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開始在英語裏也用做Affrike指非洲

非洲 (世界七大洲之一) 百度百科資源

外文名稱:Africa百度

別名:Affrike英文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大約爲3020萬平方千米(土地面積),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約12億)。語言

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佛得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1] 英語

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闊,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佔非洲面積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陸」之稱。海拔2000以上的山地高原約佔非洲面積5%。低於海拔200米的平原多分佈在沿海地帶,不足非洲面積的10%。非洲大陸平均海拔爲650米。中文

非洲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先的文字記載。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文字

自1415年葡萄牙佔領休達,歐洲列強開始進行對非洲殖民統治,約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達到巔峯,約有95%非洲領土遭到列強瓜分,資源長期遭到掠奪。1947年後殖民地陸續獨立,而非洲獨立年(1960年)則象徵非洲脫離列強統治,非洲殖民時代結束。

因爲長期種族衝突、熱帶疾病叢生、工業化引起的環境破壞,從前西方殖民主義,獨立後腐敗政權,使非洲成爲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世界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一個洲,全非洲一年的貿易總額僅佔全世界的百分之一。 一般所說非洲人指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尼格羅人種非洲居民,即非洲黑人。

中文名稱阿非利加洲(全稱) 外文名稱Africa 別    名Affrike 行政區類別洲 下轄地區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南非 地理位置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至地中海,南至好望角 面    積3022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 人    口12.2655億(截止到2016年) 氣候條件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著名景點東非大裂谷、帝王谷、金字塔、撒哈拉沙漠等 主要國家埃及、南非、肯尼亞、尼日利亞 語    言阿拉伯語、英語、法語等 著名島嶼馬達加斯加島 人口密度40.58人/km² 表明性多文化 本    義被太陽灼熱的地方 意    譯陽灼洲 別    稱高原大陸 所處板塊非洲板塊 國家和地區54

目錄

1 歷史沿革 ▪ 名稱由來 ▪ 遠古時代 ▪ 上古時代 ▪ 近代時期 2 分區 ▪ 北非 ▪ 東非 ▪ 西非 ▪ 中非 ▪ 南非 ▪ 國家情況 3 地理環境 ▪ 地理境域 ▪ 地形地貌 ▪ 水文 ▪ 氣候 4 天然資源 ▪ 礦產資源 ▪ 植物資源 ▪ 動物資源 5 居民 ▪ 人口 ▪ 民族 ▪ 語言 ▪ 宗教 6 經濟 7 社會事業 ▪ 教育 ▪ 衛生 ▪ 體育 8 文化 ▪ 古代文明 ▪ 飲食 9 地理之最

歷史沿革

名稱由來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簡稱,英文:Africa。對於Africa一詞的由來,流傳着很多有趣的傳說:一種傳說是,古時也有位名叫Africus的酋長,於公元前2000年侵入北非,在那裏創建了一座名叫Afrikyah的城市,後來人們便把這大片地方叫做阿非利加。另外一種傳說是「阿非利加」是居住在北非的柏柏爾人崇信的一位女神的名字。這位女神是位守護神,聽說早在公元前1世紀,柏柏爾人曾在一座廟裏發現了這位女神的塑像,她是個身披象皮的年輕女子。此後,人們便以女神的名字「阿非利加」做爲非洲大陸的名稱。還有一種說法是africa一詞來源於拉丁文的aprica,意思是「陽光灼熱」的地方,與地中海北岸希臘、羅馬互相比,北非地區的陽光的確要灼熱得多。此外,afri在是北非和迦太基人常見的名字,一般認爲這和腓尼基語afar,「塵土」有關。可是1981年又有新的說法是該詞彙是源於柏柏爾人的詞彙ifri,即「洞穴」,指代這一地區的穴居人。不過在古羅馬人經過三次布匿戰爭戰勝迦太基人之後,不斷擴張,創建了阿非利加行省,這個名字的含義纔不斷地擴大。最初這個名稱只限於非洲大陸的北部地區。到了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在非洲的疆域擴大到從直布羅陀海峽到埃及的整個東北部的廣大地區,人們把居住在這裏的羅馬人或是本地人通通叫阿非利幹(African),意即阿非利加人。這片地方也被叫做「阿非利加」,之後又泛指非洲大陸  。中世紀開始在英語裏也用做Affrike指代非洲。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