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智能合約,或者說smart contract,這也許你最近愈來愈多聽到的詞,那麼,什麼叫智能合約?智能合約究竟是什麼?使用智能合約到底能作什麼?智能合約和區塊鏈、以太坊有什麼關係?能不能1分鐘讓我看懂並理解智能合約?這篇文章將嘗試回答你的上述疑問。編程
計算機科學家和密碼學家Nick Szabo早在1993年就提出了「智能合約」這一思想。他描述了用戶如何輸入數據、付款,而後從機器接收零食或軟飲料的概念。安全
問題是在1993年,那時的技術還不能讓智能合約茁壯成長。 這一限制隨着區塊鏈技術的出現而改變。 這是由於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系統,存在於全部容許的各方之間,消除了傳統的系統中對致使各方衝突的中間商的須要。網絡
基本上,智能合約就是基於密碼學技術的數字化合同,是一種計算機程序,而不是傳統的紙質合同。描述這二者差別的簡單方法,就是將自動售貨機(智能合約)與售貨員(紙質合同)。編程語言
雖然智能合約還處於初級階段,但目前已經有不少行業能夠應用了。學習
舉例說來,智能合約的一個潛在用途是保險領域。 當一個合同的處理流程須要大量時間時,智能合約在很是有用,而耗時長是保險合同索賠過程的典型問題。 這項工做涉及許多手動操做,須要大量人力和時間進行驗證。 對於客戶而言,須要的時間越長,壓力/附加成本越高。 經過智能合約,它能夠具備可測量的參數,例如洪水水位、地震震級或各類不一樣的變量。 當發生保險事故時,智能合約的輸入條件將相應更改。 所以,索賠過程將當即觸發,而且能夠無延遲地賠付給客戶。區塊鏈
智能合約的額外優勢在於,能夠進行多方合做,消除潛在的人爲錯誤和腐敗風險,並設定每一個人都贊成的公開透明的標準。3d
目前主流的智能合約開發和運行平臺是以太坊,以太坊的飛速發展得益於它是第一個內置開發編程語言的區塊鏈,對開發人員至關友好。教程
以太坊(Ethereum)是將比特幣中的一些技術和概念運用於計算領域的一項創新。比特幣被認爲是一個系統,該系統維護了一個安全地記錄了全部比特幣帳單的共享的帳簿。以太坊利用了不少跟比特幣相似的機制(好比區塊鏈技術和 P2P 網絡),來維護一個共享的計算平臺,這個平臺能夠靈活且安全地運行用戶想要的任何程序(固然也包括相似比特幣的區塊鏈程序)。開發
在以太坊出現以前,已經有不少基於區塊鏈技術,試圖實現智能合約。然而,這些項目都有必定的侷限性,只能同時支持一種或幾種特定應用。而以太坊之因此能超越以往這些項目的侷限性,是由於其核心思想是:get
實現一個內置編程語言的區塊鏈協議
因爲支持了編程語言,那麼理論上任何智能合約均可以由開發者實現,進而做爲一種去中心化應用,運行於以太坊的區塊鏈協議之上。而不是像以往的那些項目,分別定義本身的區塊鏈協議,而各個協議又只支持一種或幾種特定區塊鏈應用,且互不兼容。
若是你但願立刻開始學習以太坊智能合約與應用開發,能夠訪問匯智網提供的出色的在線互動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