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級性能分析工具 — Perfhtml
linux perf - 性能測試和優化工具:示例&應用java
從2.6.31內核開始,linux內核自帶了一個性能分析工具perf,可以進行函數級與指令級的熱點查找。linux
介紹:性能優化
Perf是內置於Linux內核源碼樹中的性能剖析(profiling)工具。是Linux kernel自帶的系統性能優化工具架構
它基於事件採樣原理,以性能事件爲基礎,支持針對處理器相關性能指標與操做系統相關性能指標的性能剖析。負載均衡
經常使用於性能瓶頸的查找與熱點代碼的定位。函數
優點:工具
與Linux Kernel的緊密結合,它能夠最早應用到加入Kernel的new feature。而像OProfile, GProf等一般會「慢一拍」。post
pef能夠用於查看熱點函數,查看cashe miss的比率,從而幫助開發者來優化程序性能。
運行原理:
CPU週期(cpu-cycles):
是默認的性能事件,
是指CPU所能識別的最小時間單元,一般爲億分之幾秒,
是CPU執行最簡單的指令時所須要的時間,例如讀取寄存器中的內容,也叫作clock tick。
Perf是一個包含22種子工具的工具集,如下是最經常使用的5種:
sw其實是內核的計數器,與硬件無關。
hw和cache是CPU架構相關的,依賴於具體硬件。
tracepoint是基於內核的ftrace,主線2.6.3x以上的內核版本才支持。
CPU-migrations:處理器遷移次數。Linux爲了維持多個處理器的負載均衡,在特定條件下會將某個任務從一個CPU遷移到另外一個CPU。
page-faults:缺頁異常的次數。當應用程序請求的頁面還沒有創建、請求的頁面不在內存中,或者請求的頁面雖然在內存中,但物理地址和虛擬地址的映射關係還沒有創建時,都會觸發一次缺頁異常。另外TLB不命中,頁面訪問權限不匹配等狀況也會觸發缺頁異常。
要用於實時分析各個函數在某個性能事件上的熱度,可以快速的定位熱點函數,包括應用程序函數、模塊函數與內核函數,甚至可以定位到熱點指令。
第一列:符號引起的性能事件的比例,默認指佔用的cpu週期比例。
第二列:符號所在的DSO(Dynamic Shared Object),能夠是應用程序、內核、動態連接庫、模塊。
第三列:DSO的類型。[.]表示此符號屬於用戶態的ELF文件,包括可執行文件與動態連接庫)。[k]表述此符號屬於內核或模塊。
第四列:符號名。有些符號不能解析爲函數名,只能用地址表示。
Name:內核鎖的名字。
aquired:該鎖被直接得到的次數,由於沒有其它內核路徑佔用該鎖,此時不用等待。
contended:該鎖等待後得到的次數,此時被其它內核路徑佔用,須要等待。
total wait:爲了得到該鎖,總共的等待時間。
max wait:爲了得到該鎖,最大的等待時間。
Callsite:內核代碼中調用kmalloc和kfree的地方。
Total_alloc/Per:總共分配的內存大小,平均每次分配的內存大小。
Total_req/Per:總共請求的內存大小,平均每次請求的內存大小。
Hit:調用的次數。
Ping-pong:kmalloc和kfree不被同一個CPU執行時的次數,這會致使cache效率下降。
Frag:碎片所佔的百分比,碎片 = 分配的內存 - 請求的內存,這部分是浪費的。
TASK:進程名和pid。
Runtime:實際的運行時間。
Switches:進程切換的次數。
Average delay:平均的調度延遲。
Maximum delay:最大的調度延遲。
還有一些適用於較特殊場景的工具, 好比內核鎖、slab分配器、調度器,也支持自定義探測點。
[1]. Linux的系統級性能剖析工具系列,by 承剛
[2].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perf1/
[3].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perf2/
[4]. https://perf.wiki.kernel.org/index.php/Tutorial
介紹
經過採樣的方式,給程序中cpu的使用狀況進行「畫像」
下載 gperftools:https://code.google.com/p/gperftools/downloads/detail?name=gperftools-2.0.tar.gz
搭配組件:
安裝圖形化分析工具kcachegrind:
查看profile結果:pprof工具
sw其實是內核的計數器,與硬件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