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飛狐峪只是偶然的機會。路過蔚縣時有本地人推薦,時間也合適,就順便去了一趟,沒想到飛狐峪卻驚豔到了我。3d
飛狐峪是一條幽長的峽谷,山峯怪異、谷幽奇絕。大致呈南北走向,神幻複雜,逶迤蜿蜒,最寬處達百米,最窄處不過十幾米。時而陡壁擋面,有「山窮水盡疑無路」之慮;時而豁然開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奇。blog
在當地流傳有:「四十里飛狐七十二道彎,彎彎有洞天,到處含勝景」的說法。穿飛狐峪,由北向南分別有「一柱香」、「雙箭孔」、「三仙思凡」、「四將守門」、「五狗望月」、「六郎柱」、「七女峯」、「八仙洞」等景觀。到處奇觀給人無限遐想,勝景背後又蘊涵着無數奇妙的故事與傳說。im
從北面的飛狐口進入,走不了多遠即是「一炷香」,乃是一塊巨石,粗不過數丈,卻高達雲霄,周圍皆是溝谷,甚爲奇特。遠遠望去,淡黃色的巖體,加上頂上漂浮的白雲,確似焚香。據傳說,當年飛將軍李廣和楊家將的楊六郎行軍通過這裏時,都曾在這裏駐馬,因此便將此石柱稱爲拴馬樁。固然這或許只是人們美好的想象,當地的百姓將此石柱稱爲鎮山棒,更爲形象的說明了人們對天然神力的敬畏以及對天下奇景的讚歎。命名
驅車繼續向南,很少遠就到達了傳說中的「雙箭孔」奇觀。在高高的山頂上一塊巨石中間有一個大大的圓孔,形如滿月,非常奇特。關於這個孔洞的來歷更爲傳奇。相傳北宋年間,楊六郎統領宋軍和遼國在飛狐峪一帶交戰。戰到最後,兩國談判議和,從新肯定疆界。楊六郎提出,在雙方議定好的疆界之上,遼軍是否能再通一箭之地。遼國使者覺得一箭之地不會多遠,不如送六郎一我的情,因而就贊成了提議。誰知楊六郎站在飛狐之地張弓箭,一箭射出,居然將飛狐峪裏的一座座山峯射穿,越過了壺流、桑乾二川,箭才插在山上。遼國使者懾於六郎一箭穿山的神勇,只好讓出了箭羽穿越的三川之地。楊六郎「一箭射三川」的故事賦予了「箭眼」傳奇的來歷。爲大天然鬼斧神工的造物注入了膾炙人口的人文氣息。img
自古兵家便有「得太行者得天下」的說法,而飛狐峪扼太行、守燕山、通恆嶽,南接華北、北通塞外,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南來北往,你爭我奪的紛爭更給這美麗而奇絕的峽谷增添了神祕色彩。戰國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出飛狐設代郡,至無窮。西漢武帝年間,大將軍衛青、霍去病、飛將軍李廣曾縱馬提師由此出塞遠逐匈奴,千軍萬馬,塵土飛揚,旌旗蔽日。三國曹魏年間,在依稀可聞的胡笳十八拍幽怨的曲調聲中,飛狐峪又曾留下文姬歸漢的足跡。奇絕的山谷匯入傳奇的歷史更增長了一重神祕。注入
在飛狐峪,被命名的景點天然神奇,而無名的山石也一樣驚豔。蜿蜒逶迤的路總讓人以爲車是飛向山崖,可每到山腳又峯迴路轉。隨着車子的前行,光影的變幻,兩側的山峯出現色彩的變化有如電影畫面通常。迎面而來的山峯更是立體畫,黃白相間的岩石、藍天白雲還有色彩鮮豔的樹葉,隨着距離的拉近不斷擠進咱們的視野。而每一座山峯都毫不重複,每一分感覺也毫不相同,一次又一次讓咱們驚歎於大天然的神奇。時間
飛狐峪的鬼斧神工已經足以讓人驚歎,而秋色更增添了它的奇幻。驅車通過飛狐峪你真的能夠找到「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感受。沿着陡峭的山坡,不一樣的樹以不一樣的形態與色彩一層層依山而起,散佈在延綿的山峯與峭壁間構成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奇幻的色彩猶如夢幻般引人入勝。co
飛狐峪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一個去了不會後悔的地方,奇峯、怪石、白雲、彩樹,充滿秋色的天然之美足以折服每個來到這裏的人。ps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