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Scrum敏捷方法

採用Scrum敏捷方法

本文的內容主要來自即能的一個小課程,包括個人一些筆記、整理和想法。spa

傳統項目管理 vs 敏捷管理

不一樣於傳統的一次交付產品的一部分,敏捷管理每一次交付的都是一個可用的產品。blog

Minimum Viable Product:交付到用戶手上的最小、可用的產品。
傳統項目管理 敏捷管理
項目規模
計劃時長
團隊規模

用Scrum進行敏捷項目管理

Scrum

鋪墊知識...

特殊角色
  • 產品負責人:需求列表的惟一負責人,表明各方需求;產品的最終負責人,指導團隊前進方向
  • 項目負責人:服務於團隊&項目經理,把控計劃的落地執行;指導團隊進行工做,移除團隊工做進程障礙
什麼是燃盡圖?

燃盡圖

抄自維基百科:
燃盡圖(英語:burn down chart)是用於表示剩餘工做量的工做圖表,由橫軸(X)和縱軸(Y)組成,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工做量。這種圖表能夠直觀的預測什麼時候工做將所有完成,經常使用於軟件開發中的敏捷軟件開發方式,也能夠用於其餘類型的工做流程監控。

第一步:計劃

  • 建立需求列表
  • 制定2-4周計劃
1. 建立需求列表
  • 估算每一個任務的工做量
  • 按照優先級排序

產品負責人須要根據業務目標、用戶或客戶需求以及其餘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建立一個需求列表,做爲團隊的待辦任務清單。排序

2. 肯定要執行的任務

產品負責人須要經過在需求列表中挑出高優先級的任務,肯定接下來兩週左右的目標。進程

3. 開迭代計劃會
  • 團隊明確接下來2-4周要作什麼
  • 討論任務工做量有多大,怎麼執行

首先,產品負責人須要說明接下來的任務...
而後,項目負責人把控會議進程,給計劃提供建議...
最後,整個團隊一塊兒評估任務,估算工做量,每一個成員本身主動領取任務,肯定能夠完成什麼,產出迭代計劃項目管理

看板

第二步:執行

  • 每日站會
  • 跟進看板
  • 檢查燃盡圖
1. 從「每日站會」開始

項目負責人把控站會時間,控制在15分組之內,這是爲接下來24小時的工做作計劃,及時發現工做問題,促進團隊執行。開發

站會中,每一個成員都要回答如下三個問題:rem

  • 昨天作了什麼?
  • 遇到了什麼問題?
  • 今天要作什麼?
2. 執行過程跟進看板

執行任務期間,項目負責人帶着團隊跟進看板,及時發現工做流中的問題,及時解決。工作流

3. 檢查燃盡圖

不斷跟蹤剩餘的工做量,幫助項目領導和團隊把控工做進度。產品

第三步:調整

  • 評審會議
  • 回顧會議
1. 開迭代評審會:作出工做調整

在迭代快結束時,全部團隊成員須要參與進迭代評審會,其中:it

  • 產品負責人須要從新調整需求列表
  • 項目負責人須要把控時間,確保會議有效

在評審會中,團隊須要完成如下三個任務:

  • 檢查在迭代中完成和沒有完成的工做
  • 討論執行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
  • 下一步工做如何調整
2. 開迭代反思會:改進團隊問題

在迭代結束後,全部團隊成員須要參與進迭代反思會,項目負責人把控時間,同時確保會議積極有效。

在反思會中,團隊須要思考如下三個問題:

  • 前一個迭代中,團隊作得怎麼樣?
  • 有哪些地方存在問題?
  • 接下來如何調整?
3. 開始新一輪的任務

從用戶得到反饋,基於反饋作出下一個迭代的計劃,而後就能開始新一輪任務啦。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