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2018PRO版微信公開課演講全文 透露2018微信全新計劃

你們好!我是張小龍。歡迎你們來到微信公開課。數據庫

 

剛剛出現的是我打遊戲的畫面,被你們看到了,那個不是我最好的水平,由於有點緊張,我最高分曾打到6000多分。固然我是練習了好久了,並非我比你們更厲害,而是我有不少時間去練習,這個遊戲我以爲挺好玩,我本身在遊戲裏面得到了一個稱號,叫「無聊大師」,像上個星期我打了到6000分,我發現我得到了一個稱號叫「立地成佛」,一不當心變成了佛系。小程序

玩這個遊戲的時候,由於咱們在朋友的排行榜能夠看到,因此不少朋友會問我,你這個分數是本身打出來的嗎?是否是一個外掛或者直接修改後面的數據庫得來的分數,但這個引起了我挺多思考。瀏覽器

跳一跳這個遊戲其實咱們只是把它當成一個Demo來作,實際上是微信新版本里爲了體現微信的小程序、小遊戲這樣一個平臺的威力,因此咱們實際上是很匆忙作了一款特別簡單的遊戲。安全

這個遊戲發佈之後,其實它的效果有點超出咱們的預期,咱們本身開玩笑說,這個遊戲忽然變成了有史以來可能用戶規模最大的一個遊戲,由於它的DAU大概到了1點幾億,但同時出現了不少外掛,我沒有想到這麼小的一款遊戲也會有那麼多外掛,我朋友圈的朋友也打出了特別高的分,可是我相信不是他本身打出來的。微信

1.跳一跳遭遇不少外掛,引起的兩點思考架構

第一方面,當我看到個人朋友用外掛打了一個很高的分的時候,個人意識裏對他的信任度可能會下降一點點,朋友之間的信任會出現問題;工具

另一個角度來講,像在跳一跳這樣一個小的遊戲裏面,若是一個用戶看到裏面有一堆外掛得了很高的分,對其餘一些天天在練習,試圖把本身的水平提升,而打一個高分的人就很不公平,他可能就沒有動力繼續去練習,繼續超越本身我的的最高分數。因此這樣一個行爲,外掛行爲其實會破壞整個系統的規則,而且讓規則當即變得失效。操作系統

因此,咱們這個小遊戲發佈之後,咱們就開始花了不少不少時間來打擊外掛。設計

對於外掛來講,其實這種對抗是無止境的,你今天用這種能力對抗,可能次日外掛又提升了一種新的辦法。咱們採起了一些特別的辦法,這裏能夠泄露一點點,對於這樣一個遊戲來講,其實它的成長是很是艱苦的,我並不認爲有任何一我的能夠不通過練習就當即達到一個很是好的水平,按照這一點,咱們會判斷每一個人是否是有一個成長曲線,若是不符合這樣一個成長曲線,咱們認爲這個多是你做弊的一種行爲。因此你們應該看到了,最近朋友裏面的外掛高分忽然就少了。blog

咱們也看了一下,系統裏面超過3000分的大概有30我的左右,咱們遊戲的同事跟我說,但願經過我在這裏發一個邀請,在目前這樣一個時間點,咱們想請如今可以打到3000分以上的用戶到咱們的辦公室,當着咱們的面打一下,而且他能夠得到一個很特別的禮品。固然其實咱們是想看一下,人類在這樣一種運動裏面,最快的一個進步速度能夠有多快。

順帶說一下,可能不少人會奇怪爲何我把跳一跳的分數打的這麼高?它看起來彷佛是一個很無聊的遊戲,可是在我看來,它可讓我很放鬆、很平靜,是一個放鬆的手段。可能跟你們對它的認知不同,不少人對它的認知是這個東西讓人更緊張了,心跳加速了,可是在我看來徹底不會,「跳一下」、「跳一下」只是一個很平靜的過程而已,因此你們若是花一點的時間,練到必定的水平之後,你也會像我同樣把這個遊戲當作讓本身放鬆的一個辦法。

