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與一位遠方到來的朋友促膝長談,該朋友人到中年,在一家國企擔任高層領導,和我算也得上是忘年之交。和他認識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第一次見面便被他充滿智慧的語言和深入敏銳的洞察力所折服,後來的幾回碰面我也時常談起本身的理想,有時也會發發牢騷,抱怨英雄無用武之地,每次抱怨時,這位大哥老是笑笑說:「我年輕的時候和你同樣!」多是出於交淺言深的顧慮,聊天時針對他本身的經歷老是欲言又止,昨晚在酒精的刺激下,這位前輩也打開了本身的話匣子,總結了本身這二十多年的工做歷程,看似平鋪直敘,實則暗濤洶涌,原來中國的職場自己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引用這位大哥的一句話:「活到如今,我所能給予孩子的只能是幾句忠告,讓他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少走點彎路,我感受這也許是我給能留給他的最寶貴的財富!」如今我把這位大哥在交談中提到的幾點感悟與你們分享一下,希望能讓你躲開腳前的那個陷阱。
「2007—2017年這10年間的畢業生是生不逢時的一代!大家最須要等待!」
隨着國家改革開放的進行和教育體制的完善,從普及9年義務教育到大學擴招再到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如今的畢業生面臨着剛畢業就失業的風險,也懷揣着先就業再擇業的幻想。追根究底,如今的大學生所學習到的東西和所具有的潛質比起二三十年前的學生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爲什麼在單位裏面遲遲升不上去?
其實這也算得上是歷史遺留問題,從國家1977年恢復高考至1987年這十年間的畢業生屬於幸運的一代,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百廢待興,處處都是機會,1977—1987年畢業的大學生,很快就把所學投入到工做當中去,同時在工做中邊學邊用現學現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十分緊密,最重要的是當時的領導崗位空缺較多,這批學生佔據位置後便又在工做過程當中學習管理知識,1977—1987年這10年間畢業的學生現在40歲—50 歲,在歷史的衝擊和錘鍊中已經步履穩健,大都佔據重要核心職位,還有10幾年的義務沒有履行完。舉個簡單例子,1977—1987年畢業的學生到達處長的職位只須要5年,當處長時也就20多歲,而1987—1997年畢業的學生則須要10年到達處長這個位置,以此類推,2007—2017年畢業的學生要爬處處長這個位置可能須要20年,那時的大家都40出頭,想再有一番做爲,卻已經沒有了年齡上的優點,愛莫能助。
固然,大家這些年輕人也有一些人可以在而立之年就身兼要職,除了所謂的富二代、官二代以外,可能是在工做中能藏得住鋒芒耐得住寂寞的角色,利用別人顯擺抱怨眼高手低的時間,去儲備本身的知識,鍛鍊本身的能力,培養本身的格局,等着早畢業二三十年的老領導可以看到本身,給本身一個肩挑重擔的機會。
而現實的社會變革把近幾年畢業的年輕人搞得很浮躁,總盼着一晚上暴富,總想着一步十躍,表現的鋒芒畢露,好高騖遠,最不肯意作的事情就是等待,而現實的機會只會留給蓄勢待發的等待者,而不會青睞一位莽撞無知的激進者!
「作事先作人講的不僅是讓你作個好人!而是要學會了解人性!」
如今的教育機會給了年輕人狼吞虎嚥的機會,所看到的東西來不及仔細琢磨,沒有消化過程,直接裝進腦殼裏,造成了明顯的拿來主義,習慣了伸手拿來就用。而早前的有志之人想學習東西,沒有網絡,沒有講座,甚至沒有專業老師,只有幾本書,因而這批有志之人對待知識是細嚼慢嚥,認真消化吸取,掌握了庖丁解牛、舉一反三的能力。
就像如今都在宣傳的「作事先作人」的原則,不少年輕人覺得只要作好份內事,不得罪別人,本本分分的作個好人就能夠了,這其實就是誤解了這句話的本意,誤解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些人在誤解的路上獲得了部分確定,卻天真的認爲本身掌握了真理!
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自己就存在着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規律,社會的爾虞我詐比大家想象中還要複雜,固然你能夠把本身裝在套子裏與世隔絕,但凡你想在這個社會上取得一點成績的話,必須學會了解人性,且不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吧,但也要遵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原則學會保護本身。
年輕人剛畢業的時候血氣方剛,銳氣十足,棱角鮮明,習慣只考慮本身,但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會遇到形形×××的人,你必須下大力氣了解他們,而且學會妥協與讓步,把本身的棱角用圓通包起來,努力把本身變得外圓內方,前半夜想一想本身,後半夜想一想別人,這樣你纔有可能走的更遠!
「作事情也要學會求人,但絕對不要強求!」
如今的獨生子女愈來愈多,並且個性也愈來愈鮮明,每天吵着鬧着要學會獨立,要活的有尊嚴。也就是這種本身動手豐衣足食的獨立性格,監督着本身萬事不求人,認爲求人辦事是一件特別跌份的事情。其實從長遠來看,年輕人的時間並很少,由於之前的年輕人是事情追着人跑,而如今的年輕人是人追着事情跑,若是你不提升效率的話,這件事情就會被別人捷足先登。求人辦事從本質上分析是一件共贏的事情,在別人幫助你的同時,對方也贏得了一次你幫助他的機會。
固然,求人辦事也有規律可循,多求順水人情之事,少求強人所難之事,求人辦事必須選擇合適時機。譬如說,你讓領導把你提拔到一個空缺位置的前提就是本身確實具有了挑重擔的能力,你佔據了這個崗位便會把工做作得很出色,這是爲領導臉上貼金的事,選拔你在那個位置上就是領導慧眼識珠,可是若是你不具有這個能力卻經過各類手段求領導把你放到那個位置上,工做只要稍有閃失,即是領導爲虎做倀,有眼無珠,與這位領導的關係成了一錘子買賣!
三個多小時的談話,讓我想起了那句名言「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不知年輕的朋友,你開悟了嗎?
做者:晁嶽建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