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區塊鏈貓咪,出於養着用區塊鏈記錄的虛擬喵咪能夠交易賺錢的目的,吸引了不少玩家參與。遊戲與金融的結合不是巧合。事物的類似性,金融與遊戲都是規則執行下的產物。安全
當你看不清某個事物的發展規律時,能夠尋找類似場景的模型事物來對比。遊戲中的交易規則設計、金融體系、用戶數據能夠做爲一種抽象的經濟與金融系統的索引來理解現實世界的複雜對應體系,由於遊戲中產生實際交易行爲的是人,這一點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同樣的,全部的體系建設都是圍繞以「人」爲核心而展開的。服務器
有些東西只能從頂層開始去理解,自頂向下去研究,當站在底層的角度往上看時,沒法理解現存的這些是爲了什麼。一樣學習物理也是這樣,好比:萬有引力的概念,當你在頂層往下看時,會理解宇宙大爆炸帶來的引力從而引發事物的變化、產生時間的概念、乃至生命的誕生、智慧的迭代等,而當你在底層往上看時,只學習到計算引力的大小、加速度的公式等。網絡
遊戲世界是一個虛擬的人類社會,其中用戶的交易行爲是模擬現實世界的用戶交往需求。遊戲中交易規則的設計與現實世界中的監管規則的設計一模一樣,若是沒有「規則」就沒有交易執行的依據,若是規則沒法有效執行,也就沒有經濟、更沒有金融、甚至連流通貨幣等概念也沒有。架構
金融科技使得現實生活中全部的交易規則都能按如遊戲世界中那樣地完全施行。併發
本文將從如下幾個角度:帳戶體系、金融工具與衍生品、指引誘導式監督管理、實驗模型、IT系統,對遊戲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金融體系做對比來理解金融的「遊戲」規則與金融科技帶來的監管影響。高併發
帳戶體系-現實世界工具
在現金交易的時代,資金流是沒法被追蹤的,任何交易的痕跡只存在於雙方記帳的賬本上,體現爲貨物與金額的對等關係。學習
在信息化的時代,資金流在交易雙方開立的銀行帳戶間流動,帳戶與其說是金額的記錄,不如稱爲全量交易流水的賬本。資金流可被追蹤,加之交易方式的多樣化、金融工具、衍生品的日益增多,催生出交易規則的變幻無窮、變幻莫測,因此爲各類目的、各類交易方式孕育而生的帳戶體系由此誕生。各類不一樣的帳戶是適應各類不一樣的交易規則須要而產生的。區塊鏈
在金融科技的時代,資金流與交易相關的信息流被一同記錄,且信息流每每與交易當時的場景有關。信息流和資金流一同流動,除可被追蹤外,在大數據的發展下,攜帶場景數據的信息流匯聚加以分析,爲提供給客戶的服務產生增值。今後在帳戶體系上產生一個更大的「用戶體系」。大數據
世界金融的發展史在金融帳戶的變革中可見一斑,最初信用卡就是由於某個忘記帶錢包吃霸王餐的傢伙發明的賒帳體系的記帳方式。金融爲實體經濟服務,經濟發展中各類需求催生出各類金融服務模式,衍生出各類科技賦能體系。
帳戶體系-遊戲世界
網絡遊戲的帳戶體系包含面比現實世界中要廣,遊戲中的價值物包含:遊戲內的流通貨幣、物品、屬性值等,這些價值物的管理就是遊戲中的「帳戶」,被稱爲「揹包管理系統」,用戶之間的交易行爲,就是不一樣玩家之間揹包內物品轉移的行爲。
玩家在意的是揹包內現存的物品,實際上揹包也記錄着各類交易行爲以後留下的物品交易記錄流水。玩家在遊戲中的我的資產被全盤記錄,可被追蹤,而且伴隨場景信息。
遊戲中的交易規則因遊戲運營的目的不一樣從而差別很大,便催生出各類「揹包」類型,「揹包」的規則也不同。
二者類似
現實生活中監管設計的交易規則依託帳戶規則的設計而間接實現,也就是說帳戶的種類和規則是跟着交易規則的須要走的。這點和遊戲中的揹包規則設計是同樣的,都是跟着交易規則走。