2.對於產品的幾點思考

這是我在公開課的第三個年頭,其實我特別開心每一年能夠有這樣一個機會,跟在座的各位聊一下關於微信的一些思考。

■ 好的產品會本身說話

我一直認爲一個好的產品是本身會說話的,但如今我認爲微信到現在將近10億用戶的一個時間點,也許咱們在適當的時候,應該把咱們背後的一些理念、一些本身的想法,若是能更清晰地表達出來,有助於用戶和整個生態對咱們的理解。但我仍是認爲「好的產品本身會說話」,因此你們也看到這麼幾年以來,咱們歷來沒有開過本身的發佈會。

我記得很早之前微信有一個版本,它的啓動頁是一個大幕,而後它拉開了,出來一些文字,我一直認爲那樣的一個東西纔是微信的發佈會,就是每一次一個新版本,出現咱們想要表達的東西,那就是微信的發佈會,就像此次咱們在啓動頁裏面說,玩一個小遊戲纔是正經事。

爲何咱們會說玩一個小遊戲纔是正經事?就像剛纔解釋的同樣,對我來講,它是一個很放鬆的方法,我也很期待這樣一個小遊戲,由於它簡單到讓你能夠有一個面對本身,一個最我的的時刻。你們在微信上的時間,由於你可能會有不少的消息要處理,朋友圈裏有不少信息要你去點贊、評論,可能還有不少工做的信息也夾雜在裏面。這個時候玩這樣一個小遊戲,反而是一個很是正經的事情,固然咱們也期待有更多的小遊戲能像跳一跳這樣,跳一跳不是咱們刻意作的遊戲,它只是咱們小遊戲平臺的一個實驗,咱們但願有更多的第三方遊戲可以像跳一跳這個遊戲同樣獲得用戶的喜好。

■ 微信怎麼作一個最好的工具?關鍵是作好對或錯的選擇

回顧一下微信究竟是什麼,微信的將來會是什麼樣的?

我以前咱們說過微信是一個工具,到如今我仍是這麼認爲,微信就是一個工具。咱們的目標是要作互聯網上最好的工具,這個目標其實挺大,也挺難,由於咱們確實只是但願作一個最好的工具,因此咱們不多去談平臺,其實也不多談生態,對用戶來講平臺是什麼,生態是什麼他並不關心。

怎麼樣才能作到最好的工具?我以爲除了要有最專業的能力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咱們會面臨有不少不少的決策,可能咱們天天都要面臨不少決策,做爲一個最好的工具,我認爲是常常要作出一種選擇,在你作出一個決策的時候你認爲這樣作是對的,可是那樣作多是利益最大化的,在對和錯以及利益最大化方面咱們常常會作出這樣的選擇。對微信來講,我認爲咱們天天在作的選擇裏面都遵循一個標準,就是這個事情是對的仍是錯的,而不是說它是否是一個利益最大化的。

有不少人會說微信很剋制,微信頗有情懷,可是內部咱們歷來沒有說過「情懷」兩個字,也歷來沒有說過咱們要剋制本身的慾望,由於作一個好的事情並非剋制什麼,而是要判斷什麼樣的事情是該作的,什麼是對的,什麼是對錯,這樣一系列的判斷很理性的過程,而不是靠一個感受我這樣頗有情懷就行了,因此你們看到微信好像每個版本的變化不是很是大,可是包含了不少選擇,更可能是一種捨棄,不少事情咱們作了,可是咱們以爲很差,就捨棄了。

關於對錯,我記得之前有一句話大概是這樣說的,大人只講利益,小孩才談對錯,我以爲作產品也是這樣的,咱們若是隻是從利益的角度出發,可能會讓咱們的產品越走越偏,變成它裏面只是一些利益的堆砌,這樣我認爲會失去產品更本質的東西。

■ 尊重用戶和我的,是微信必須堅持的

我以爲作好這樣一個產品,可能咱們須要不少專業的能力,以及對於一個事情的判斷有不少,可是在產品以外,我以爲對微信來講,有一個價值點是咱們所遵循的,就是尊重用戶,尊重我的。在這一點上我蠻自豪的,我以爲微信在這一點上比其餘不少產品作得更好,可是咱們也常常用這一點提醒本身,這是咱們最本質的一個東西,咱們怎麼樣去堅持它。

