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泰姬陵:百科

ylbtech-建築-泰姬陵:百科
泰姬陵(Taj Mahal ),是 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 世界文化遺產,被評選爲「 世界新七大奇蹟」。
泰姬陵全稱爲 「泰姬·瑪哈拉」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臥兒皇帝 沙賈汗爲記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1653年在 阿格拉而建的。位於今印度距 新德里200多千米外的北方邦的 阿格拉(Agra)城內, 亞穆納河右側。由 殿堂、鐘樓、尖塔、水池等構成,所有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具備極高的 藝術價值
泰姬陵是印度 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 世界遺產中的經典傑做之一,被譽爲「完美建築」,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譽。
泰姬陵因愛情而生,這段愛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續寫,光陰輪迴,生生不息。儘管有人說, 沙賈汗只是一個好大喜功的暴君,根本不是多情種子;儘管有人說,泰姬陵美輪美奐的腳下,不知堆砌着多少人的鮮血乃至生命。可是咱們彷佛更願意相信這世上真的有情深意重的男子,有穿越時空的思戀,有生死相隨的愛情。泰姬陵依然超越着簡單的建築學意義,默默地美麗着,不爲別的,只爲世人心中那一點對愛情的美好向往。
2018年1月23日,印度考古局局長維克拉姆表示,印度政府擬於今年2月份頒佈限客令,將阿格拉市著名景點泰姬陵的遊客日接待量控制在4萬人之內。
1.返回頂部
一、
中文名:泰姬陵
外文名:Taj Mahal
所在國家:印度
修建起止時間:1631年——1653年
烏爾都語:تاج محل 
全    稱:泰姬·瑪哈拉
稱    譽:印度的珍珠
最佳遊玩季節:10月-11月爲最佳旅遊時間。
建議遊玩時長:3小時
開放時間:6:00am ~ 8:00pm(週五不開放)
門票價格:1000盧比
氣候類型: 熱帶季風氣候
二、
2.返回頂部
一、

