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SI參考模型與TCP/IP模型

1、OSI參考模型網絡

一、定義:OSI參考模型定義了網絡中設備所遵照的層次結構,有以下好處:
less

    開放的標準化接口ide

    多廠商兼容性模塊化

    易於理解、學習和更新協議標準學習

    實現模塊化工程,下降了開發實現的複雜度spa

二、OSI參考模型層次結構orm

image.png

三、對等通訊排序

     每一層都使用本身的協議接口

     每一層都利用下層提供的服務與對等層通訊進程

image.png

    四、數據封裝與解封裝

image.png

五、各層次簡介

層級 功能 協議(介質、標準) 備註
物理層

定義電壓、接口、線纜標準、傳輸距離等



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細纜和粗纜

雙絞線(twisted pair):UTP、STP

光纖(fiber):單模、多模

無線(wireless):紅外線、藍牙Blue Tooth、WLAN技術

局域網物理層

    常見標準:10Base-T、100Base-TX/FX、1000Base-T、1000Base-SX/LX

    常見設備:中繼器、集線器

廣域網物理層

    常見標準:RS-23二、V.2四、V.35

    常見設備:Modem

數據鏈路層

編幀和識別幀

數據鏈路的創建、維持和釋放 

傳輸資源控制

流量控制 

差錯驗證

尋址  

標識上層數據 

局域網數據鏈路層標準

     IEEE802.1   基本局域網問題

     IEEE802.2   定義LLC子層

     IEEE802.3   以太網標準

     IEEE802.4   令×××總線網

     IEEE802.5   令×××環網

廣域網數據鏈路層標準

     HDLC

     PPP

     Frame Relay

局域網數據鏈路層分爲LLC子層和MAC子層
網絡層

編址

路由

擁塞控制

異種網絡互連

可路由協議:IP

路由協議:RIP、OSPF、BGP

網絡層地址一般由兩部分組成:網絡地址、主機地址

網絡層地址是全局惟一的

可路由協議:定義數據包內各個字段的格式和用途,對數據進程網絡層封裝

路由協議:在路由器之間傳遞信息,計算路由並造成路有效,爲可路由協議選擇路徑

傳輸層

分段上層數據

創建端到端鏈接

透明、可靠傳輸

流量控制

主要有TCP/IP協議族的TCP協議和UDP協議,以及IPX/SPX協議組的SPX協議等。


會話層

主機間通訊

創建、維護、終結應用程序之間的會話

文字處理、郵件、電子表格等
表示層

定義數據格式與結構

協商上層數據格式

ASCII、MPEG、JPEG等
應用層

爲應用程序進程(好比文字處理、郵件、電子表格)提供網絡服務

SQL、NFS、RPC等


2、TCP/IP模型

一、TCP/IP模型的層次結構 

image.png

二、各層次簡介

層級 功能 協議(介質) 備註
網絡接口層

負責處理與傳輸介質相關的細節

物理線路和接口

鏈路層通訊 

以太網/FDDI/令×××環

SLIP/HDLC/PPP

X.25/幀中繼/ATM


網絡層

負責將數據包送達正確的目的

數據包的路由

路由的維護

IP

ICMP

IGMP


傳輸層

負責提供端到端通訊

數據完整性校驗

差錯重傳

數據的從新排序

TCP

UDP


應用層

負責處理特定的應用程序細節

遠程訪問

資源共享

Telnet

FTP/TFTP

SMTP/POP3

SNMP/HTTP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