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盛支付再吃罰單!嚴監管下行業亂象難禁,平臺發力B端應作到合規當先

銀盛支付再吃罰單!嚴監管下行業亂象難禁,平臺發力B端合規當先微信

做者 | 先曉網絡

來源 | 互金通信社ide

第三方支付公司及其從業人員再被敲響警鐘。學習

日前,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公開兩則「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露顯示,重慶3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被罰。其中,根據「渝銀罰〔2020〕1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重慶易極付科技有限公司,因未真實、完整、準確反映網絡支付交易信息、未按規定落實有關風險管理措施、未按規定存放客戶備付金等被罰款30萬元;根據「渝銀罰〔2020〕12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重慶市公衆城市一卡通有限責任公司未按規定拓展業務、未按規定管理客戶備付金等被罰款6萬元。微信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銀盛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是這次被罰金額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代理

根據「渝銀罰〔2020〕13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銀盛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存在如下違法違規行爲被罰款139萬元:接口

一、未按規定管理收單銀行結算帳戶;二、未按規定管理特約商戶;三、未按規定落實有關風險管理措施等。支付寶

01 銀盛支付曾吃千萬罰單 因欺詐行爲屢遭用戶投訴產品

2020年開年以來,第三方支付機構嚴監管力度持續加碼,年內已有13家支付機構合計被罰超6800萬元。而銀盛支付則是被罰第三方支付機構中的常客。it

互金通信社瞭解到,今年的1月16日,銀盛支付河南分公司曾因存在「未按規定對特約商戶進行管理」、「未按規定發送收單交易信息」、「未按規定對外包業務進行管理」、「未按規定進行收單銀行結算帳戶管理」四項違法行爲被央行鄭州中心支行對銀盛支付河南分公司做出警告並處以55萬元罰款。

而這些只是銀盛支付被罰歷史中的冰山一角。據互金通信社不徹底梳理:

2019年3月21日,銀盛支付陝西分公司因客戶風險評級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未對商戶業務的真實背景、用途進行詳細瞭解,間接爲無證機構榆林卡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支付結算服務等違法行爲,被央行西安分行處以5萬元罰款。

2019年4月19日,銀盛支付天津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被央行天津分行責令期限改正,並處以罰款人民幣9萬元;7月29日,銀盛支付內蒙古分公司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央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對其處以罰款人民幣3萬元;11月1日,銀盛支付河北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規定收到央行石家莊中心支行168萬元罰單。

再往前追溯,銀盛支付曾在2018年吃過央行千萬級罰單,被罰理由也證實了第三方支付公司「亂劈柴」,一旦被查獲將遭嚴懲。

具體被罰狀況爲,2018年8月6日,銀盛支付由於非法貴金屬互聯網交易平臺提供網絡支付業務服務,未能採起有效措施和技術手段對境內網絡特約商戶的交易狀況進行檢查,未能發現數家商戶私自將支付接口轉交給非法互聯網平臺使用,客觀上爲非法交易、虛假交易提供了網絡支付服務。此外,銀盛支付還存在違規開展支付業務合做及資金清算、違規將銀行卡收單核心業務外包等其餘違法違規行爲。綜上,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對銀盛支付給予警告,並處以2247.75萬元罰款。

值得一提的是,銀盛支付近段時間以來還因欺詐用戶等問題頻頻出如今各大投訴平臺中。

據多名用戶在聚投訴上反映,一開始業務人員表示銀盛支付盛POS是免費辦理,辦理後被告知需首刷299元激活,先說隔天能夠返還,又說6個月後會退還到註冊時綁定的銀行卡里。結果一年多過去了,這筆激活金杳無音訊,用戶給銀盛支付客服打電話,對方均表示會反饋,打多少次都是同樣打太極式的回覆,這筆錢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銀盛支付再吃罰單!嚴監管下行業亂象難禁,平臺發力B端合規當先

關於此問題,還有一位用戶稱直接找到了負責給他辦理銀盛支付盛POS的業務員解決,一再溝通下,對方表示,只要撤銷投訴就返200,且語氣十分不耐煩。

銀盛支付再吃罰單!嚴監管下行業亂象難禁,平臺發力B端合規當先

公開資料顯示,銀盛支付盛POS是由深圳前海移聯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一款智能收款終端。兩家公司的其餘關係具體如圖(數據來自天眼查):

銀盛支付再吃罰單!嚴監管下行業亂象難禁,平臺發力B端合規當先

分析人士指出,POS機線下推廣,尤爲是代理存在必定亂象,包括虛假宣傳、承諾沒法實現等。而就業務員欺騙用戶誘導辦理問題,該業內人士認爲,平臺存在必定的管理責任,這個狀況相似於過去銀行業務員誤導銷售,把保險當作理財產品推銷給客戶,通常來講銀行業務員推銷之後離職,銀行甩鍋說是員工我的行爲。

而互金通信社致電銀盛支付客服,銀盛方面給出的回覆是,「我司對各種銷售行爲均有相關的規範要求,根據監管要求和相關約定,我司明確禁止進行虛假及不實宣傳,並有相關處罰規定。」

02 嚴監管下亂象難禁 發力B端應作到合規當先

事實上,對於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整治,監管部門始終持有至關嚴格的態度。從2016年9月央行印發《關於增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銀髮【2016】261號,即261號文),到去年3月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增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銀髮【2019年】85號,即85號文)······其目的不斷強化對支付結算行業的管理。

誠然,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防風險、治亂象成爲眼下央行對於第三方支付整改的主基調,一方面有關部門針對違規機構頻頻開出罰單,另外一方面也在不斷出臺監管文件規範市場行爲,能夠說第三方支付「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

因而,少數支付機構開始經過爲洗錢、虛假宣傳、爲不法平臺提供支付通道等違規行爲,來充厚企業利潤。雖然監管明令禁止,但目前從銀盛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屢屢被罰來看,頂風做案者大有人在。

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違規亂象屢禁不止,一方面是單個平臺發展的選擇,另外一方面也折射出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發展困境。

《中國支付清算髮展報告(2019)》顯示,在移動支付市場份額方面,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佔據國內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在這一局面下,中小支付機構生存空間難免會受到較大程度的擠壓。

業內人士認爲,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C端市場呈現出飽和狀態,賺取增值服務費、轉向B端和跨境支付成爲了支付機構新的發力方向。據瞭解,目前,銀盛支付也推出了銀盛經典系列、銀盛智能系列、銀盛快掃系列、銀盛樂掃系列、銀盛通系列等,知足中小微商家需求。

該業內人士表示,B端支付行業的發展依賴於其巨大的市場需求。零售業態的豐富和移動支付推廣,線下小微零售消費規模不斷擴大,其中非現金交易增多,小微商戶對於收單服務需求上升。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第三方B端支付企業須要延展服務鏈條,爲商戶提供更多維度的服務需求,而這對於企業的綜合實力要求較高。

而不管如何,第三方支付行業將來發展路上都應讓「合規」二字當先。換言之,一個有着規模效應的行業發展到了某種程度,都要把合規經營放在覈心位置。合規經營包括了國家法律法規、行業監管部門行政規定、銀聯和網聯平臺規則、支付行業規則和企業內部規章五個層次。第三方支付機構應該不斷提高依規合法經營的認知水平,按照相關監管法規要求及時開展研究學習,經過認真落實監管部門的指導意見,在監管機構和社會各界的監督下,走出一條合規經營的自新之路。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