建築歷史

泰姬陵
泰姬陵 (5張)
泰姬陵是沙·賈汗爲記念他第二任妻子穆塔茲·馬哈爾修建的。1631年馬哈爾死於他們的第十四個孩子出生以後,時年39歲。 沙·賈汗極度傷心,聽說一晚上間白了頭髮。同年這座陵墓動工修建,當時的許多工匠都是來自歐洲。直到1653年這座陵墓才被建成。固然耗資巨大。有傳說,沙·賈汗曾想在河對岸修建一座和泰姬陵同樣的 黑色大理石的陵墓,但因他晚年遭兒子囚禁,因此這個願望沒能實現。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7張)
泰姬陵於1631年(另外一資料:1632年)開始動工,歷時22年(另外一資料:18年),天天動用2萬役工。除了聚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築師和工匠,還聘請了中東, 伊斯蘭地區的建築師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國庫(共耗費4000萬盧比),這致使 莫臥爾王朝的衰落。 沙·賈汗國王本原計劃在河對面再爲本身造一個如出一轍的黑色陵墓,中間用半邊白色、半邊黑色的大理石橋鏈接,與愛妃相對而眠。關於沙·賈汗想在朱木拿河的另外一邊爲本身建一座一樣的黑色大理石陵墓的傳說彷佛沒有太多的真實性。泰姬陵剛完工不久,其子 奧朗則布(Aurangzeb)弒兄殺弟篡位成功,沙·賈汗國王本人也被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的 阿格拉堡的八角宮內。此後整整8年的時間, 沙·賈汗天天只能透太小窗,悽然地遙望着遠處河裏浮動的泰姬陵倒影,後來視力惡化,僅藉着一顆寶石的折射,來觀看泰姬陵,直至最終憂鬱而死(9年後病死)。但有幸的是,沙·賈汗死後被合葬於泰姬陵內他的愛妃 姬蔓·芭奴的身旁。
泰姬陵倒影效果圖 泰姬陵倒影效果圖
泰姬陵是用從322千米外的採石場運來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卻不是有些照片裏的那種純白色建築。成千上萬的寶石和 半寶石鑲嵌在大理石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作的。從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圍欄上能夠看到出色的手藝。陽光照射在圍欄上時,它投下變化紛呈的影子。從前曾有銀製的門,裏面有金制欄杆和一大塊用珍珠穿成的布蓋在皇后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實際埋葬地之上)。竊賊們偷去了這些珍貴的東西,許多人曾企圖挖取鑲嵌在大理石欄上的寶石,但泰姬陵的雄偉壯麗仍令人爲之傾倒。
泰姬陵坐落在一個風景區內,莊嚴雄偉的門道象徵着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圓頂的亭閣。原先這兒曾有一扇純銀的門,上面鑲嵌着幾百個銀釘。這些東西都已被劫走,門是銅製的。
泰姬陵表明了 莫臥兒建築成就的高峯。這種風格的陵墓豎立在一個底座上,上面飾有光塔,人們對它懷有和對清真寺一樣的崇敬的心情。這種風格的記念陵墓在印度北部發展並隨之消失。
