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的:產品結構設計理念的框架搭建,闡述整本博文爲什麼如此劃分章節。安全
1.產品結構設計理念的框架(做者現階段理解)
一個好的產品結構設計,包括1+3個部分:框架
0.基礎:包括圖紙標準繪製、公差標註等行業基礎知識,是構建設計部分的土壤;這一步作的很差會直接影響一個產品的質量,就好似一我的先天不足,就很難健康同樣。
1.DFM:面向製造的設計,一個產品的全部零件最好符合其工藝的製造要求;
2.DFA:面向裝配的設計,一個產品的全部裝配工序最好簡單、效率高、質量高、不良率低和成本低;
3.DFR:可靠性設計,剩下的全部客戶的要求和安規規定等,均可以算是可靠性設計了。包括強度,壽命,性能要求,可維護性,ID設計,材料安全要求等,都算做可靠性設計要求。(看可靠新新定義)
以下圖所示:
這張圖頗有意思,一顆大樹,厚厚的土壤上結了三個樹冠模塊。做者但願同行業工做者,或有興趣的讀者均可以研究一下。
固然,做爲結構設計師,須要學的結構設計技術遠不止這麼點,但這是基礎中的基礎。
爲何能夠這樣劃分,就要看可靠性定義了(新)。(到底什麼東西才能寫進DFMEA內)
2.可靠性定義
2.1 可靠性定義一(新)
可靠性是DFSS中最關鍵的要素之一。所謂的可靠性,是指一個產品在顧客使用的期間,是否能完美達到其預設的菜單表現。
可靠性亦稱之爲持續質量,且是顧客在心中評估產品表現的一大基準,特別是在顧客考慮是否再次購買時,更是如此。
//新的可靠性定義就很是寬泛了,客戶除了不關心怎麼製造和裝配,其餘的基本都會作要求,都是其心裏預設的菜單。因此均可以稱之爲可靠性。這也是做者如此劃分結構設計框架的依據,也註明了這些內容應該寫進DFMEA。
2.2 可靠性定義二(舊)
產品、系統在規定的條件下,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稱爲可靠性。
這裏的產品能夠泛指任何系統、設備和元器件。產品可靠性定義的要素是三個「規定」:「規定條件」、「規定時間」和「規定功能」。
「規定條件」包括使用時的環境條件和工做條件;
例如同一型號的汽車在高速公路和在崎嶇的山路上行駛,其可靠性的表現就不大同樣,要談論產品的可靠性必須指明規定的條件是什麼。
「規定時間」是指產品規定了的任務時間;
隨着產品任務時間的增長,產品出現故障的機率將增長,而產品的可靠性將是降低的。所以,談論產品的可靠性離不開規定的任務時間。例如,一輛汽車在在剛剛開出廠子,和用了5年後相比,它出故障的機率顯然小了不少。
「規定功能」是指產品規定了的必須具有的功能及其技術指標。
所要求產品功能的多少和其技術指標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產品可靠性指標的高低。例如,電風扇的主要功能有轉葉,搖頭,定時,那麼規定的功能是三者都要,仍是僅須要轉葉能轉可以吹風,所得出的可靠性指標是大不同的。
可靠性的評價可使用機率指標或時間指標,這些指標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無端障工做時間、平均失效前時間、有效度等。
2.3 可靠性與可靠度的區別
可靠性:產品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條件下,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性能
可靠度:是用完成規定功能的機率表示。學習
有些時候口語上會把二者當成同一個意思
3.可靠性的內容分割
根據不一樣產品的具體要求,能夠將新定義中的可靠性設計DFR的內容分割,再與可製造性設計、可裝配性設計重構產品設計理念的框架。
如產品的可維護性DFS(產品有維修拆裝之類的要求)內容較多,可將其單獨從可靠性內容中分割出來;
再如ID設計,若產品很是注重外觀設計(通常電子類消費產品都有嚴格的要求),就能夠將其單獨從可靠性內容中分割出來。
再如一些國外企業如G*的客戶需求書:會將電氣要求,機械安裝要求,功能要求,噪音要求,安全要求等從可靠性要求的內容中分割,單獨成模塊,將壽命等實驗要求單獨歸類在可靠性(狹義)下。以下圖所示:
不少資料一開始就可靠性進行詳細的區分了,以下表。
再有一些機械行業(軍工類)將廣義的可靠性分類成「六性」的設計要求:可靠性、安全性、維修性、測試性、保障性、環境適應性。
固然,理念框架的幾個模塊都是有相互聯繫的,並非分割以後就沒有關係了,這點須要注意!