以前看朋友圈,有朋友貼出來一個圖,是微信新註冊用戶收到的微信團隊發出的一段話,這段話是從QQ郵箱開始的傳統。

舉個例子,咱們在不少產品裏面都會看到「您」這個字,可是在微信咱們說不能對用戶稱「您」,而是「你」。咱們並不須要用一個很尊敬的態度稱呼用戶,而是應該當朋友同樣稱呼,因此應該是一種很平等的關係,這個寫進咱們的產品條約裏面去了。後來再也沒有人敢在產品中對用戶過於尊敬,由於咱們一旦對用戶過於尊敬,那說明咱們可能懷有目的,可能須要騙一點什麼東西過來。

因此咱們說尊重用戶和尊重每個我的,意味着咱們可能把用戶當作朋友,意味着咱們必須給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固然也意味着別的什麼——我在這裏能夠簡單羅列一些:也意味着咱們不會去看用戶的聊天記錄,從微信第一個版本的時候,它的系統就是這樣設計的。

咱們以爲從技術的角度,你們可能會有不少需求,咱們但願可以作到聊天記錄雲端的同步,換一個手機,全部的聊天都還在那裏。我要感謝當時的Tony(騰訊創始人之一張志東),他說從安全性的角度來看,全部的聊天記錄都沒有保存實際上是最好的,咱們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直堅持咱們的系統設計是不保留用戶的聊天記錄的。固然不少用戶會挑戰咱們,說咱們竟然連這樣一個雲端同步的能力都作不到,可是咱們只有苦笑,由於咱們相信從對用戶隱私保護的角度來講,系統裏面沒有用戶的聊天記錄實際上是最安全的。

固然咱們也更加不會有其餘一些侵犯用戶隱私的行爲,包括咱們歷來不會給用戶發任何的騷擾信息。你們能夠回顧一下,你們在微信裏面有沒有收到過任何一條系統下發的營銷信息,應該是沒有的。

在尊重用戶的層面來講,我以爲咱們算是業績作得最好的一個產品,固然它會體現到每個小點裏面,包括咱們不發任何系統的推送,咱們不去作任何誘導的行爲,也包括咱們不容許第三方作任何誘導用戶的行爲,甚至包括咱們不想作太多的活動去感動你,而後帶來一些流量。

舉個例子,如今快到年末了,可能每一個產品都會把本身換一個節日的LOGO,而且幫助你回顧過去一年的生活來感動你,但咱們並不想作太多這樣的事情。我以爲故意去感動一我的也是挺不尊重他的表現。總體來講,我以爲咱們在產品裏面要保持特別高的專業度,同時咱們但願真正可以把用戶當成朋友看待,而不是把他當作一個遵從咱們驅使的羣體,這樣都不是太尊重他的表現。

對於微信,從它第一批用戶開始,直到如今,它已經通過了好幾年,甚至到了現在將近10億規模的時候,反而是咱們本身要提醒本身更多,其實咱們到如今仍是把它當成一個幾年之前剛剛面市的一個產品來看待,咱們但願能繼續保持這種心態。

3.關於「用完即走」

去年提到「用完即走」,我發現你們對於這個詞有特別多的一些誤解。你們都會說,由於你們都離不開微信,因此纔會說「用完即走」,去年對這點可能沒有解釋得特別清楚,我其實只說了上半句話,用完即走,但其實還有下半句話,走了還會回來。

用完即走的本質是任何一個工具都是幫助用戶完成一個任務,越高的效率越好。當咱們完成一個任務之後,咱們固然但願用戶能作別的事情,而不是必定耗在一個工具裏。

好比說用微信,咱們固然但願微信能給用戶帶來更多的幫助,但並不意味着咱們但願用戶一直低效率地在微信裏處理事情,若是他一天信息的處理要用兩個小時,那咱們應該幫助用戶儘量在兩個小時以內處理完,而不是說必定要把兩個小時的任務變成三個小時,讓他在微信裏花費更多的時間,我認爲若是那樣就不是一個用完即走的概念。

因此用完即走和用戶再回來,其實並不矛盾,相反只有當一個用戶在一個工具裏用得很愉悅,用得很高效,他纔會下一次回過頭來使用這個工具。咱們如今說的小程序也是這樣的,小程序應該是幫助用戶儘量在短的時間裏面完成一個任務,而且離開這個小程序,這樣的話他纔會有很好的體驗,下一次他會繼續回來用這樣一個小程序。