支撐帳戶體系(乃至用戶體系)的IT系統建設也應具備彈性化和高延展度,適應世界金融格局的變化和監管的變化要求、爲金融交易服務與爲用戶附加價值。好比:全球金融危機催生的N個迭代的巴塞爾協議,境外資金流入出管制、全球金融一體化等。
金融工具與衍生品、風險管理
現實世界中金融工具備不少,股票、債券等,交易方式也豐富,爲了對衝風險出現了不少衍生品工具,期權、期貨等。
遊戲中不存在「信任」機制的問題,由於除非服務器遇到外掛或被黑,通常交易的數據都是存在的、交易對手方沒法造假。可是現實生活中,沒有現存的「信任」機制,只有人爲創造,根據信息和歷史數據打分、統計權值、控制風險,或者將來的區塊鏈造就出「信任「機制的基礎設施。
遊戲世界中一切都被遊戲設計者把控,沒有風險、也沒有融資的概念,遊戲內貨幣流通被官方控制,交易規則能被完美、完全執行。
因爲現實世界不如遊戲世界那般一切規則都能獲得完全實施,所以就存在各類金融風險、乃至隱含系統性風險。現實世界爲了能控制風險,須要建設能貫徹實行規則的一切基礎設施,從信息化時代開始乃至如今的金融科技時代,一切交易都如遊戲中那樣被記錄、可被追蹤,用來消除未知而產生的風險。
指引誘導式監督管理
現實世界中,資金流的走向,經濟發展的引導可使用利率、稅率做爲手段來調控 。指引誘導人們如何花錢、如何投資。金融科技時代下,監管獲取的信息較以前時代全面,並可以使用金融科技手段達到規定資金流向的目的,保證規則施行。
遊戲世界中,一切物品的價格、獲取方式、消耗方式等均可以被設置等遊戲規則所規定,官方只要調整規則就能誘導玩家朝着指定的目標靠攏。
實驗模型
現實世界的數據由於來源各異,清洗後留下的數據可用,並不全面。
現實世界的監管沙箱在金融科技的發展下得以施行。
遊戲世界中一切規則都已固定,而且用戶行爲明確,受到遊戲規則限制,可用爲各類目的用做研究而設計遊戲規則,玩家執行後,其數據可被用來研究某種特定領域與方向。好比,以前有美國的大學在《魔獸世界》做傳染病的研究(有興趣能夠去翻一翻)
遊戲世界能夠是一個完美模型,用來驗證各類可能性,能夠把人放在一個在現實中不可能完美模擬出的環境中,研究人類的反應。如一些監管政策的實施,可能會引發的反應可被模擬驗證等。《EVE》就用經濟學原理指定遊戲內貨幣規則,並獲得了驗證。
IT系統
現實世界中的金融交易系統面臨着高併發、低延遲、數據安全、金融監管等要求。
遊戲系統一樣面臨着這些挑戰:高併發、低延遲、數據安全(防外掛)、遊戲規則。
好比:
手遊的APP端如何快速熱更新問題,並保證客戶端的安全性、避免被篡改。
手遊爲了抓取客戶,客戶端不易過大,通常都是遊戲根據進程進行更新。客戶端的遊戲資源被分批打包成多個獨立的程序包,在客戶端更新下載後,驗證其包的安全性,進行動態加載執行。金融類的APP、SDK亦能夠參考模仿。
網遊會有多個服務大區,分散用戶、減輕服務器壓力,可是的《魔獸世界》用戶卻能夠跨服務器相互鏈接進入副本一塊兒玩耍。這當中對服務器交互的要求很是高,其架構設計方案能夠爲金融系統間互聯提供參考。而且副本內的跨系統玩家能夠進行揹包物品的交易,這種跨服務器的交易數據如何流轉,其設計方案也可爲金融系統打造統一用戶體系所參考。
總結
遊戲中的金融、貿易基礎設施從遊戲開發時就已存在,但現實生活中的金融、貿易基礎設施建設漫長而耗時,從三金工程(金網、金關、金稅)再到在線支付、清算體系、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
金融基礎設施創建完善,最後世界金融按照監管者的「遊戲」規則來進行。整場金融科技浪潮下的最大受益者是監管部門,不單指某個國家,而是全世界的。交易有規則,執行方有效,金融科技使執行變得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