侯邁因在 德里的陵墓於1564年動工,它是泰姬陵的雛形, 牢固、威嚴而不失精緻、高雅。17世紀70年代 奧朗則布在奧芝加巴德爲他的妻子仿造了一座泰姬陵,但是它沒有泰姬陵的魅力與和諧。德里的另外一陵墓賽夫達賈之墓於1753年動工,被稱爲是「莫臥兒建築最後的閃光」,然而它可不是一座人們盡力設法要運河看的建築物。這些記念陵墓都有一個標準的模式—— 一個大的洋蔥形狀的拱頂、水道、分紅四部分的花有泰姬陵的建造者把這些東西融化在一塊兒,創造出一座無與倫比的建築。與 孟加拉的總督 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劃的陰謀相比,泰姬陵內珍貴財寶的失竊可謂微不足道。19世紀30年代,他謀劃拆除當時疏於管理、雜草叢生的泰姬陵,把大理石運往倫敦出售。只是由於從 德里紅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買主,這個計劃才做罷。後來,在1900年當了 印度總督的柯曾從新修復了泰姬陵。
泰姬陵
泰姬陵 (5張)
毫無疑問,泰姬陵 是世界上完美藝術的典範。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築毫無瑕疵,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受。它不只表達了 沙賈汗對愛妻的深切記念,也是他給人類的一份厚禮。
這座世界七大建築奇蹟背後其實有一段哀怨纏綿的歷史,瞭解它的歷史的背景,確能增長觀賞 泰姬陵的趣味。17世紀 莫臥兒帝國皇帝沙·賈汗爲記念其愛妃 阿姬曼·芭奴,動用了數萬名工人,以寶石鑲飾修建陵寢,圖案之細緻使人叫絕。
 

歷史傳說

泰戈爾說,泰姬陵是 「永恆面頰上的一滴眼淚」
阿姬曼·芭奴,這個來自波斯的女子,美麗聰慧,多才多藝,入宮19年,用本身的生命見證了沙·賈汗的榮辱征戰。沙傑汗封她爲「泰姬·瑪哈爾」,意爲「宮廷的皇冠」,可謂是三千寵愛在一身。惋惜的是,不論中外,自古紅顏多薄命,泰姬在生下第14個孩子後香消玉殞。死訊傳來,沙·賈汗居然一晚上白頭。
因而,一個悲痛的丈夫,動用了王室的特權,傾舉國之力,耗無數錢財,用22年的時間爲愛妻寫下了這段瑰麗的絕響。正如美國著名做家 馬克·吐溫所說,愛情的力量在這裏震撼了全部的人。
1632年,泰姬陵在沙傑汗選中的印度北部亞穆納河轉彎處的大花園內開始動工興建。此處位於亞穆納河下游,十分空曠,沙傑汗能夠從河上游的阿格拉城堡上遠遠地望見。建築學和珠寶最受沙傑汗喜好,所以,他選用大理石建造泰姬陵,並以十分精巧的手藝在大理石上鑲嵌無數寶石做裝飾。本國以及波斯、土耳其、 巴格達的建築師、鑲嵌師、書法師、雕刻師、泥瓦工共計兩萬多人蔘與了泰姬陵的建設。此工程選用了本國的大理石,中國的寶石、水晶、玉和綠寶石,巴格達和 也門的瑪瑙,斯里蘭卡的寶石,阿拉伯的珊瑚等。
1653年(也有人說是1654年),泰姬陵建成。時至今日,已經300多年了,但它的輝煌和睦派依然未減。來到泰姬陵, 一座高30米、用紅沙岩落成、頂部有座八角亭的十分氣派的拱門展示在眼前,其大理石結構十分突出,上面鑲嵌有美麗的花朵,配以優美的書法
印度泰姬陵
印度泰姬陵 (5張)
 