當小遊戲發佈的時候,也有人說小遊戲是否是用完即走?我以爲小遊戲也是小程序的一種,它跟過去的APP帶給用戶最大的不一樣是,它比過去APP使用都更爲方便、更加快速。像咱們在一個羣裏面,之前若是有人說咱們鬥地主吧,我發現頗有意思的地方是,你們並非下一個鬥地主的APP,而是寧願買一個撲克牌回來。

咱們在小程序作了一個鬥地主的小遊戲,往羣裏一發,發現這個效果比APP好不少,由於對羣裏每個人來講,只要點開這樣一個小遊戲,當即能夠跟朋友玩一局了,這樣一個體驗我以爲是比APP要好不少的一個體驗,而且它是一種真正的用完即走的概念,就是羣裏面有這樣一個消息過來,點開用完了,不用再去管它。

4.關於「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的概念,微信做爲一個具備平臺屬性的工具,它確定會有一些平臺性的內容,好比訂閱號、小程序等,這個時候咱們須要有一種態度,即咱們是怎麼面對這樣一些平臺內容的。咱們從很早之前就一直堅持咱們的平臺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我以爲「去中心化」與其說是平臺的策略,還不如說是一個觀念,這個觀念表明着咱們去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

在一個「去中心化」的世界裏,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本身的思考,都有本身的大腦,咱們認爲這樣一種系統的健壯度,可能會遠遠超過只有一個大腦來驅動的系統。

固然也有不少人會說,微信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App了,因此微信自己是否是就是一個「中心化」的存在?

我以爲如今的移動互聯網跟前幾年比起來有一個很大的變化,互聯網剛起來的時候,每一個人能夠瀏覽無數的網頁,在各個網頁之間跳來跳去;但如今你們的時間和精力可能都集中在少數幾個頭部的App裏面,微信多是這些頭部APP裏面用的人最多的,或者說最耗用戶時間的。但即使如此,我也並不認爲微信是一個「中心化」的存在,由於微信裏面可能會提供很是很是多的服務,這些服務都是由不一樣的公司來提供的,微信只是一個提供服務的地方,而且微信並不給這些服務提供一個特別中心化的流量,而是由用戶本身去發現。

微信平臺一直想遵循這樣一個原則,就是咱們不該該去影響各個服務的存在,咱們所作的應該是儘量的讓更有價值的服務本身可以浮現出來被用戶找到,而不是咱們去左右,這也是咱們剛纔說的去尊重用戶的一個體現。因此以前的公衆號,咱們也是這樣一個思路。

到目前爲止,一個新的用戶在微信裏面,系統不會推薦他去訂閱某一個公衆號,未來也不會。一樣的,對於小程序、小遊戲來講,咱們也但願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咱們把選擇的權力交給用戶本身來作。這是關於「去中心化」的思考。

5.關於公衆號的一些思考

我知道在座的朋友對於公衆號、小程序會有不少的期待。咱們最近一年在小程序裏面投入了特別大的時間和精力,但公衆號仍是不少人特別關注的,我本身也以爲在公衆號這裏,咱們的進展可能會比小程序慢一點,但咱們仍是繼續在努力改進它,我也把你們對於公衆號的幾個期待,以及咱們的行動簡單的說一下。

■ 第一件事,是關於你們很期待的App

以前,有不少朋友在期待公衆號App的發佈,其實咱們以前是作了一個App,可是咱們一直沒有發佈,由於我以爲它尚未徹底達到咱們的一個預期,固然咱們也會看是否是對它的預期過高了。

你們也會看到,公衆平臺的發佈後臺實際上是在PC裏面的,這實際上是挺奇怪的一件事情,由於微信是爲手機而生的,咱們對於PC版本很慎重,咱們故意不去作重它,甚至在很早之前就說PC版本只是一個輸入的地方而已,它不該該是一個特別獨特的版本,可是對於公衆平臺的管理平臺,咱們把它作成了一個PC端平臺,因此我認爲咱們很早之前就應該要出這樣的手機端了,只不事後來由於咱們本身的緣由一直沒有出,其實挺惋惜的。後來,當咱們想要出的時候,咱們反而會想,應該把電腦的東西直接移植過來,仍是咱們要針對手機平臺單獨設計一個更好的公衆號的App?在這個點上咱們糾結了特別長的時間。

