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史上最大技術升級:面向萬物智能的飛天2.0

摘要: 27年後的2018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公佈了面向萬物智能的新一代雲計算操做系統——飛天2.0,可知足百億級設備的計算需求,覆蓋從物聯網場景隨時啓動的輕計算到超級計算的能力,實現從生產資料到生活資料的智能化,改善社會運轉效率,這也是阿里雲史上最大的一次技術升級。服務器

1991年,《科學美國人》雜誌描繪了一種「無處不在的計算設備,沒人會感受到它的存在」,拉開了萬物智能的序幕。網絡

27年後的2018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公佈了面向萬物智能的新一代雲計算操做系統——飛天2.0,可知足百億級設備的計算需求,覆蓋從物聯網場景隨時啓動的輕計算到超級計算的能力,實現從生產資料到生活資料的智能化,改善社會運轉效率,這也是阿里雲史上最大的一次技術升級。
1阿里雲

阿里雲史上最大技術升級:面向萬物智能的飛天2.0雲計算

飛天(Apsara)是阿里雲自主研發的大規模雲計算操做系統,可將全球數百萬臺服務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爲社會提供計算能力。全新一代的飛天2.0擁有更強健的技術設施,包括從秒級啓動ECI到雲上超算集羣的全場景覆蓋,雲邊端一體的協同計算和AI能力,全球可達的網絡和對IPv6的全面支持,可以讓萬物能隨時隨地被鏈接、計算、智能化。
2人工智能

「飛天2.0支撐了阿里雲遍及全球的基礎設施,針對億萬個端進行普遍適配,可覆蓋最後一千米的計算。」阿里雲產品總監何雲飛表示:「計算是心臟,AI是大腦,IoT是神經網絡,這是咱們對萬物智能時代的構想,也是飛天2.0的設計理念。」操作系統

在物聯網這個新賽道上,飛天2.0具有更強的鏈接能力,兼容市面上90%物聯網通訊方案,並不斷推進LoRa成爲物聯網基礎設施的技術標準。杭州雲棲現場,一艘巨大的飛艇帶着LoRa基站飛入了雲棲大會會場,爲現場的物聯網設備建設了一個能在空中自動巡航的通訊基站,造成一張「天空物聯網」。設計

城市是萬物智聯的最佳載體。杭州雲棲上,阿里雲宣佈基於飛天平臺的杭州城市大腦升級到2.0,覆蓋杭州市共420平方千米(至關於65個西湖),接管了1300個信號燈路口、接入4500路視頻,經過七大生命體徵全面感知城市,處理數以百億計信息的實時分析。視頻

目前,阿里雲飛天已遍及全球200多個數據中心,爲百萬級用戶提供計算服務,具有億萬級鏈接、毫秒級響應、EB級存儲空間、單集羣1萬臺規模等能力。今天的飛天不單單是互聯網技術的支撐,而是在爲企業和整座城市提供思考和決策的能力。「將來基於飛天的計算將無處不在。」何雲飛說。
3blog

附:get

飛天大事記

2009年,寫下第一行飛天代碼

2010年,第一個客戶阿里金融經過飛天平臺正式對外提供服務

2011年,阿里雲開始大規模對外提供基於飛天的雲計算服務

2012年,飛天成爲雙11的基礎設施

2013年,飛天首個5000臺集羣正式上線,阿里雲成爲世界上第一家對外提供5K計算能力的公司

2014年,飛天全球用戶突破100萬

2015年,「登月計劃」完成,阿里巴巴集團全部的數據計算任務遷移至飛天平臺

2016年,ET城市大腦項目啓動,飛天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並應用於解決社會治理的難題

2017年,飛天得到中國電子學會15年來首個科學進步特等獎

2018年,飛天進入2.0時代,成爲面向萬物智能的雲操做系統

做者: 雲攻略小攻
原文連接 本文爲雲棲社區原創內容,未經容許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