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路由選擇信息協議redis
標準 :公有標準協議;位於OSI 第 7 層, 套接字: UDP 520;分爲 version 1 和 2
僅適用於小型網絡,由於 RIP 傳遞只能穿越最多1
做用 :在路由器之間動態的傳輸路由條目
原理 :RIPv2,經過在路由器之間,週期性的,以組播的方式,經過 respone 報文進 行路由條目更新的發送; 經過 request 報文進行路由條目更新的請求
計時器: 更新週期 - 30s
無效計時器 - 180
保持計時器 - 180
刷新計時器 - 240 數據庫
RIP的配置流程:
一、啓動協議
二、配置版本2
三、關閉自動彙總
四、宣告路由而且發送/接收網絡
注:network:network只能針對直連,是必不可少的命令,該命令決定了一個端口是否能夠啓用RIP協議進程負載均衡
redistribute:能夠針對任何類型的路由(只要在路由表中有,就行)可是該命令只負責將路由表中的路由裝入到RIP respone報文中ide
注意:
之後在任何路由協議中,
凡是經過network宣告的路由,都稱之爲內部路由;
凡是經過 redistribute 宣告的路由,都稱之爲外部路由;工具
放環機制 :水平分割-在一個端口上收到的路由,不會從這個端口發送出去學習
RIP工做表:
數據庫-凡是宣告成功的路由,首先會進入這個表;進入該表的路由,
纔有可能被髮送給其餘的路由器;另外,從其餘RIP路由器學習過來的理由接口
最大跳數:RIP路由的傳輸的最大調數是16進程
RIPv2與RIPv區別 :
1.RIPv1是有類路由協議,RIPv2是無類路由協議
2.RIPv1不能支持VLSM,RIPv2能夠支持VLSM。
3.RIPv1沒有認證的功能,RIPv2能夠支持認證,而且有明文和MD5兩種認證。
4.RIPv1沒有手工彙總的功能,RIPv2能夠在關閉自動彙總的前提下,進行手工彙總。(緣由:多了掩碼)
5.RIPv1是廣播更新,RIPv2是組播更新。
6.RIPv1對路由沒有標記的功能,RIPv2能夠對路由打標記(tag),用於過濾和作策略。
7.RIPv1發送的updata最多能夠攜帶25條路由條目,RIPv2在有認證的狀況下最多隻能攜帶24條路由。
8.RIPv1發送的updata包裏面沒有next-hop屬性,RIPv2有next-hop屬性,能夠用與路由更新的重定ip
基本屬性 :
1.管理距離- AD,admin 更改工具:distance
表示的是路由的穩定性,取值範圍是 0 -- 255 , 越小越好,越大,表示路由徹底不可信,不能放入路由表
思科rip:120 華爲rip:100
2.度量值- Metric 更改工具:offset-list
表示的是路由器去往一個路由條目的距離,取值範圍不限,越小越好
注意: 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存在的永遠是去往某一個目標網絡的「最穩定的」「最短的」路徑;當路由器去往一個目標網絡,具有多個路由條目時,會選擇 一個最好的:
#首先比較AD值,越小越好;若是相同;
#其次比較Metric,越小越好;若是相同;
#則所有放入路由表,造成「負載均衡」
默認狀況下,對於 RIP 而言,針對任何一個路由條目,最多容許有 4 個條目同時出現。
思科設備 AD Metric
直連路由管理距離,0 0
靜態路由管理距離,1 0
RIP路由管理距離, 120 hop-表示的是「跳數」指「下一條」
自動彙總:
(彙總本質-發彙總,抑制明細) -什麼協議纔有?
距離矢量或者是路徑矢量路由協議,才具備自動彙總特性 ,固然,是能夠基於網絡需求,進行關閉的
-什麼發生?
在發送路由的時候,在主類網絡邊界,會進行自動彙總
-結果 ?
最終,在端口,僅會發送彙總路由,不會發送明細路由
手動彙總 :在接口上作,針對的是出向路由;在該端口上僅僅發送彙總路由,抑制明細路由的發送;RIP中作完手動彙總,須要在本地設備上,手動配置一個針對該彙總路由的"null0「路由 - 空路由;爲了防止數據轉發環路的發生。路由彙總的優勢 :1.能夠節省發送的路由的條目性,從而能夠鏈路帶寬以及對方設備資源2.能夠控制不穩定鏈路對整個網絡的影響,加強網絡的穩定性RIP工做表 :一、數據庫 - show ip rip database二、路由表 - show ip route ripRIP報文 :一、request (請求)二、respond(響應)計算通配符 經過一個ACL條目,同時匹配多個路由條目時候:一、肯定多個路由條目的公共前綴;相同的位,不變,直接寫;不一樣的位,變化,直接寫0;二、肯定公共前綴對應的通配符在通配符中,與前綴中不變的位,對應的寫0在通配符中,與前綴中變化的位,對應的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