固然,如今這個App咱們已經作得差很少了,可能很快會對外發布出來。

■ 第二件你們可能很關注事情,就是關於公衆號讚揚的事情

對讚揚這方面,咱們在2017年跟蘋果作了一些很好的合做,多是由於紅包和讚揚這樣的一些行爲是比較有中國特點的,因此在早期的時候,像蘋果這樣的公司它不必定能體會到這樣一種功能,因此它可能挺難理解這樣一種中國特點的東西的。後來通過一些協調,你們取得了一些共同的認知,因此咱們很快會把「讚揚」恢復回來,而且咱們會作一個很大的改動,就是對於讚揚來講,咱們以前的讚揚實際上是對一個公衆號作讚揚,但其實這裏的本質應該是對做者作讚揚纔對,因此這裏給你們一個思考,咱們如今的讚揚對公衆號這樣一個行爲,是對的嗎?仍是咱們應該直接對公衆號背後的做者讚揚?這是否是一回事。

在跟蘋果此次協調裏,反而讓咱們思考更多的東西,咱們以爲要改造咱們的做者體系。在以前公衆號的體系裏,咱們並無把做者看成一個獨立的單元來對待。咱們新的改版中,讚揚將會是針對做者進行讚揚,而不是針對一個公衆號進行讚揚,因此你們能夠想象,未來在公衆平臺裏,你會看到做者是一個獨立的欄目,每一個做者咱們會看到他的介紹,看到他歷史上曾經發表過的文章,一個做者能夠對不一樣的號進行投稿,因此做者會被咱們更加劇視的重構一下。

另一個也有不少人提出來「公衆號只能寫長文」,我以爲這與咱們早期公衆號沒有作一個獨立的APP有關,由於若是是一個手機裏的APP,咱們可能在很早之前就會想到咱們應該更多的鼓勵用戶用手機作創做,而不是必定要在電腦上寫長文出來,咱們也會想有沒有別的方式使咱們在系統裏面產生一些短的內容,這是咱們在公衆號體系裏面下一步會作思考的問題。

■ 第三件事情,有人問訂閱號要不要作信息流?

前段時間還有一個事情也讓我挺驚訝,不少人在討論訂閱號要不要作信息流的問題,大家以爲應該作嗎?其實咱們並無想過要把訂閱號做爲一個所謂的信息流,訂閱號只是你們訂閱的一個集合,咱們的想法是咱們應該去改善一個用戶對於訂閱的全部東西的閱讀效率,對用戶訂閱的東西怎麼樣才能找到它,找到重點,這個是咱們想要去作的,但到最後就變成你們覺得訂閱號自己要作成一個所謂的信息流,這個就很奇怪,這是兩回事情。

若是你們必定要去看所謂的信息流,你們能夠用咱們的「看一看」,在裏面看一些信息,可是訂閱號自己是用戶本身訂閱的,因此咱們只會去改善閱讀效率,而不是胡亂變成不受掌控的信息,以上是關於訂閱號的內容。

6.關於小程序

自從去年,咱們在這裏提出小程序之後,這一年過得有點風風雨雨,但總的來講,我以爲咱們最初的預想達到了。

最初的時候咱們特別懼怕,有了公衆號那樣一個積累,咱們特別懼怕提出一個新的概念,這個概念被炒的很火,有一堆人過來講這是一個風口,這是一個絕對不能錯失的機會,想盡一切辦法把它變成一種被透支的流量,而後它就掛掉了,咱們特別擔憂這樣一種狀況的出現,因此在去年的時候,咱們其實看起來特別保守,說咱們在小程序方面什麼都沒有,你們不要期望太大了,它真的只是針對線下這樣一個場景作的一種應用。

■ 小程序做爲新的平臺,咱們寧願「先緊後鬆」

可是事實上這樣的效果很符合咱們的預期,由於在朋友圈裏面已經發生了太屢次各式各樣的、很奇怪的,咱們預想不到的、營銷性很強的行爲,使得咱們屢屢要跟他作一些對抗,因此在小程序這樣一個新的平臺,咱們寧願先緊後鬆,寧願在一開始採起一些更保守的策略。咱們在發佈之後,你們能夠在小程序這裏不斷更新本身,逐步提供本身的能力,讓整個小程序平臺的能力可以豐富起來。