旅遊景點

莫臥兒式花園
此花園是一個典型的波斯式花園(Persian garden),位於主體前方,中央有一水道噴泉,並且有兩行並排的樹木把花園劃分紅 4個一樣大小的長方型,由於「4」字在 伊斯蘭教中有著 神聖與平和的意思。
陵墓主體
主體建築呈八角形,中央是半球型的圓頂,整座主體都以沙·賈汗最喜歡的白色大理石所建,而在白色的大理石上則鑲滿了各類顏色的寶石,拼綴成一些美麗的花紋與圖案。建築時, 在主體下方挖了18個井,每一個井都以一層石頭、一層柚木的方式,把地基層層疊起,以減低地震對主體的傷害,可見沙·賈汗對皇后的愛護。陵墓內部只靠室外透入的陽光照明,在大理石屏風內有兩副空石棺,而沙賈汗與皇后的真正長眠地點是在地下另外一土窖中。
清真寺
在主體兩旁各有一座 清真寺紅砂岩建築而成,頂部是典型的白色圓頂,而興建這兩座清真寺的主要目的,是爲了維持整座 泰姬陵建築的平衡效果,以達到對稱之美。
陵墓倒影
韶關市攝影愛好者侯剛向記者展現了他在印度泰姬陵拍攝過程當中的驚世發現———泰姬陵在水中的
泰姬陵倒影實物圖 泰姬陵倒影實物圖
倒影呈現了泰姬的少女形象。這是全世界首次有人提出這一觀點,已引發了中印兩國有關部門的重視。
2006年春節期間,侯剛攜夫人赴印度進行攝影創做活動。在拍攝泰姬陵時,他忽然發現,平靜的水面上,泰姬陵的倒影呈現出一個戴着王冠的少女形象,夫婦倆被驚呆了!回到韶關後,他們與廣州有關單位聯繫,經有關部門向印度方面瞭解,確認了此前在國外沒有相似的發現。
這個發現令在場的人嘖嘖稱奇,許多人表示,這一發現可能成爲提供破解印度古老文明歷史之謎的又一個佐證。
並且從這個角度看,泰姬陵的自己就像一個少女的頭像。
圖解 泰姬陵的女性形象
從上往下看,分別爲王冠,眼睛,鼻子,嘴。
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6:00am ~ 8:00pm(博物館10:00-17:00,五閉館)
Taj Mahal Taj Mahal
門票:外國人一概1300盧比;印度人30盧比。每週五隻對當地 穆斯林開放。
交通:搭乘火車至Agra Fort,而後搭乘人力三輪車前往
自駕車前往或者重新德里搭乘「泰姬號」豪華大巴前往
早中晚不一樣時間去看泰姬陵,景色時時不一樣。印度本國遊人,白天只要20盧比,而早上7點前或下午5點後卻都升至110盧比。
夏天去泰姬陵,要作好「跳舞」的準備。泰姬陵坐落在一座有三四層樓高的大理石基座上,遊客穿過甬道、水池,從大門一直走到陵墓後,要想拾階而上,必須先脫鞋,以表示尊敬,即便外國政要也不例外。在冬天暖陽季節,光腳踏在潔白的大理石上,有如雲中漫步;而在溫度最高可達47℃以上的夏天,終日在火辣辣的陽光燒烤下,平臺就是一個冒着熱氣的大蒸板,腳下燙得厲害,遊人不得不在平臺上蹦蹦跳跳地快速前行,從遠處看,就像是在跳舞。固然,爲了保護遊客以避免灼傷,能夠穿着鞋套入內,售票窗口會免費贈送白色鞋套。另外,進入泰姬陵的道路上鋪了一層毯子,照顧脫鞋的遊客。在泰姬陵主體兩旁各有一座清真寺。
景觀保護
人們譽它爲印度的驕傲,稱它爲世界8大奇蹟之一。從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風流名士歌頌她、讚美她。 然而,泰姬陵的命運並不是都象讚揚者所但願的那樣美好和圓滿。從它被建成起至今,就象它所埋葬的泰姬那樣,一直充滿着哀怨和憤恨。難怪連印度詩翁 泰戈爾都說,泰姬陵象「一滴愛的淚珠」。
1858年,印度發生暴動, 泰姬陵被英國士兵和政府官員從 牆壁任意鑿出寶石和 青金石。19世紀末,英國總督柯曾勳爵(British viceroy Lord Curzon)下令大規模的泰姬陵修復工程,這項工程完成於1908年。他還在內部裝置大型燈室,模仿開羅 清真寺。花園被改造與英國式的草坪。二戰期間曾受到德國空軍,和日本空軍的威脅。
就在泰姬陵建成大約一個世紀以後,整個 南亞次大陸淪爲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征服者不只掠奪了印度的財富,還要毀滅它的文明。據前不久英國出版的《泰姬陵》一書披露,印度淪爲殖民地期間, 德里紅堡曾被改建爲兵工廠, 阿格拉古堡曾被徵用爲軍營,西坎德拉花園成了英國工程師的「療養所」,而泰姬陵則改爲了英國青年們娛樂的舞廳。他們還將泰姬陵開闢爲野餐的場所,還將鐵錘、鑿子帶了進去,以便在酒醉飯飽以後敲鑿陵墓上的寶石和珍珠。更有甚者,當時英國在印度的總督還制訂了一個拆掉泰姬陵拍賣的計劃,連施工機械都已經開進了陵園。後來因爲在倫敦的第一次拍賣宣告失敗,才放棄了這一計劃,使泰姬陵有幸得以保存。
