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單車宣佈破產倒閉,OFO創始人戴維成爲「老賴」,在共享單車全面崩潰之際,王興居然37億收購摩拜!4月完成收購,9月美團上市。這是怎樣一波操做?html
1月23日,摩拜單車改名爲美團單車,美團APP成爲摩拜單車惟一的入口。美團戰略漸漸浮出水面: 佈局
摩拜用戶全量導入,至少提高美團APP日活;網站
經過騎行軌跡,輕鬆掌握用戶公司和家庭地址,基於LBS推送精準的生活服務信息。新美大,彷佛即將佔領整個生活服務領域。spa
在王興的創業之路上也許離不開這幾大原則:
1. 資本。有錢才能繼續玩。(資金斷了,發展迅猛的校內網也賣給了陳一舟)
2. 合做。是合做而不是競爭,才能越走越遠。(新美大的誕生)
3. 壟斷。或者叫商業壁壘,纔是真正本身的路,從某種層面上說,也叫「創新」。(T型戰略,在一個方向上作專作透,再進攻下一個方向。)htm
4. 堅持。05年起,王興的創業一直不間斷,校內、飯否、美團、外賣、金融、打車……blog
摩拜&OFO&小藍單車=共享單車的全軍覆沒遊戲
小藍單車,使用了碳纖維車架,添加了三級變速裝置,擁有騎行最佳體驗的共享單車。結果死於一場「坦克遊戲」。(要學葉茂中,頭上永遠頂着一顆紅星)ip
摩拜單車,押金299,史上押金最貴共享單車,以車多好騎著稱。摩拜甚至開了酒店,開了餐館,但最後仍陷入燒錢補貼大戰。資源
OFO,車多便宜。在燒錢大戰中,原本能夠被滴滴拉一把,今後加入出行行業你們庭。可是……(聽說是押金經不起審計,撕破臉皮倒閉,還需考證)。博客
小藍單車宣佈破產倒閉,OFO創始人戴維成爲「老賴」,在共享單車全面崩潰之際,王興居然37億收購摩拜!
37億裏,居然承擔摩拜10億美圓債務,還花費7.5億美圓將摩拜AB輪投資者和創辦團隊踢出。
4月份收購摩拜,9月份美團便要上市了,投資人都瘋了嗎?
拒絕了馬雲爸爸的男人
在馬雲成爲爸爸的那一年,坊間笑談一本書,叫作《阿里巴巴快速入門——從投資入股到全資收購》。
爸爸投資了UC,爸爸投資了高德,爸爸投資了豌豆莢,爸爸投資了……
後來,他們都成爲了爸爸的兒女們。
只有美團拿了阿里的錢和資源,再與點評合做,至關於找騰訊當靠山。馬雲爸爸不得不花了50億給淘點點打水飄,還花了95億收購餓了麼。
但美團和阿里不是命中註定的敵人。
爸爸早就表過態了:我沒有敵人,阿里巴巴沒有競爭對手。
王興也反覆跟團隊強調:大家要重視起來,咱們的對手已是騰訊、百度這樣的重量級公司了。
在創業之路上不斷創新——王興的前半生
王興的創業之路絕對值得寫一本書,保守估計能輕鬆地戰勝《三雙鞋》在華的影響力。
2005年,引進Facebook產品模式,出品「校內網」,後賣給陳一舟,更名「人人網」。(第一章 第一桶金)
2007年,引進Twitter產品模式,出品「飯否」,因爲敏感詞等緣由被迫結束,同時期新浪博客發展爲新浪微博,結合明星效應,將這個產品模式走得很好。(第二章 第一次失敗)
2010年,引進Groupon產品模式,出品「美團」,參與千團大戰,併成爲少數活下來的團購網站之一。(第三章 在競爭中受難成長I)
2013年,引入「餓了麼」產品模式,增長「美團外賣」,參與到百度外賣、餓了麼的三角爭霸之中。(第三章 繼續在競爭中受難成長II)
2015年,新美大聯合運營,從合做而不是競爭中受益,美團的第一次騰飛。(第四章 合做才能雙贏)
2016年,美團收購錢袋寶,得到金融牌照。增長「美團金融」,掌握了有必定週轉期的鉅額資金,美團的第二次騰飛。(第五章 有錢才能繼續玩)
2017年,美團打車在南京試點。
2018年4月,美團37億收購摩拜單車,佈局整個生活服務領域。16億美圓公司股份,11億美圓現金,承擔摩拜10億美圓債務。其中3.2億美圓注資摩拜,7.5億美圓將摩拜AB輪投資者和創辦團隊踢出。(第六章 壟斷纔是創新的開始)
2018年9月,美團上市。(第七章 理想的實現)
這麼梳理下來,我對這段歷史著做出來都有點期待了。書名都起好了,就叫《在創業之路上不斷創新》。
如今,只等着王興的成功了。(終章 社會責任)
------------------
參考文獻
https://36kr.com/p/5149904.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B%A2%E7%BD%91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d986c0a0c6e07b765d687886&lemmaId=&fromLemmaModule=pcBotto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8%93%9D%E5%8D%95%E8%BD%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