一直到這個版本小遊戲的發佈,經過一個遊戲他才明白了什麼是小程序。我認可對不少普通用戶來講,他其實並不關心什麼是小程序,什麼是遊戲或者小遊戲,但我特別高興咱們經過相似於跳一跳這樣的例子告訴他,他不用關心什麼是小程序,也不用關心什麼是小遊戲,對於他來講他能當即觸達,而且使用它。

關於小程序我還想多說幾句,對於小遊戲,應該說這是咱們抱以最大但願的一個項目,也是咱們花了最多的時間努力作好的一個事情,咱們對它有足夠的耐心,可能比第三方更有耐心一些。

那是由於我以爲對一些面向將來的基礎的架構性設施來講,我並不以爲說咱們設計好它的功能,用戶立馬捲入進來就得到成功了。相反,我以爲咱們須要更長的週期鋪墊它,須要它慢慢成長起來,對於小程序我只能說,咱們對這樣一個形態耐心很是足夠,咱們但願可以看到它一步一步成長起來,咱們並不但願它忽然變成一個被催肥的東西,因此我也但願你們可以跟咱們同樣,比較有耐心去看待它。

■ 小程序是萬事萬物的一個表達語言

咱們爲何這麼看好它?全部的概念在上一次的公開課已經講的特別細了,在咱們看來小程序仍是表明了一種表達方式,我認爲在將來萬事萬物可能都是包含信息,全部的信息都須要用某一種方式被人觸達,跟人溝通,小程序恰好是這樣一種信息的組織方式或者說是一個信息的載體,因此小程序最終的目的不光是在線上能夠玩一個遊戲或者獲取一個服務的信息,對於線下,對更多的一個場景它就表明了咱們所能接觸到的,所能見到的任何事物它背後的信息以及對於它背後信息訪問的方式。因此咱們但願經過小程序做爲萬事萬物的一個表達語言,它就是作溝通的一種信息組織方式,這是我對小程序更爲抽象的一種表達。

■ 微信擁有最好的時間和機會來作這個事情

對微信來講,我以爲咱們有最好的機會來作,可能歷史上不少公司也曾經嘗試過要經過一種更輕量的方式讓人們更加方便地獲取信息,可是我認爲,咱們甚至可能比其餘包括手機廠商在內的更多平臺,更有一些優點來作一種跨平臺,讓信息無處不在,隨時能夠訪問到的一種信息技術的組織形式。

因此對於小程序來講,可能外界也會對它有一些誤解,

■ 小程序不是專門爲電商準備的

好比說不少人會把咱們的一些系統性、平臺性的行爲影射爲當前的風口,但咱們歷來都不是爲任何一個風口去作任何特定的事情,因此有些人說小程序是否是專門爲電商準備的?固然,這是不可能的。我認可其實會有不少的電商會用小程序這樣一個形態,作了不少頗有創意的一些電商的應用,對此咱們特別鼓勵,可是咱們不會說小程序是專門爲某一個領域去準備的。

就像小遊戲也是一個小程序,可是咱們不會說小程序是爲遊戲準備的,就像公衆平臺同樣,咱們更多但願小程序是一個通用的平臺,咱們不會專門去扶持一個平臺裏某一個領域的應用,咱們但願把一個平臺作的足夠抽象,反而使得不一樣的行業能夠在裏面得到一些更好的、創新的空間。

■ 微信不會給小程序作中心化的導流入口

你們還會有一些誤解的地方,是微信會不會給小程序作一些中心化的導流措施?其實咱們仍是那句話,咱們但願小程序是一個基於去中心化而存在的一個更大的平臺。

固然,在新的版本里面會發現,不少人說微信給了一個很大的入口,就是一個下拉的窗口,能夠下拉到一個小程序出來了,對不對?在這裏我想給你們演示一個特別神奇的東西。

打開微信的第一頁,使勁往下拉,你會看到底下有一行字。不少人會說上面是一個入口,它究竟是不是入口呢?我不太願意回答,我是但願你往下拉,那個回答就貼在那裏了:「這不是入口」,它不是吃的,不能入口,它若是一個入口的話,那咱們說了半天的「去中心化」豈不是毫無心義了嗎?因此它是一個什麼?它只是一個任務欄,是一個快捷方式,是咱們對於小程序的一種切換快捷方式。若是你們用過Windows或者別的操做系統,你能夠回想起來在不一樣應用間是怎麼作切換的。