印度獨立後,泰姬陵當然成了印度普通人能夠遊覽的景點。可是,因爲長期不注意環境保護和無休止的低水平開放,泰姬陵的許多部位遭到了不可修復的破壞。大理石臺階已經磨損和出現裂痕,精美的雕刻和寶石鑲嵌也遭損壞。若是成千上萬的遊客繼續無節制地涌入這座陵墓,泰姬陵受到的破壞將不可挽回。
1983年泰姬陵被列入 世界遺產名單。2004年是泰姬陵建成350週年。印度政府定爲「泰姬陵國際年」。
現狀介紹
印度環境保護和文物界人士經過調查發現,當地旅遊部門因長期不注意環境保護和陵墓的維護保養, 泰姬陵的許多部位遭到了不可修復的破壞。大理石臺階已磨損並出現裂痕,精美的雕刻和寶石鑲嵌也遭損壞。另外,因爲周圍工廠排放大量有毒氣體致使酸雨過多,本來潔白的泰姬陵出現片片黃斑。難怪文物界人士多少年來一直抱怨說,泰姬陵在哭泣。在他們看來,當務之急應是如何立足長遠,想辦法保護泰姬陵,而不該殺雞取卵,急功近利。
2007年 北方邦政府爲得到最大 旅遊效益,曾決定斥資18億美圓來改善泰姬陵周邊旅遊硬件環境,包括在陵園附近區域興建「遺產走廊」。根據計劃,該工程最終將填埋泰姬陵和 阿格拉古堡兩大 世界遺產之間的河道,在河道之上興建一條包括超級市場、飯店和旅遊設施在內的步行街。消息一經傳開,馬上遭到印度輿論和考古界的強烈反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獲悉後也明確表示:「若此兩處景點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受到影響或產生負面的視覺效果, 泰姬陵將會被列入世界遺產瀕危名錄。」
隨着印度工業化的發展,泰姬陵所以遭受 馬圖拉煉油廠產生的酸雨侵蝕,乳白色的大理石外牆出現了黃斑,墓室生出了小孔,白銀大門變黑。泰姬陵附近的 亞穆納河污染嚴重,河中化學物質含量偏高。有專家認爲泰姬陵的基座最終將會崩坍。生態學家建議在泰姬陵周圍栽種 桑樹來吸取二氧化硫。印度政府開始大量栽種桑樹,併成立泰姬保護區(Taj Trapezium Zone (TTZ))。
保護措施
印度時報》披露,從「 泰姬陵國際年」開幕當天,因爲泰姬陵附近往來車輛的劇增,本來骯髒的空氣變得更加污濁,懸浮顆粒物的含量達到了317.75毫克/立方米,超過正常標準3倍多。印度最高法院也對北方邦政府正式發出警告,表示若是無文物保護部門的正式承認,任何組織和我的不得以任何形式在面向泰姬陵的亞穆納河對岸舉辦慶祝活動,以免對泰姬陵形成更多的環境污染。
從1995年,印度政府就宣佈了10條保護泰姬陵的計劃,其中有一條是在泰姬陵周圍地區行駛的車輛要使用低鉛汽油。1996年,希臘音樂家雅尼經在此舉辦音樂會,專家們認爲音樂會的聲音震顫和光照破壞了泰姬陵的建築。此後,在泰姬陵舉辦大型活動通常很難得到批准。偶爾舉行的音樂會的聲音和光照究竟能對大理石結構的建築形成多大的「破壞」,儘管還要認真考證,印度政府仍是經過政策法規和監督手段,避免因利益驅動而使陵墓管理者產生「殺雞取卵」的衝動。
正當泰姬陵的污染問題逐漸獲得緩解時,國際恐怖主義勢力又要將它做爲襲擊的目標。印度安所有門一度曾用黑布矇住了泰姬陵,以應對可能的「空中打擊」。此後不斷有關於泰姬陵受威脅的消息傳出,印度政府啓動了保護泰姬陵的應急計劃,甚至調動了特種部隊。人們但願,沙賈汗和泰姬的愛情故事能經過這座偉大的建築藝術精粹永遠講述下去。
據俄羅斯衛星網2018年3月31日消息,爲避免出現大批遊客彙集現象,印度政府計劃將遊客參觀泰姬陵的時間限制在3小時內。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印度考古管理部門表明迪姆利的話報道稱,此舉旨在調節客流。「參觀人數每日都在上漲,此舉是爲了不發生不幸事件。」迪姆利還表示,有人在泰姬陵停留一成天,所以致使訪客變得特別多。
報道稱,訪問時間受限的舉措將於4月1日正式生效,該舉措不只針對外國遊客,也針對本地人。迪姆利還透露,印度政府目前不會限制參觀泰姬陵的人數,但已對將來限制方可人數的可能性展開討論。
報道還稱,印度政府此前推出一項新規,自1月25日起,泰姬陵售票處將在日出前45分鐘對遊客開放,閉館時間會在日落前半小時。這一規定將使遊客有機會欣賞到泰姬陵 在日出第一縷陽光照射下呈現出的難忘景緻
 

