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搞計量經濟的,都關注這個號了數據庫
稿件:econometrics666@126.com網絡
全部計量經濟圈方法論叢的code程序, 宏微觀數據庫和各類軟件都放在社羣裏.歡迎到計量經濟圈社羣交流訪問.ide
各位,還記得這個①「工具變量精闢解釋, 保證你一生都忘不了」,②「斷點回歸設計RDD精闢解釋, 保證你一生都忘不了」嗎?今天,咱們引薦一個與p值相關的問題,p-hacking。關於p值,能夠看看:①DID和IV操縱空間大嗎? 一切皆爲P-hacking,②美國宣佈禁用p值,原來p值很危險,如何取代p值?,③美國統計學會關於p值的聲明,④科學家倡議P值須要0.005,顯著性判斷才成立,⑤800名科學家聯合呼籲, 中止使用統計學上的P值。
p-hacking在學術圈裏被稱做P值篡改,只要掌握一些數據操做的技巧,就可讓數據虛高,得出一個在統計學上顯著且有意義的結果。進而,形成了經濟學等社科領域出現複製性危機,參考「社會科學空前大危機,堪比08年金融危機」,爲應對這場危機,採起的措施包括「AER史上最嚴關於論文數據和代碼可得性政策,應對實證論文的複製性危機!」工具
若是難以理解上述解釋,下面由美國Sam教授關於p-hacking的精闢解釋會讓你柳暗花明:
p-hacking:指一個孩子向多個父母(在這裏指父親或母親)尋求許可,直到獲得確定答覆的過程。
下面是來自各位學者的精彩comments:
Sam: 不用說,我告訴個人孩子們預先註冊他們的設計。
Vineet: 貝葉斯推斷:很好地瞭解你的父母,你知道確切地去問誰來獲得你想要的,以及家庭銀行帳號。
Ken: 個人朋友告訴她四歲的女兒,不行,她不能帶着小貓一塊兒去家庭旅行。幾分鐘後,她拖着一隻手提箱從臥室裏走出來,宣佈說:「貓不在手提箱裏。
Mine: 在咱們家裏你甚至不須要多個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問同一個家長,直到他們贊成就能夠。
Raymond: 原假設是,請求父母得到容許和根本不請求是沒有區別的。
Quackack: 這就是爲何一夫多妻制會毀了不少家庭。一旦有太多的變量,孩子們就能夠經過p-hack獲得任何東西。咱們的冰淇淋會被吃光的。如此,若是你有無數個父母,那麼你就永遠不會面對答案的錯誤。
Saya: 老實說,我只須要個人父親在那裏,臉上帶着喜悅淚水的我就能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Kristen: 個人父母在咱們尚未大到能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談到了這件事。咱們先問媽媽再問爸爸,爸爸就會說:你媽媽說了什麼? 又挫敗了我這揚起眉毛的臉。
Dakota: 在法律上咱們稱這種爲挑選法院(forum shopping),併產生電路分裂。
William: D-blocking——你媽媽說了什麼?5秒鐘後,一個小人物轉彎抹角地解釋以後,我要去問她:你肯定她說的是什麼嗎?
Manuel: 若是一夫多妻制更廣泛的話,這將成爲一個典型的例子。
Keshav: 之前,我是一名p-hacking專家。
June: 因爲這種繁殖危機,父母可能須要堅持獨立複製。
Marci: 滴、滴、滴,咱們稱之爲水刑。
Amir: 這就是爲何他們稱之爲「多重比較謬誤」(有人說過這個雙關語嗎?)
Joe: 疲倦:折磨數據,興奮:嘮叨數據。
Will: 這是糾正「婚姻比較」的好習慣。
Douglas: 我覺得那是網絡釣魚。
Pink: Grubbs test: 忽略你孩子咬人的那一次。
Rod: 我可能得把這個加到個人簡歷裏。
Scotty: 若是我沒記錯的話,先作祖父母們的基礎工做一般效果會更好。
Tom:這就是爲何引發無限響應遞歸是咱們的默認響應。在孩子組織一次面對面的家庭會議以前,對請求許可的迴應應該是詢問另外一位家長。
Lavinia: 這裏常常發生。有時甚至會有老奶奶參與(這一般意味着確定的確定)。
Yannick: 若是須要的話,父母們會對研究產生偏見。不要讓你的孩子接受零假設。
Saman: Mum-hack: 在P1說「不」以後再問P2,這是一種懲罰。
Anthony: 第二種觀點在咱們家花費了1英鎊的代價。
Israel: 我知道p-DoS,當一個孩子屢次請求許可,防火牆就會崩潰,獲得他們想要的任何結果。
Pajamazon: 在一夫多妻制家庭中尤爲具備挑戰性。
Daniel: 在這種狀況下尋求處理時,必須進行BonBonferroni矯正。
Caitlyn: 長大的問題被推遲到父母雙方都出席的晚飯時間。我猜個人父母對這種p-hacking早在它很酷以前就知道了。
Sandra: 我爸爸老是會說:「問問你媽媽吧。」
Kaiser:哦,不,p-hacking在年輕人中根深蒂固,並且多是遺傳而來的。
Horowitz: 個人3歲孩子使用蠻力p-hacking。在這個問題上,他反覆地、愈來愈尖銳地問同一個家長。
Eghlidi: p < 0.025?
Joyce: 當你知道孩子要去問爸爸媽媽的時候,試着大聲喊「隱形導彈來襲」做爲你的密碼。
你記住p-hacking了嗎?
最近計量社羣裏有討論與p-hacking相關的內容,各位能夠參看一下:設計
拓展性閱讀:3d
①關於各類因果識別方法的120份經典實證文獻彙總」,②哈佛大學新修訂完成的因果推斷經典大做免費下載!附數據和code,③因果推斷的統計方法總結, 177份文獻,④政策評估的計量方法綜述, 包括最新因果推斷方法,⑤在教育領域使用IV, RDD, DID, PSM多嗎? 使用具體文獻,⑥看完頂級期刊文章後, 整理了內生性處理小冊子,⑤工具變量精闢解釋, 保證你一生都忘不了,⑦DID, 合成控制, 匹配, RDD四種方法比較, 適用範圍和特徵,⑧關於雙重差分法DID的32篇精選Articles專輯!⑨關於(模糊)斷點回歸設計的100篇精選Articles專輯!⑩匹配方法(matching)操做指南, 值得收藏的16篇文章等,⑪MIT廣爲流傳的政策"處理效應"讀本,⑫DID的研究動態和政策評估中應用的文獻綜述,⑬最新政策效應評估的四種方法,⑭政策效應評估的基本問題。code
下面這些短連接文章屬於合集,能夠收藏起來閱讀,否則之後都找不到了。
2.5年,計量經濟圈近1000篇不重類計量文章,blog
可直接在公衆號菜單欄搜索任何計量相關問題,遞歸
Econometrics Circle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