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與TCP/IP協議簇的簡要介紹
OSI與TCP/IP
兩者區別
-
OSI參考模型定義計算機通訊每層的功能,不是協議。
-
TCP/IP協議是具體的協議,實現了OSI參考模型規定的功能。
「參考下圖」
OSI參考模型每層功能
-
應用層,根據互聯網中須要通訊的應用程序的功能,定義客戶端和服務端程序通訊的規範,應用層向表示層發出請求。
-
表示層,定義數據格式、是否加密或壓縮。例如,FTP容許你選擇以二進制或ASCII格式傳輸。若是選擇二進制,那麼發送方和接收方不改變文件的內容。若是選擇ASCII格式,發送方將把文本從發送方的字符集轉換成標準的ASCII後發送數據。在接收方將標準的ASCII轉換成接收方計算機的字符集。
-
會話層,它定義瞭如何開始、控制和結束一個會話,包括對多個雙向消息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連續消息的一部分時能夠通知應用,從而使表示層看到的數據是連續的。
-
傳輸層,常規數據遞送,面向鏈接或無鏈接。面向鏈接實現可靠傳輸,好比TCP協議,面向無鏈接,提供不可靠傳輸,好比UDP協議。
-
網絡層,根據網絡地址爲數據包選擇選擇轉發路徑。網絡層爲傳輸層提供服務,只是盡力轉發數據包,不保證不丟包,也不保證按順序到達接收端。
-
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常簡稱鏈路層,兩臺主機之間的數據傳輸,老是在一段一段的鏈路上傳送的,這就須要專門的鏈路層的協議。
-
物理層,在物理層上所傳輸的數據單位是比特。發送方發送1(或0)時,接收方應該收到1(或0),而不是0(或1)。所以物理層要考慮用多大電壓表明「1」或「0」,以及接收方如何識別出發送方所表明的比特。物理層還要肯定鏈接電纜的的插頭應當有多少根引腳以及各條引腳應如何鏈接。
TCP/IP協議分層
-
TCP/IP協議是互聯網通訊的工業標準,其實它是一組協議,TCP和IP協議是這一組協議的表明。這些協議按功能分爲應用層協議、傳輸層協議、網絡層協議、數據鏈路層協議。
「以下圖」
TCP/IP中知名的應用層協議
-
超級文本傳輸協議--HTTP,用於訪問Web服務 tcp。
-
安全的超級文本傳輸協議--HTTPS,可以將HTTP協議通訊進行加密訪問。
-
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用於發送電子郵件 tcp。
-
-
-
文件傳輸協議--FTP,用於在Internet上傳和下載文件,tcp。
-
簡單文件傳輸協議--TFTP,在客戶機與服務器之間進行簡單文件傳輸的協議 udp。
-
遠程登陸--telnet協議,用於遠程配置網絡設備和Linux系統。
-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用於計算機自動請求IP地址。
爲何要分層設計?
-
-
-
-
-
能促進標準化工做。
歡迎關注本站公眾號,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