建築特色

 

風格

近觀 近觀
泰姬陵的構思和佈局充分體現了伊斯蘭建築藝術 莊嚴肅穆、氣勢宏偉的特色, 整個建築富於哲理,是一個天衣無縫的藝術珍品。全部遊客都把印度人民的這一非凡 傑做稱爲印度的奇珍。
這座伊斯蘭風格的建築外形端莊宏偉,無懈可擊,寢宮門窗及圍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鏤雕而成,牆上用各色寶石鑲嵌出色彩豔麗的花朵。
 

工藝成就

建築羣整體佈局完善: 佈局很簡明,陵墓是惟一的構圖中心,它不像胡瑪雍陵那樣居於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於中軸線末端,在前面展開方形的草地,因之,一進第二道門,有
泰姬陵 泰姬陵
足夠的觀賞距離,視角良好, 仰角大約是1:4.5。 建築羣的色彩沉靜明麗,湛藍的天空下,草色青青託着晶瑩潔白的陵墓和高塔,兩側赭紅色的建築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盪漾在澄澈的水池中,當噴泉飛濺水霧迷時,景象尤爲魅人。爲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着 樂生的歡愉氣息。
陵墓肅穆明朗 構圖穩重舒展:臺基寬闊,和主體約略成一個方錐形,但四座塔又使綜輪廓空靈,同青空相穿插滲透。它的體形洗練:各部分的幾何形狀明確,互相關係清楚,虛實變化確定,沒有過於瑣碎的東西,沒有含糊不清的東西,誠樸坦率。它的比例和諧:主要部分之間有大致相近的幾何關係,例如,塔高(連臺基)近於兩塔間距離的一半,主體的立面的中央部分的高近於立面總寬度的一半,立面兩側部分的高近於立面不計抹角部分的寬度的一半,其他的大小、高低、粗細也各得其宜。它的主次分明:穹頂統率全局,尺度最大;正中凹廊是立面的中心,尺度其次;兩側和抹角斜面上凹廊反襯中央凹廊,尺度第三;四角的共事尺度最小,它們反過來陪襯出中央的闊大宏偉。此外,大小凹廊形成的層次進退、光影變化、虛實對照,大小穹頂和高塔形成的活潑的天際輪廓,穹頂和發券和柔和的曲線,等等,使陵墓於肅穆的記念性以外,又具備開朗親切的性格。
熟練運用構圖的 對立統一規律陵墓方形的主體和渾圓的穹頂在形體上對比很強,但它們倒是統一的:它們都有一致的幾何精確性,主體正面發券的輪廓同穹頂的相呼應,立面中央部分的寬度和穹頂的直徑至關。同時,主體和穹頂之間的過渡聯繫頗有匠心:主體抹角,向圓接近;在穹頂的四角佈置了小穹頂,它們造成了方形的佈局;小穹頂是圓的,而它們下面的亭子倒是八角形的,同主體呼應。
四個小穹頂同在穹頂在類似以外好包含着對比:一是體積和尺度的對比,反襯出大穹頂的宏偉;二是虛實的對比,反襯出大穹頂的莊重。細高的塔同陵墓自己造成最強的對比,它們把陵墓映照得分外端遍地開花宏大。同時,它們之間也是統一的:它們都有相同的穹頂,它們都是簡練單純的,包含着圓和直的形式因互;並且它們在構圖上聯繫密切,一塊兒被高高的臺基穩穩託着,兩座塔造成的矩形同陵墓主體正立面的矩形的比例是類似的,等等。除了對比着各部分有適當的聯繫、呼應、類似和彼此滲透以外,它們之間十分明確的主從關係保證了陵墓的統一完整。
佈局
泰姬陵整個陵園是一個長方形,長576米,寬293米,(另外一資料:陵區南北長580米,寬305米)總面積爲17萬平方米。四周被一道紅砂石牆圍繞。正中央是陵寢,在陵寢東西兩側各建有 清真寺和答辯廳這兩座式樣相同的建築,兩座建築對稱均衡,左右呼應。陵的四方各有一座尖塔,高達40米,內有50層階梯,是專供穆斯林阿訇拾級登高而上的。大門與陵墓由一條寬闊筆直的用紅石鋪成的甬道相鏈接,左右兩邊對稱,佈局工整。在甬道兩邊是人行道,人行道中間修建了一個「十」字形噴泉水池。
陵園分爲兩個庭院:前院古樹參天,奇花異草,芳香撲鼻,開闊而幽雅;後面的庭院佔地面積最大,由一個十字形的寬闊水道,交匯於方形的噴水池。噴水池中一排排的噴嘴,噴出的水柱交叉錯落,如游龍戲珠。後院的主體建築,就是著名的泰姬的陵墓。陵墓的基座爲一座高7米、長寬各95米的正方形大理石,陵墓邊長近60米,整個陵墓全用潔白的大理石築成,頂端是巨大的圓球,四角矗立着高達40米的圓塔,莊嚴肅穆。象徵智慧之門的拱形大門上,刻着《 古蘭經》。中央墓室放着泰姬和沙·賈汗的兩具石棺,寶石閃爍。