 

經過上一個版本,咱們作了兩個事情,第一個咱們經過下拉這樣一個方式,使得小程序的切換更爲簡單了。每個小程序的右上角有一個圓形的按鈕,這個按鈕是用來關閉的,固然你長按它也能夠看到一個任務的切換,可是咱們認爲那個圓形的按鈕其實跟以前大的版本圓形按鈕很像,因此你一按它那個小程序就縮回去了。因此,這裏並非一箇中心化的入口,它只是咱們對於小程序切換更好的一個任務欄,是一種切換的方式。

■ 小程序跟App是兩種不一樣的應用組織方式

仍是會有人問我,小程序跟App之間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我以爲小程序跟App是兩種不一樣的應用組織方式,咱們並不認爲小程序是要來取代App的,相反小程序是要去豐富APP的不少場景,在不少場景裏面可能一個App過重了,反而變得不方便,好比說你在線下看到一個東西,你非要針對這樣一個東西下載一個App的話,是一個挺難作的事情,門檻過高了。

就像咱們以前說的,咱們但願小程序的觸達是經過掃描一個二維碼,甚至在更遙遠的某一天,是經過一個眼鏡直接能夠打開一個小程序,這是真正可以作到所見即所得的事情,咱們看到任何的事物能夠當即打開小程序,咱們但願是這樣的東西,而不是去下載一個App。

對於線下來講,咱們更可能是但願掃描二維碼,那麼對於線上來講是什麼樣的方式呢?固然你們首先想到是經過一個入口,但這不是咱們的目標,對於線上咱們一直在推進一個事情,你們也看到今年的微信和去年的微信有一個很大的差異是,裏面有「搜一搜」功能,可能你們用得還很少,可是不要緊,咱們也特別有耐心,咱們但願這個功能打磨的愈來愈好,有更多的人慢慢用得多起來,搜一搜裏面包含了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可以搜到小程序的數據或者搜到小程序提供的服務,若是你們如今打開手機搜一個航班號,其實你會看到一個結果,這個結果是關於這個航班的實時的信息,這個信息不是咱們提供的,是一個小程序來提供的。咱們把這個航班號的搜索直接轉移給了小程序去完成,而且把小程序的結果反饋回來了。因此在將來,咱們但願有更多的線上小程序的觸達是經過搜索這樣一個能力作到的。

7.關於小遊戲

另外,這裏想提一下關於小遊戲,小遊戲也是特別多的人關注的東西,後面有關於小遊戲介紹的專場。

跳一跳發佈之後,我看到不少用戶的反饋,其中有一個反饋我以爲講的特別有意思,不少人說跳一跳有毒,想把它給卸載了,我就很開心,由於他卸載不掉它,由於他也是根本不須要去安裝的。

固然這個看起來好像引發用戶的困惑了,由於他不玩了,竟然沒有辦法卸載它,但其實這纔是小程序自己的定義,就是你不用它就能夠了,並不存在要把它卸載這回事,它並不須要你卸載。

小遊戲是咱們在小程序這樣一個平臺很好的實驗,咱們但願經過小遊戲這樣一個平臺,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遊戲開發廠商進來,而且是基於小遊戲所定義的這樣一個平臺規則。我但願它是可以讓用戶發現和體驗到更多更好的一些遊戲的存在,此次在小遊戲的發佈裏面有一個小遊戲叫作記念碑谷,我以爲它的製做質量很是高。因此小遊戲應該是咱們近期最大的探索,固然它還有不少問題須要咱們一步一步解決,這裏仍是挺值得咱們去期待的。

咱們但願在微信平臺裏面有不少高水平的小遊戲,玩一個小遊戲變成一個正經事,而不是一個純粹的浪費時間的事情。

8.關於企業微信

最後在這裏我想提一下關於企業微信。

外界可能對企業微信也會有不少的期待,其實咱們本身在用微信的時候,咱們本身也體會到很不方便的一點,咱們微信裏被各類各樣工做的信息所充滿了,特別對於騰訊來講,你們也知道有網上工做的習慣。有了微信之後,我以爲你們的工做的強度更大了,而且更辛苦一些了,因此有時候咱們本身內部也說,能不能把工做信息轉移到企業微信裏面去?

