡單?能夠說是,也能夠說不是。回想一下《電路原理》課程,總共也就5種元器件的組合:電阻、電容、電感、獨立電源、受控電源,不也要來來回回折騰燒腦1~2個學期麼?blog
至於後面的應用模電,每個應用方向都會有不少專用電路,並且任何一個方向均可以專門寫若干本書,一我的不可能全都通吃,具體鑽研哪一個方向,取決於你工做的行業。並且每一個方向不止須要模電知識,還須要學習其餘專門的課程。好比,若是你想搞通訊電子,那還要學習《信號與系統》、《通訊原理》等課程;再好比你想搞電機控制與大功率驅動電路,那還要學習許多關於電機、電磁方面的知識,道理也是同樣的……ci
但無論怎麼樣,基礎模電就是給你鋪路的,讓你具有學習後續專用電路的條件,若是你能熟練掌握這幾種基礎元器件的性能和模擬電路基本的計算分析方法,那後續不管向哪一個方向鑽研起來都會比較輕鬆。開發
寫這個「初級模擬電路」系列,一方面是我對本身這些年林林總總學過的模電知識做一個梳理和總結;另外一方面,但願能幫到那些想學習模電知識、但苦於一翻開模電書就以爲發暈的嵌入式工程師(當年我就是如此)。我在這裏先幫你把基礎模電的框架和經常使用套路捋一遍,確保你能夠都看懂,接着你再看其餘模電書籍就有感受了。get
固然,我也遠遠談不上是模電高手,僅僅是「夠用」。若是有大神路過,發現錯誤與不當之處,還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