寢宮居於陵墓正中,四角各有一座塔身稍外傾的圓塔,以防止地震塔傾倒後壓壞陵體。寢宮的上部爲一高聳飽滿的穹頂,下部爲八角形陵壁,上下總高74米,用黑色大理石鑲嵌的半部古蘭經的經文置於4扇拱門的門框上。寢宮內有一扇由中國巧匠雕刻得極爲精美的門扉窗櫺。寢宮共分宮室5間,宮牆上有構思奇巧的用珠寶鑲成的繁花佳卉,使宮室更顯光彩照人。中央八角形大廳是陵墓的中心,在牆上鑲嵌着淺浮雕和精美的寶石。中心線上安放着泰姬的墓碑,國王沙·賈汗的墓碑則位於其旁邊。
竣工後的泰姬陵全長583米,寬304米,四周是紅砂石牆牢牢包圍。整座陵墓佔地17萬平方米。陵寢居中,東西兩側各建有式樣相同的建築:一是 清真寺,一是答辯廳。陵的四方各有一座高達40米的尖塔,內有50級階梯。此塔專供穆斯林教徒們天天拾級而上,登高朗誦《 古蘭經》,已及祈禱朝拜之用。
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築,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圓頂高62米,使人歎爲觀止。四周有四座高約41米的尖塔,塔與塔之間聳立了鑲滿35種不一樣類型的半寶石的墓碑。陵園佔地17公頃,爲一略呈長形的圈子,四周圍以紅沙石牆,進口大門也用紅巖砌建,大約兩層高,門頂的背面各有11個典型的白色圓錐形小塔。大門一直通往沙傑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則擺放了他們的石棺,莊嚴肅穆。
園中間是一個大理石水池,水池盡頭則是陵墓,內有兩座空的石棺,棺木一大一小, 沙賈汗王及皇后葬於空棺處地下的土窖內。陵墓主殿四角都有圓柱形高塔一座,每座塔均向外傾斜12度。墓室中央有一塊大理石的記念碑,上面刻著幾行波斯文:「封號宮中翹楚泰姬瑪爾哈之墓」。站在陵墓旁邊迴廊中央的石塊上,能夠感覺到強烈的迴音,使人迷濛不已。後方草坪爲當時宮殿的葡萄園。主體建築外觀以最高級純白大理石打造,內外鑲嵌美麗的寶石(水晶、翡翠、孔雀石),陵墓的每一面都有33米高的拱門,陵前水池中的倒影,看起來好像有兩座泰姬陵。這些鑲嵌的經文中,以「邀請心地純潔者,進入天堂的花園」這句最負盛名。陵寢內還有一扇精美的門扉窗櫺,傳說是出自中國明代工匠的雕刻。在中央的宮室裏則設有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圍欄,裏面放着的就是世界聞名的沙·賈漢和泰姬的兩座大理石棺槨,但這兩座石棺卻不是真的,由於真棺安放在地底下的另外一間地下室內。棺槨上以翡翠、瑪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餘種價值連城的寶石鑲嵌出精緻的茉莉花圖案,其工藝之精細、色彩之華麗,可謂巧奪天工,無與倫比。從外表上看,因爲整座陵墓系由純白大理石砌成,所以,一日之中,隨着晨曦、正午和晚霞三時陽光強弱的不一樣,照射在陵墓上的光線和色彩就會變幻莫測,呈現出不一樣的奇景。每逢花好月圓之夜,景色更爲迷人。正如沙·賈漢在建好之初所說:「若是人世間有天堂與樂園,泰姬陵就是這個樂園。」
泰姬陵在早中晚所呈現出的面貌各不相同,早上是燦爛的金色,白天的陽光下是耀眼的白色,斜陽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從灰黃、金黃,逐漸變成粉紅、暗紅、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銀白色,白色大理石映著淡淡的藍色螢光,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受。有人說,不看泰姬陵,就不算到過印度;不在月光下來到泰姬陵,就不算到過泰姬陵。2004年11月27日,泰姬陵有條件的對遊客開放夜遊,門票高達1500盧比,成爲世界上惟一一個早中晚遊覽票價不同的景點。
陵園不管構思仍是佈局都是一個天衣無縫的總體,它充分體現了 伊斯蘭建築藝術的莊嚴肅穆、氣勢宏偉的獨特魅力。凡到此陵參觀過的遊客,無不感嘆。
 

