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微信
十一國慶節的時候,坐高鐵回重慶了。 架構
當時還在高鐵上寫了一篇騰訊的文章《騰訊的競爭力與組織架構》。騰訊此次調整,目前看僅僅時BG進行合併,還沒看到實質性的調整,等過幾個月再看看會如何深刻調整吧。若是僅僅是BG合併,那實際上是否調整都沒有區別。 學習
國慶期間把《簡單的邏輯學》看完了,基本的邏輯分析,其實每一個人都須要掌握的。不少人分不清謠言、上當受騙都是缺乏邏輯的緣由。 3d
回深圳坐的是慢車,是的,就是傳說中的綠皮車。 code
路上看了兩本書李笑來的《韭菜的自我修養》和禁書《美麗新世界》。 遊戲
這裏簡單記錄一下李笑來的這本書的筆記,而那本禁書,下一篇文章再寫。 get
2、李笑來產品
說這本書以前,咱們先來看看李笑來老師吧。 入門
我第一次據說李笑來是讀《把時間當朋友》這本書的時候,這本書是他寫的。 思維導圖
後來知道他和錘子的老羅是發小,都曾於新東方當英語老師。
再後來,據說他在獲得出了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不過因爲我買的吳軍《來自硅谷的信》還遲遲沒怎麼看,因而就再也不買獲得的其餘專欄了。
至於XX幣和天使投資人這兩個話題,咱們就不談了。
3、韭菜的買買買
前幾章,着重在介紹什麼是韭菜,韭菜有哪些特徵,韭菜的命運。
所謂的「韭菜」,指的是在交易市場中沒賺到錢甚至賠錢的勢單力薄的散戶。
他們嚴重缺少基本的閱讀能力。他們是那種買一生東西都不讀產品說明書的人,他們是那種不管拿到什麼,都要問別人怎麼用的人。
韭菜一進場就是「買買買」。
對於市場,由於不斷的有韭菜進場,纔會不斷的上漲。
而市場規律就是,缺錢的時候,資金從市場撤走,市場就會大跌。
因此入場資金枯竭時,好的行情也就結束了。
在《一出好戲是部好電影》的最後一小節,我曾提到「咱們的社會是交換型社會」。
咱們提起的理財其實都是交換,交換後成理財產品後,咱們指望之後升值從而再交換爲貨幣。
而對於韭菜,每每一進場就把本身的錢交換光了。
若是牛市還好,對於熊市,韭菜只能被套了。
若是你依舊有不少現金流在手,依然有錢能夠慢慢交換。
因而,在其後漫長的熊市裏,依然有機會下降成本建倉。
4、韭菜的認知
韭菜每每比較懶惰,不學習,不研究,鼠目寸光,怨天尤人。
他們甚至必須向別人諮詢,或者必須「打探小道消息」才能決定交易的方向。
對於正常的投資者,交易以前,會認真研究,深刻學習;交易事後,不管輸贏,都要總結概括,修正本身的觀念和思考,以便完善下一次的決策。
韭菜的認知:股市是一個「零和遊戲」,有人賠錢了,確定是有人賺錢了。
其實韭菜之因此虧錢,是由於認知較低致使的。
認知這個詞比較虛,咱們換另外一個詞,韭菜不會獨立思考。
本質上來看,一切的交易,都是思考不一致的結果。
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交易參與者的思考、判斷、需求、結論如若徹底一致的話,是不可能有交易出現的。
交易參與者必須找到與本身持有不一樣甚至相反的結論的人才能完成交易。
韭菜其實也在學習,不過因爲他們學習的方向、方法、方式都自然帶着缺陷,因此,學到的都是沒用的東西,甚至是有害的東西。
5、韭菜的抄底
冒險,常常被與「勇敢」混爲一談,這種概念混淆在平常生活中可能不會形成過大的風險。然而,在交易市場裏,這種混淆經常是直接致命的。
優秀的、成功的交易者,最終都是風險厭惡者。
錯誤的邏輯:市場有風險;因此,想要成功就要冒險;反過來,不冒險就不可能成功。
正確的觀念:得到經驗的最直接方法是經過本身的實踐得到。然而,在風險這件事兒上,必定要儘早學會觀察他人的冒險實踐,而不是經過本身的實踐。
風險是能夠經過算術算出來的。
實際上,在不肯定對方信用的狀況下,不管回報率是10%仍是50%,抑或是200%,風險是同樣的:你
最多可能損失掉的是100%的本金;
5、韭菜的高頻交易
頻次纔是決定一切的根本因素。
交易頻次越高,交易越是接近「零和遊戲」。
「華爾街教父」 本傑明·格雷厄姆曾說:短時間來看是投票機,長期來看是稱重機。
「韭菜」其實經常並非被別人割,在更多的狀況下,他們是被本身割的!
頻繁交易的結果就是交易手續費累積,累積到吞噬你的全部利潤和本金。
所謂的莊家:利用「韭菜」的認知落後、認知缺陷,誘導韭菜「高價接盤」再想辦法讓他們「揮刀自宮」的,絕
對是壞人,雖然有時候法律還跟不上,但,他們是肯定的壞人。
全部的韭菜都有幻覺:我要是在那裏賣這裏買就行了。
事實上,在任何「最高點」「最低點」的價格上,成交量都不多!
在最高點的價格上,只能賣掉那一點點的量,再接着賣,就要以更低的價格成交了。
反過來,在最低點的價格上,只能買到那一點點的量,再接着買,就要以更高的價格成交了。
做爲交易市場中的一分子,你不大可能在最高點賣出,也很難在最低點買入。
最高點和最低點,都是由於一小部分交易者的「衝動」形成的。
5、韭菜的生活
韭菜沒有生活甚至沒有性生活。
事實上,在任何領域裏,想要把手中的事情作到極致,都要學會獨處。
在交易市場裏,這一點很是明顯:你必須,也只能爲本身的決策負責。
6、最後
《韭菜的自我修養》這本書實際上是一本入門的理財書,不過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哪些行爲是不對的,會虧錢的,應該如何避免稱爲韭菜。
總的來看,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甚至是一輩的事情。
咱們須要學會獨立思考,永遠不要抄底,手上永遠留有現金,下降交易次數,其餘時間用來學習、工做、生活。
在公衆號裏回覆"韭菜的自我修養"能夠得到《韭菜的自我修養》電子書,回覆"思惟導圖"能夠得到《韭菜的自我修養》的思惟導圖。
本文首發於公衆號:天空的代碼世界,微信號:tiankonguse-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