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你們分享ECUG Con 2014大會第二期乾貨。 web
下面是田琪(京東資深架構師)、何全(多備份技術總監)、馬全一(docker.cn創始人)、謝孟軍(beego做者,go web編程做者)以及楊章顯(就任於Cisco,雲計算開源技術愛好者)等5位講師的演講概要。 docker
田琪:深刻理解容器技術 編程
首先你們確定要清楚容器和VM的本質區別,經過內核提供的Namespace這個東西,可以讓你完成進程級別的隔離的效果。實際上它提供的是進程級別的資源隔離,給不一樣進程可以提供不一樣的命名空間的試圖,讓你看的東西是不同的。兩個進程在跑的時候就像VM同樣,但實際上跟VM是有本質區別。容器自己是沒有hypervisor的,它實際上和KVM和XEN有很是本質的區別,本質上的差異其實是這樣的,這個容器不管怎麼隔它其實是一個操做系統,而後給你隔離出來不一樣的視圖讓你看起來像是不一樣的系統同樣,但其實是同一個內核和系統…… 網絡
演講實錄:http://blog.qiniu.com/?p=1038 架構
何全:基於全球雲平臺的SaaS業務面臨的挑戰和難題 less
像咱們這種快速發展的企業或者是公司,若是想本身作這樣很是底層的協議優化你會發現優化完一年就過去了,並且還要招人,這個成本很是大。另一個就是對於咱們來講,可能之後你們若是是面向2C的產品也會發現這樣的狀況,用戶環境很是的複雜。還有一個就是遇到一些比較難的問題,就是如今我稱之爲難題了,咱們如今實際上並不可以根本的改變。一個就是短鏈接,實際上長鏈接也是會斷的,包括本身作也沒有辦法保證可靠性,而這種長鏈接創建起來以後,最重要的東西在上面出現故障的時候你就發現悲劇了,你的程序或者是業務所有癱瘓了,因此說這一塊的話咱們如今只能說經過一些手段緩解,並不能達到完全解決的目的…… 模塊化
演講實錄:http://blog.qiniu.com/?p=1034 工具
馬全一:Docker vs. Rocket—技術方案差別性剖析 測試
每一個人對 Docker 都有不一樣的認識,我來解釋一下這一年裏Docker 官方對本身的定義變化。Docker 如今作的是一個平臺,動了Docker 生態環境中其它公司的奶酪。因此這個 Rocket 引擎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是 CoreOS 拋出了一個Specification,如今社區裏 面都在討論這個 Specification。我重點會講這個的 Spec 和 Docker 的實現有什麼不一樣, 最後我會講明年即將到來的 Container OS 的大戰。究竟是 Rocket 仍是 Docker 能笑到最後,我以爲確定是 Docker…… 優化
演講實錄:http://blog.qiniu.com/?p=1029
謝孟軍:beego 設計理念與API開發
beego的設計理念,主要是參考了Unix的設計理念,它有幾個點:第一個是模塊化、第二個是分離、第三個是組合。Unix的思想是你要把全部的事情都弄成一件簡單的事情,把這件簡單的事情作好,同時分離是引擎的分離,這個在Go裏面特別重要。咱們設計的時候GO裏面最好的功能就是interface,並且對你測試案例的時候特別有用。組合是把這些簡單的事情組合成一個東西,到了重要的是less is more,Go可能更極致一點,少便是指數級的多……
演講實錄:http://blog.qiniu.com/?p=1048
楊章顯:Kubernetes系統架構介紹
Kubernetes在從它誕生的那一天,就面向各類雲服務廠商,後來他們來貢獻這個代碼,在他本身的PASS上面作管理工具。目前來講Kubernetes能夠跟其餘開源的項目結合起來了,好比說Openshift,還有就是網絡管理的工具flannel,還有就是能夠經過ETCD作自動發現服務的SkyDNS,這個跟Kubernetes結合起來的話在這個服務發現裏面的話有一個優勢,就是能夠用域名DNS的方式發現方式,在0.5後的版本增長了一個服務IP,就是說咱們你們知道IP這個跟DNS比起來方便性的話就徹底不同了,最後一個特色是Kubernetes管理集羣起來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演講實錄:http://blog.qiniu.com/?p=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