影響評價

泰姬陵還被 美國《國家地理·旅行家》雜誌評爲是 「人一輩子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的人類創造的不朽的「 世界奇觀」。
2
004年9月27日印度北方邦政府在泰姬陵所在地阿格拉市喜慶聞名中外的泰姬陵落成350週年,並由此拉開了「泰姬陵國際年」的序幕。慶祝活動的高潮是9月27日晚在距泰姬陵兩千米的阿格拉堡舉行的古典音樂會。月光下,南亞各國的著名音樂家聯袂表演了精彩的音樂和歌曲節目。印度北方邦政府圍繞着泰姬陵落成350週年,舉行了放鴿儀式、風箏比賽以及古典音樂會等一系列歡慶活動,2008年初還將計劃在阿格拉舉辦以泰姬陵爲主題的畫展、國際電影節和舞蹈節等。
泰姬陵因愛情而生,而這段愛情的生命又因它的光彩被後世續寫。今天,在印度,有無數的青年男女結伴來到這裏,許下他們終生的誓言,企盼本身的愛情像泰姬那樣天長地久。儘管天天有世界各地的上萬遊人相伴,但漫步在泰姬陵的身旁,你仍然能感受到她的孤獨和寂寞,她就像一位孑然一身的絕代佳人,在潺潺的朱木拿河邊癡癡地企盼着愛侶的歸來。
 

迪拜覆制

2012年10月,迪拜宣佈將斥資6.6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68億元)複製印度泰姬陵。複製版泰姬陵不只大小是 歷史真跡的5倍,還將包含一個購物中心、一家有300間客房的五星級飯店,以及酒店式公寓和婚紗店等其餘服務性設施。但願經過全新的泰姬陵項目吸引新婚夫婦前來度假或舉行婚禮。  
這個號稱「泰姬阿拉比亞」的建築計劃,是迪拜開發商「Link全球集團」所推出的「迪拜主題樂園」中一部份。泰姬阿拉比亞除了造型徹底模仿泰姬陵,還包括一棟有300間客房的五星級飯店,以及兩棟酒店式公寓。另外,還有大型購物商場,以及專爲結婚新人準備的婚紗禮服、珠寶首飾店。
開發商表示,泰姬阿拉比亞將設計成豪華婚禮場地,但願能吸引本地以及來自印度地區的婚禮商機。聽說,連寶萊塢製片商也有興趣將其做爲拍片場景。
泰姬阿拉比亞預計在2014年完工,地點在阿酋路上的「獵鷹奇觀城」中心。  
 

相關介紹

泰姬陵是 莫臥兒王朝皇帝 沙賈汗爲愛妃泰姬·瑪哈爾所造的陵墓。瑪哈爾嫁給沙賈汗的20多年裏,兩人如影隨行,當1622年她38歲死去時,皇帝悲痛欲絕。她的最後願望就是長眠在一座美麗的陵墓中,因而沙賈汗親自設計,動用了幾萬工人,耗費巨資,花了22年時間建成泰姬陵。沙賈汗本想在河對岸爲本身建造一座如出一轍的黑色陵墓,並在二者之間建一座黑白相間的橋,但他的兒子發動政變奪取了王位,並把他囚禁在阿格拉堡。沙賈汗的餘生就在阿格拉堡中度過,透過一扇小窗日夜遙望着泰姬陵。
  凡是見過泰姬陵的人,都被它那潔白晶瑩、玲瓏剔透的身影所傾倒。這是一座所有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宮殿式陵園,是一件集伊斯蘭和印度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古代經典做品,泰戈爾曾讚美道:泰姬陵是「時間面頰上的一滴淚」。在世人眼中,泰姬陵就是印度的代名詞。這座被譽爲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宏偉陵墓,正如萬里長城同樣,濃縮着一個偉大民族和文明古國數千年的燦爛文化。
泰姬陵百看不厭,它仍舊能令人驚訝。它在一天裏不一樣的時間和不一樣的天然光線中顯現出不一樣的特點。雖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卻沒有一般陵墓全部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彷佛在天地之間浮動。它的和諧對稱、花園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塊兒創造了令無數參觀者驚歎不已的奇蹟。估計有2萬名工匠參與了泰姬陵的建造,歷時22年才完成。聽說一位法國人和一位威尼斯人蔘與了工程的部分工做。至今沒有一位建築師被記錄確定參與了陵墓的建造——這對這個建築物是很適宜的,由於建造它的本意在於讓人們只記住在陵墓裏的人。
二、
3.返回頂部
 
4.返回頂部
 
5.返回頂部
一、
二、
 
6.返回頂部
 
warn 做者:ylbtech
出處:http://ylbtech.cnblogs.com/
本文版權歸做者和博客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做者贊成必須保留此段聲明,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鏈接,不然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