企業微信這裏想要提的一點是,不少企業會提一個需求,咱們怎麼樣經過企業微信接觸到企業以外的客戶,這些企業以外的客戶目前都是在用微信?

這裏就產生了一個需求,企業微信裏面的員工怎麼樣經過企業微信去直接跟微信的客戶發消息?咱們最近正在作這樣一個事情,就是讓微信和企業微信之間的消息能夠互通,也就是一個微信的用戶加了一個企業微信的用戶,可是在他看過來並不用區分微信的賬號究竟是在微信裏,仍是在企業微信裏,因此咱們正在作這樣一種消息的互通,但願經過這一點能幫助企業員工,給他們更強的能力,使得他沒必要再用我的微信號去添加一些微信的顧客、微信客戶,而是用企業微信就能夠作這樣一個事情,這是關於企業微信下一步的展望。

9.微信下一步的重要計劃:探索線下生活

其實說到這裏,我想我講的東西可能也差很少了。

咱們剛纔回顧了一下微信的基本態度,以及公衆號、小程序、小遊戲咱們對它的一些見解,這裏咱們還有下一步想要探索的事情,能夠跟你們聊一下。

若是咱們回顧一下整個互聯網的發展歷史,咱們會看到互聯網是幫助人們更好的實現線上生活的一種全新的技術手段,我記得在最先的時候,咱們上網,咱們叫上網衝浪,當時你有一個電腦,有一個瀏覽器,有一個網線就能夠上網衝浪,每一個人都以爲很興奮,由於經過一個電腦你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如今爲何沒有這個提法了?由於如今每一個人拿一個手機就在衝浪,這個時候咱們也不把拿手機叫上網了,咱們把它叫作「沉迷於手機」。

因此這裏面給人一些思考,最先的時候咱們但願互聯網可以幫助人們把生活搬到線上,更多的進行線上生活,包括這幾年共享經濟、智慧零售的發展,看起來都是把咱們的生活引導到一個方向,就是線上生活。

包括咱們本身,包括微信,也都是在整個互聯網或者說世界互聯網的領域發展的特別快,包括咱們的線上支付等等,實際上是比國外發展的更快一些,固然這些點都讓咱們特別自豪,有的時候咱們會想一個問題,爲何咱們會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發展的更快一些?我以爲這也是跟中國這樣一個國情有必定關係的,由於咱們生活在一我的口特別密集,而且大城市化的環境裏面,每一個人都瘋狂的追求效率要更高一些,也就是說咱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線上,咱們可能除了工做以外,咱們一有時間就拿出手機來,咱們全部的業餘時間都下放到一個手機裏面。

因此微信一直在給咱們這樣一些提示,包括很早之前咱們就說放下手機,多和朋友見見面之類的東西,這些確實是咱們的一些思考,包括微信在內,咱們正在幫助人們愈來愈多實現了互聯網早期的夢想,就是儘量的線上生活,可是到如今咱們開始懷疑這一點了,由於如今看起來每一個人,甚至一我的他放假了出國旅遊,到了一個風景優美的旅遊景點還在看手機,也就是說咱們愈來愈被手機控制了幾乎全部的時間。

這個事情若是再往下一步想,也許除了咱們的大腦跟手機有一個關聯,可能其餘的一些體驗變得都不重要了,有的時候咱們會反思這一點,咱們提供了足夠多的線上服務,咱們最終的目標是否是但願人們徹底把生活搬在線上去,這個就跟《黑客帝國》的場景差很少了,這個也是挺可怕的事情。

因此咱們下一步在微信裏,可能會去作跟線上相反的另一個事情,就是探索線下這樣一個事情。其實探索線下咱們一直都有這樣的想法,因此在微信剛出來的時候有一個探索線下的功能,叫附近的人。這是探索人,咱們實際上是更多但願可以把目光放到附近各式各樣的生活設施裏面去,探索下面的生活,因此2018年咱們但願能作一些新的嘗試,我認爲探索線下的精彩生活,這是咱們下一步想要嘗試的一個方向。

很是感謝你們,我以爲我今天很是高興在這裏跟你們分享一些微信和微信團隊背後的一些想法。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