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1、基礎知識

爲何分層?(相似於oop)css

  1. 各層次是獨立的。
  2. 靈活性好。
  3. 結構上可分割開。
  4. 易於實現和維護。
  5. 能促進標準化工做。

 

分層實現。html

  1. 差錯檢測。
  2. 流量控制。
  3. 分段和重裝。
  4. 複用和分用。
  5. 鏈接創建和釋放。

 

實體node

實體(entity)表示可發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軟件進程。web

協議windows

網絡協議(network protocol)或協議:爲進行網絡中的數據交換而創建的規則、標準或約定。網絡

三要素app

  • 語法,即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規定怎麼寫)
  • 語義,即須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做以及作出何種響應。(規定表明什麼)
  • 同步,即事實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規定先寫什麼)

接口(服務訪問點SAP(Service Adress Point))less

  • 接口是同一節點內相鄰層之間交換的鏈接點
  • 同一個結點的相鄰層之間存在着相同規定的接口,底層向高層經過接口提供服務
  • 只要接口條件不變,底層功能不變,底層功能的具體實現方法與技術的變化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工做

服務ide

爲保證上層對等提之間能相互通訊。下層向上層提供的功能。svg

網絡體系結構的特色

  • 以功能做爲劃分層次的基礎
  • 第n層實體在實現自身定義的 只能使用第n-1層提供的服務
  • 第n層在向第n+1層提供服務時,此服務不只包含第n層自己的功能,還包含由下層服務提供的功能
  • 僅在相鄰層間有接口,且所提供的服務的具體實現細節對上一層徹底屏蔽。

協議數據單元PDU(Protocol Data Unit)和服務數據單元SDU(Service Data Unit)

2、三種體系結構

  • OSI七層體系結構——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 TCP/IP 四層體系結構

  • 五層體系結構(綜合了 OSI 和 TCP/IP 的優勢)(主要學習)

     

    五層協議體系結構詳解

      典型設備 中間設備 數據單元 網絡協議
    物理層 中繼器、集線器、光纖、同軸電纜、雙絞電纜... 中繼器、集線器 數據位(bit)
    數據鏈路層 網卡、網橋、交換機 網橋、交換機 數據幀(Frame) ARQ、SW、、PPP、CSMA/CD
    網絡層 路由器、防火牆、多層交換機 路由器 數據包(Package) IP、ARP、RARP、ICMP、ICMPv六、IGMP、RIP、OSPF、BGP
    傳輸層 進程和端口 四層路由器 數據段(Segment) TCP、UDP
    應用層 應用程序,如FTP,SMTP、HTTP 網關 報文(message) DHCP、DNS、FTP、HTTP、POP三、SMTP、SSH、TELNET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