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知乎給我推送了一個話題:有哪些道理是你當了程序員後才知道的?程序員
而後當時我就花了幾分鐘的時間去回答了一下。面試
嘿,你猜怎麼着?工具
我發現我一個知乎小透明,給這個回答點讚的人還挺多:學習
我也在公衆號裏面給你們分享一下吧,可是下面的這些觀點,都是個人一家之言,理性討論,不要開槓。測試
如下是原回答。spa
1
-3d
1.當你明白了技術永遠是爲了業務服務的時候,再也不技術至上的時候,你就成長到程序員的下一個階段了。blog
2.業務第一,產品第二,技術第三。開發
3.盈利了,是業務部門把錢搞來的,技術部門是支出部門。rem
4.年輕的時候什麼都想學,後來發現學的速度永遠跟不上技術迭代的速度。
5.不要想着在自媒體上,好比知乎、公衆號進行學習(雖然我也在上面寫技術文)。正經人誰在公衆號裏面學習?買幾本書系統的學習很差嗎?公衆號魚龍混雜,有優質的,可是很難碰到。上面只適合查漏補缺。
6.學一個技術的時候,永遠不要問看哪本書比較好,特別是兩本書口碑差很少的狀況下。最好都買,對比着學。買一本書,看了就把一門技術掌握了?想啥呢?絕大部分都是勉強入個門而已。
7.不要好奇問同事薪資。問就是紅線。關係好也不行,誰問誰尷尬。以爲本身錢少了就提漲薪或者跳槽,問別人多少錢幹啥?想帶着一塊兒走啊?
8.技術面的時候面試官問指望薪資,99.99%都是出於好奇,要麼打馬虎回答一下,那麼往低了說。
9.別總是埋頭搞技術,也擡頭看看本身,作好本身的健康管理。
10.入了這行,別想着把生活和工做分的很開,99.99%的程序猿都是生活工做相互交錯。且工做多於生活。
11.技術人員認知的層次。第一階段:技術爲上。第二階段:業務爲上。第三階段:技術業務均衡協調都不可缺。
12.業務是首位,但技術是核心競爭。
13.開發語言只是工具,不要崇尚某一個語言,也不要排斥某個語言。
14.若是你是一個情商比較低的程序猿,注意這方面的提高,對我的工做生活有幫助。
15.開發和產品彷佛是對立面,可是儘可能試着去理解產品經理,而不是對着幹,投桃報李,否則你們乾的都難受。
16.對測試同窗客氣一點,他們是你寫的代碼的最後一道防線。
17.面試成功率=6分實力+3分運氣+1分眼緣。
18.做爲你的領導或者協做者在工做的過程當中,最不喜歡聽到的應該是諸如「我試試,我儘可能...」這樣的話。比較負責任的,好一點的回答是:我將在....以前....(例如:我將在下週二以前完成這個任務)。
19.學會誇獎別人,學會識別捧殺。
20.圈子很重要,要努力的往更加優秀的圈子裏面靠。雖然聽起來挺沒有意思的,可是若是想要職業生涯越走約好,選對圈子跟對人仍是很重要的。
21.不只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技術,也要不斷的學習職場之道,爲人處世之道。
......
其實還有不少能夠補充的,可是先不寫了,想起了再更新吧,就這樣,我要去學習,只要我學的夠快,大家就卷不到我。
2
-
而後下面的一些評論也挺有意思的,我翻幾個給你們看看:
首先是這個高贊評論。
是針對密薪制的。
說真的,我歷來沒有打聽過別人的工資,我也知道這是資本主義的手段。曾經我對這個制度也感受到困惑,如今釋然了,因此我才從本身的角度去擁護了一下密薪制。
這個東西,見仁見智吧。
感受沒啥能夠槓的。
這個評論確實是看的我一愣,評論者和我站的高度都不同。
很明顯,他的高度比我高不少。
我就是想着我的的職業生涯,他卻心懷整個國家。
很欣慰,respect。
殺人是業務,槍是產品。
這個比喻,很是的 skr。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忽然又收到了一個評論,只有八個字:
我看到後,啪的一下,很快啊,就是一個點贊。
一針見血。
當我仍是一個年輕程序員的時候,固然我如今也很年輕,我真的特別喜歡一句話:你的指尖,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想象着本身之後變成一個很厲害的人,被光環圍繞。
如今呢?
見鬼去吧,我不想改變世界了。我就想作個普通人,養一條狗、一隻貓,有一個小房子和一個愛人,有酒喝,有歌唱,就好了。
這就是成長,這也是異化。
還有一個哥們直接私信給我建議,我也送給你們吧:
那麼有哪些道理是你當了程序員後才知道的呢?
在評論區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