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某部門採購了一臺聯想的一體機, 傳真,複印,掃描,打印功能兼備,看看價格2K出點頭,配上200塊一盒的墨粉,理論使用的數據能夠達到幾千張。性價比的倒是很不錯,很適合中國人本身使用, 或者說很適合比較樸實的老百姓使用。再看機器的作工,也不得不認可,的確也是通常,甚至能夠說偷工減料。可是,無論怎樣,東西擺這呢, 價格也擺着呢,有什麼不能用啊?網絡
再聯繫到最近網絡上有一遍文章,講的BYD汽車的李傳福講了一句經典的話 :我知道不少中國官員不肯意坐BYD車,的確是咱們本身作的很差。做爲民營汽車的製造商BYD公司,曾經取得很輝煌的成績,銷量作到第一,中國的政府官員很愛面子, 從每一年的政府採購, 公務用車來看,合資車,外資車佔了多數。 2007年政府將BYD, 奇瑞等歸入了政府公車採購項目中,但是最終買的,是少之又少。官方都這樣作表率,民衆會怎麼想呢?ide
我曾經在中國的民營最大的PC廠商工做過, 道理也是同樣。被業界譽爲 「 價格屠夫」的神舟電腦,在機器的硬件配置能方面,你能夠大膽的去用,不會說裝不了系統, 開不了機器,雖然在設計和用料方面普通了些,但那個實實在在的價格,最終受到優惠的仍是廣大的消費羣體。設計
我在思考爲了支持中國的工業發展, 扶持民族的品牌,本身的官方都不出發出一些信號,怎麼去帶動國人呢? 日本人說了一句話:「不管咱們怎麼敵對中國人, 中國人最終仍是會買咱們的產品, 不管咱們怎麼討好韓國人, 韓國人都不會買日本的產品." 如今社會流行正能量, 說明咱們不少但願的,在這個國家沒有,或者不少作不到。可是,咱們仍是抱着無比的但願,但願國家可以正確的引導, 民衆可以信任政府,信任中國製造的產品,同時,但願在社會能多一些理念, 不能都是利益化的導向, 公益,責任等等,都不能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