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基礎篇之硬盤一(工做原理)

1、硬盤簡介。算法

  硬盤是咱們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數據中心的存儲設備,也主要是由一塊一塊的硬盤組成的。硬盤的主要做用是存儲數據,保護數據。而隨着科技的發展,硬盤的讀寫速度、容量等方面也在發生着變化。緩存

 

2、各硬盤介紹。服務器

  如今咱們經常使用的硬盤有機械硬盤、固態硬盤、混合硬盤三種。這三種硬盤各有各的優勢與缺點。性能

  一、機械硬盤機械硬盤是如今最多見最廉價的一種硬盤,它主要有盤片,磁頭,盤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接口,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加密

  ① 盤片硬盤中通常會有多個盤片組成,不一樣型號的磁盤盤片數量可能不同。每一個盤片包含兩個面,每一個盤面都會對應一個磁頭。通常狀況下,盤片的編號自下向上從0開始。數據都會保存在盤片上,而數據的存儲依靠盤片上附着的磁性物質。因爲磁分兩級,正好能夠表示二進制的0和1。spa

  盤片分爲磁道和扇區,以下圖,綠色部分爲磁道,藍色部分爲扇區。3d

  磁道是盤面中一圈圈綠色同心圓稱爲磁道blog

  扇區是從圓心向外畫直線,能夠將磁道劃分爲若干個弧段,每一個磁道上一個弧段被稱之爲一個扇區,扇區是磁盤的最小組成單元,一般是512字節。(因爲不斷提升磁盤的大小,部分廠商設定每一個扇區的大小是4096字節)接口

  ② 磁頭:存儲數據時,它能夠對硬盤盤片表面上附着的磁性物質的磁極進行改變,讀取數據時,則是經過磁頭去感應磁阻的變化。這裏磁頭扮演者極爲重要的角色,它也是硬盤裏最昂貴的部件。
內存

  盤片轉軸:使盤片進行高速水平轉動,從而使得磁頭能夠讀取盤片上的不一樣扇區的數據。轉速通常爲5400rpm/m、7200rpm/m、SCSI、SAS型(服務器)的硬盤通常爲10000rpm/m、15000rpm/m。轉速越快,讀/寫數據的速度越快。缺點:轉速越高,噪音越大、功耗越高、使用壽命越低。

  ⑥ 磁頭控制器:使磁頭進行水平圓弧型運動,與磁盤轉軸相結合,可使磁頭讀取盤片上的任意扇區內的數據。

  ⑦ 緩存在機械硬盤中,緩存就是爲了加速讀/寫速度的。如內存中的數據寫入到硬盤中,因爲內存速度比硬盤快的多,這就致使寫入速度太慢,而緩存則大大緩解了這個問題,先將數據寫入緩存區,以後硬盤自己再將數據保存到盤片中,而不佔用其餘資源。而對於讀取數據,若是一個數據剛剛被讀取過,將臨近它位置的數據保留在緩存區中,讀取時,若命中,則直接從緩存區讀出;若沒有命中,則會再次從盤片上讀取。

  

  二、固態硬盤:固態硬盤的接口規範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盤幾近相同,外形和尺寸也基本與普通的 2.5英寸硬盤一致。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主控芯片、NAND閃存芯片、固件算法。

  ① 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一方面負責合理調配數據在各個閃存芯片上的負荷,另外一方面承擔了整個數據中轉,鏈接閃存芯片和外部接口。除此以外,主控還負責ECC糾錯、耗損平衡、壞塊映射、讀寫緩存、垃圾回收以及加密等一系列的功能。

  ② NAND閃存芯片:存儲數據的地方,根據不一樣顆粒的分類,分爲::SLC(每一個存儲單元存儲1bit數據)、MLC(每一個存儲單元存儲2bit數據)、TLC(每一個存儲單元存儲3bit數據)。SLC成本高,數據與數據之間影響較小,讀寫速度極快,數據出錯的可能性極小,使用壽命較長;而TLC成本低,可是據與數據之間影響較大,讀寫速度慢且極易出錯,使用壽命較短。

  ③ 固件算法主控使用固件算法中的控制程序,去執行自動信號處理,耗損平衡,錯誤校訂碼(ECC),壞塊管理、垃圾回收算法、與主機設備通訊,以及執行數據加密等任務。因爲固件冗餘存儲至NAND閃存中,所以當SSD製造商發佈一個更新時,須要手動更新固件來改進和擴大SSD的功能。

 

  三、M.2固態硬盤:M.2接口最主要有如下幾個優勢:支持更高的速率,潛力大;相對PCI-Emini card,節約20%的PCB空間,節省15%的鏈接器高度,更小巧玲瓏;支持PCI-E3.0,USB3.0和SATA3.0三種當前主流標準,接口更「全能」。

 

3、接口模式

  通常日常家用的計算機都是IDE、SATA、M.2等接口模式;服務器/存儲端使用SCSI、SAS接口模式

  ① IDE接口模式爲電子集成驅動器,出現時間比較早,該模式下硬盤價格低廉、兼容性強、性價比高,可是如今基本沒有IDE接口模式的硬盤了。

  ② SATA接口模式相對於IDE出現時間較晚,可是數據傳輸時會對數據進行糾錯,可靠性較高,目前主流接口爲SATA3接口。

  ③ M.2接口模式是新型的硬盤接口模式是inter發佈的一種新的主機接口方案,能夠兼容多種通訊協議。同時也有體積小、速度快的優勢。

  ④ SCSI接口模式則徹底經過獨立的高速的SCSI卡來控制數據的讀寫操做,CPU就沒必要浪費時間進行等待,顯然能夠提升系統的總體性能。鏈接7—15個設備,性能更穩定、耐用,可靠性也更好。

  ⑤ SAS接口模式是將SATA與SCSI二者相結合,這樣就能夠同時發揮二者的優點了。在這種狀況下SAS應運而生。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