3.1 可靠性設計劃分示例
其實不少國外的廠家的規格書都會DFR劃分的很詳細,本身閱讀便可。
做者是爲了口語上的解釋,將可靠性劃分作個示例。
好比產品設計要求是什麼,DFMEA裏面的要求寫什麼,不能說一句可靠性就夠了,容易引發誤會。
可靠性能夠劃分爲以下幾個方面:
1)功能與性能;
2)環境適應性;
3)可靠性與壽命;
4)機械要求:安裝要求等;
5)電氣要求:電壓電流等;
6)噪音要求;
7)安全要求;
8)運輸和包裝;
9)成本(這個可不寫進DFMEA);
固然,這只是個示例,做者仍是建議你們多多去讀規格 書,有好處的。
4.題外話:ID設計與可靠性
關於ID設計是否屬於可靠性。
若是用新的可靠性定義解釋,固然算,外觀要求絕對是客戶預設的菜單表現,個別客戶甚至認爲這是其惟一的內容(⊙﹏⊙)。
若是用傳統的可靠性定義解釋:產品、系統在規定的條件下(與同期產品對比),規定的時間內(客戶第一時間見到),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吸引客戶,或稱之爲裝逼功能)稱爲可靠性。
不少的產品檢測也是用外觀的漂亮與否(客戶是否能用肉眼接受)來判斷產品的優劣,因此不少時候,ID設計算是可靠性的要求。
5.產品開發流程和對應的設計技術
一個產品的開發流程以下面兩張流程圖所示。
做者之因此將這兩張表格掛出來,是但願你們明確產品研發的各個流程階段,並瞭解結構設計工程師所須要學習的對應的方法。測試
其餘的如DFSS流程,APQP的流程,JB5054的流程,均可以去研究一下。優化
結構設計工程師,或其餘的工程師,須要學習什麼內容,其實只要認真地從流程中尋找便可。各流程須要提交的資料,原本是爲了設計或管理良好而提供的一種幫助,雖然如今很容易發展成一種負擔(人性問題)。spa
針對上面的產品研發流程,做者寫出各流程對應的結構設計技術和緣由,供你們參考。做者的博文大部分有對應該方法的篇章。設計
注意,流程是在進化的,因此其對應的設計技術也在進化。3d
1)定義產品規格:QFDI,客戶資料的收集,技術任務書的編制,親和圖法。blog
2)概念設計:pugh矩陣法。
3)定義零件的要求:QFDII。一個零件,好比螺釘,到底有幾個設計要求,就能夠用QFDII來獲得。
4)詳細設計:概念的細化,3d圖紙的繪製。這個和定義零件的設計要求平行。
5)CAE分析:ansys workbench的運用,靜態應力分析能夠先掌握。
6)DFMA:屬於詳細設計的一部分,也能夠稱爲優化設計。DFA、DFM。APQP的第二階段的第二個要求,大篇章。
7)DFMEA:可靠性的設計,目前做者知道的最好的方法。
8)公差分析:極值法是基礎,統計法須要衍生掌握。
9)設計評審:見JB5054的要求。JB5054雖然基礎,但簡單明瞭的東西更加值得學習。
10)其餘:接下來對的流程和對應的方法,讀者能夠去博文中仔細找一找,做者都有寫的。由於不少,做者就不一一闡述了。
也能夠參見下圖。
6.學習規劃
做者將產品結構設計學習階段以下(供參考用)
一階段:有結構設計概念和熟練繪圖;
二階段:DFM,DFA;(結合基礎的可靠性設計,到這一步就能夠獨當一面)
三階段:QFDI、QFDII、DFMEA、FTA;
四階段:質量工程。
參考金字塔學習計劃以下:
做者的博文就是按照基礎篇→進階篇→高階篇→達人篇,來書寫的。固然,還有不少附加內容。書寫是爲了更好的思考,這個也是做者的學習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