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冰(ICE)新動態旨在按期向飛冰用戶同步總體進展及規劃,也歡迎你們提建議前端
重要進展
- 工程 ice-scripts:
- 發佈 1.10.0 版本,支持命令行初始化業務組件及區塊、添加區塊能力,至此 ice-scripts 已完整支持 React 體系下模板/組件/區塊的 init/dev/build 能力;
- 肯定 2.0 版本總體規劃,五一後開始投入開發,五月下旬發佈。核心包含兩個目標:(1) 配置統一到
ice.config.js
,同時提升工程的可配置能力;(2) 引入插件機制:一方面保證核心邏輯的穩定性,另外一方面藉助插件能力提供更加靈活的功能,如代碼注入、複雜配置抽象等。
- React 項目最佳實踐:
- 基於 React Hooks 特性產出狀態管理方案 icestore ,總體方案很是輕量簡潔同時屏蔽了類 Flux 架構下的多個複雜概念,目前在 Iceworks 3.0 項目中嘗試使用,穩定後將沉澱爲飛冰體系下推薦的狀態管理方案。
- GUI 開發工具 Iceworks:
- Iceworks 3.0 版本 pr肯定,提供獨立於 Electron 的 cli+web 方式使用、國際化能力、主題能力、UI 升級等,同時基於 Adapter 思路解耦 Iceworks 與工程及項目目錄結構的耦合;
- 3.0 完成第一版的 iceworks-cli 工具,支持命令行的形式啓動本地化的 iceworks web 版本;
- 3.0 開始梳理 Iceworks 與項目結構/工程體系的耦合點,暫定基於 Adapter 思路磨平差別,下週肯定方案。
- 自定義物料:
- ice-devtools 支持 Angular 初始物料模版;
- 明確後續規劃,主要聚焦提升物料開發體驗、物料標準化、推進業務落地和社區建設四塊內容。
- 其餘:
其餘進展
關於飛冰
- 產品官網:ice.work/
- 核心方向:
- 工程體系: 圍繞 ice-scripts 建設 React 體系下高可配置性的工程工具;
- React 項目最佳實踐:基於 React(Fusion) 體系持續完善官方物料,同時針對業務裏的不一樣場景產出完整的解決方案;
- GUI 開發工具:圍繞 Iceworks 提高前端開發效率,下降前端開發門檻,同時儘可能與前端框架/工程工具解耦;
- 自定義物料:基於 ice-devtools 建設面向特定業務以及社區的、不限定前端框架的自定義物料體系,推動「物料->前端頁面」的開發模式;
- 搭建體系:建設搭建中臺能力,同時藉助搭建中臺產出場景化搭建能力,下降中後臺領域下表單、表格等常見場景的開發成本。
題圖:foter.comv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