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多進程和多線程,教科書上最經典的一句話是「進程是資源分配的最小單位,線程是CPU調度的最小單位」,這句話應付考試基本上夠了,但若是在工做中遇到相似的選擇問題,那就沒有這麼簡單了,選的很差,會讓你深受其害。
常常在網絡上看到有的XDJM問「多進程好仍是多線程好?」、「Linux下用多進程仍是多線程?」等等指望一勞永逸的問題,我只能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根據實際狀況來判斷,哪一個更加合適就是哪一個好。
咱們按照多個不一樣的維度,來看看多線程和多進程的對比(注:由於是感性的比較,所以都是相對的,不是說一個好得不得了,另一個差的沒法忍受)。
看起來比較簡單,優點對比上是「線程 3.5 v 2.5 進程」,咱們只管選線程就是了?
呵呵,有這麼簡單我就不用在這裏浪費口舌了,仍是那句話,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哪一個更加合適的問題。咱們來看實際應用中究竟如何判斷更加合適。
1)須要頻繁建立銷燬的優先用線程(進程的建立和銷燬開銷過大)
緣由請看上面的對比。
這種原則最多見的應用就是Web服務器了,來一個鏈接創建一個線程,斷了就銷燬線程,要是用進程,建立和銷燬的代價是很難承受的
2)須要進行大量計算的優先使用線程(CPU頻繁切換)
所謂大量計算,固然就是要耗費不少CPU,切換頻繁了,這種狀況下線程是最合適的。
這種原則最多見的是圖像處理、算法處理。
3)強相關的處理用線程,弱相關的處理用進程
什麼叫強相關、弱相關?理論上很難定義,給個簡單的例子就明白了。
通常的Server須要完成以下任務:消息收發、消息處理。「消息收發」和「消息處理」就是弱相關的任務,而「消息處理」裏面可能又分爲「消息解碼」、「業務處理」,這兩個任務相對來講相關性就要強多了。所以「消息收發」和「消息處理」能夠分進程設計,「消息解碼」、「業務處理」能夠分線程設計。
固然這種劃分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也能夠根據實際狀況進行調整。
4)可能要擴展到多機分佈的用進程,多核分佈的用線程
緣由請看上面對比。
5)都知足需求的狀況下,用你最熟悉、最拿手的方式
至於「數據共享、同步」、「編程、調試」、「可靠性」這幾個維度的所謂的「複雜、簡單」應該怎麼取捨,我只能說:沒有明確的選擇方法。但我能夠告訴你一個選擇原則:若是多進程和多線程都可以知足要求,那麼選擇你最熟悉、最拿手的那個。
須要提醒的是:雖然我給了這麼多的選擇原則,但實際應用中基本上都是「進程+線程」的結合方式,千萬不要真的陷入一種非此即彼的誤區。html
參考資料:http://www.2cto.com/kf/201007/53769.html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