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基本協議

OSI網絡七層模型

  1. 應用層 (定義了用於在網絡中進行通訊和傳輸數據的接口 HTTP
  2. 表示層(定義不一樣的系統中數據的傳輸格式,編碼和解碼規範等)
  3. 會話層(對多個雙向消息的控制和管理, 解除或創建與別的接點的聯繫)
  4. 傳輸層(是否選擇差錯恢復協議仍是無差錯恢復協議,及在同一主機上對不一樣應用的數據流的輸入進行復用,還包括對收到的順序不對的數據包的從新排序功能 TCP/UDP
  5. 網絡層( 爲數據包選擇路由 IP
  6. 數據鏈路層 (傳輸有地址的幀以及錯誤檢測功能 )
  7. 物理層 (以二進制數據形式在物理媒體上傳輸數據 ISO2110)

在五層協議結構裏面表示層和會話層合入應用層。網絡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傳輸協議編碼

常見狀態碼spa

HTTP Request Method.net

HTTP Keep-Aliveblog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傳輸控制協議排序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戶數據報協議接口

IP

Internet Protocol  網絡之間互連的協議路由

 主要功能: 尋址和分段(對於不一樣的網絡傳送的包大小可能不一樣,所以須要把數據報大包分小)。不提供可靠的傳輸服務,不提供端到端的或(路由)結點到(路由)結點的確認,對數據沒有差錯控制,它只使用報頭的校驗碼,它不提供重發和流量控制。get

 這個協議由主機到主機協議調用,而此協議負責調用本地網絡協議將數據報傳送如下一個網關或目的主機。在TCP/IP協議層次模型中,UDP/TCP 位於IP層之上。IP層的報頭指明瞭源主機和目的主機地址,而UDP/TCP層的報頭指明瞭主機上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eg. 應用程序訪問UDP/TCP層而後調用IP協議,IP造成數據報並調用本地網絡(協議)接口傳送數據報。io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