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念一下本身,今年5月份參加的系統分析師考試,一次性經過,成績上午:49,案例:48, 論文:45分。
原本還擔憂案例過不了,結果超出預期,論文成績低於本身的預期,上午成績跟估計差很少。
對於本身能經過系分考試,仍是很開心,年輕寫代碼的時候,很羨慕系分的同志,都以爲他們挺牛X的,這是我年輕的時候夢想,終於夢想實現!
2017年上半年也一次性算是高分經過高項(信息系統管理師),總分166分。
感謝江山老師帶領我入門,謝謝老師!!!
說一下系統分析師的考試感覺,供考友參考:
1.考試結構
分爲上午、案例和論文,跟其餘高級考試都同樣,時間分佈及總時長也是同樣的。
不一樣的是案例和論文。下午案例是五道題,第一題是必答題,後面四題選作兩題,對時間的管理及要求更高,其中的第三題每一年都是嵌入式方面的,作過硬件的,搞過嵌入式開發的纔會擅長,其餘的大概是數據庫一道題、互聯網或WEB一道題,系統分析基礎方面一道題。
論文是四選一,在四個論文題目裏面選一道做答。
2.考試難度:
系統分析師被不少人認爲是軟考裏面最難的一項考試。屬於高級裏面的一項考試,難點主要在:
①範圍廣:高項裏面的九大管理在系統分析師教材裏濃縮爲一章,不到100頁;系分的考試範圍幾乎是涵蓋了系統架構師和信息系統管理師的全部考點,只不過是側重點不一樣而已,例如系統架構師多側重系統架構、系統設計模式等,高項多側重項目管理等。系統分析師考試內容包括了計算機基礎、操做系統、硬件原理、運籌學、數據庫、多媒體、項目管理、系統架構、系統分析、軟件工程及開發、軟件測試及可靠性、嵌入式、系統安全、系統配置及性能、計算機網絡及通訊、法律法規、英語等等方面的內容,大約包含了大學裏面全部學到的關於計算機方面的重要課程。
②題目新:上午基礎知識跟其餘考試差很少,多刷題多練習就差很少了。題目新主要體如今案例方面,如今的官方系統分析師教材仍是2010版的,案例常常出不少目前市面上比較新的技術方面的考題,好比微服務、可信計算等教材上沒有的內容,對於這類題目若是沒有經驗很難拿到高分。好比2018年5月份就出了共享單車的案例,2018年5月第一題是關於系統分析方面的,教材上也沒有。2017年5月出了微服務的案例等,還有WEB REST技術、故障分析樹、無服務器架構技術等等;
③主要靠自學:系統分析師培訓不多不多,不像高項考試,培訓不少不少。系統分析師考試主要靠本身總結提煉,我就總結了三份文檔,一份是複習筆記,一份是案例背點,一份是錯題集,固然屬於總結不全面的。固然系分也有培訓的,很貴很貴,跟PMP考試費用差很少,多則五六千,少則三四千。本人捨不得交這麼高的費用,靠自學。
3.論文:
論文是四選一,字數及時間要求和高項考試基本一致,答題紙也是同樣的,論文結構也是分摘要和正文兩部分。論文有時候會出一些市面上比較新的技術方面的論文,但共有四道題,可選範圍較大,若是是真正作過項目開發的人,老是有話可說的。綜合08年以來的論文題目來看,項目管理方面的論文比較少,印象中就四篇(項目風險管理、質量管理、軟件項目管理技術、軟件項目估算的過程與方法),論文的重點主要在軟件需求、軟件開發、軟件測試、軟件維護、信息系統規劃及建模、企業應用等方面,偶有數據庫及web方面的論文。 2018年的論文題目我很幸運,準備到了,關於軟件需求方面的論文我準備了8篇,包括了需求開發及需求管理的各個環節,有單個環節的論文,有綜合多個環節的論文。今年的論文之一就是論軟件需求獲取技術及應用,屬於需求開發環節之一,正好準備到了,這也是我總結歷年論文考試題目的結果。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