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消息是以前待過的騰訊OMG事業羣換老大了,結合以前後臺有朋友留言說多談談工做經歷和趣聞,今天談談騰訊的見聞和觀感面試
背景:本人12~13年在騰訊北京OMG部門工做過,當時在銀科大廈,正值騰訊微博發力和騰訊視頻起步階段,當時微信已是明星產品,本文見聞和觀感基於本人經歷。微信
本文思緒有些亂,偏意識流。。學習
敢說騰訊員工關懷作的是工做過公司當中最好的,沒有之一,先列幾個印象深入的事情。cdn
首先拿到offer以後,會收到一封郵件,讓你起英文名字,騰訊內部是直接稱呼英文名字比較多的,郵箱也是英文名字開頭,記得當時是須要起三個名字,若是最上面被佔用會依次往下找。有點像阿里起花名,可是不知道誰先發起的。騰訊內部稱爲兄弟姐妹(Q哥Q妹),就像百度稱爲同窗同樣,都是對企業文化的一種暗示。視頻
記得我入職當天是在銀科大廈,入職會發電腦和兩個QQ公仔,電腦不須要本身搬,會有專人或者快遞(不在銀科)送到工位。兩個公仔是爲了作員工培訓使用的。blog
入職以後會有三天脫產的培訓,任何人都要參加,由於是必須在試用期參加完的,若是耽誤不能如期參加,當地辦公區又沒有入職培訓,就須要去深圳或者其餘辦公區參加,機票報銷,可見騰訊是多麼重視員工的入職培訓(據說阿里也是脫產),當時組裏還真有個哥們買機票去了深圳參加培訓。事件
入職培訓內容大概包括:公司規定政策和文化學習(須要考試、考的好的有公仔獎勵),團隊融合,訪問老人。原型
訪問老人是頗有意義的一個活動,兩個一組,找個老同事或者牛人,訪問他們在騰訊的感覺,成長經驗之類的問題,對方不能拒絕,訪問結束後會把公仔送給這位被訪問的同事。產品
好聚好散。離職體驗也很好,辦完手續以後,會有專門的HR跟你作離職面試。離職面試大概就是一些網上都能找到的問題:好比爲何離職、未來會不會回來、會不會推薦朋友(騰訊伯樂作的很好,靠同事前同事推薦的員工不少),這個下次有時間詳細說下怎麼作離職面試。it
離職當天的離職面試還不是最終的,HR多是出於離職當時的狀況,離職同事不可能吐槽一些事情,因此過一段時間(大概2~3個月,記不清),會有專門HR電話找你溝通,繼續作一個訪談,很走心。
值得提的是,離職時,沒有修的年假是能夠抵現金的(如今不清楚)。離職以後還能夠關注微信公衆號,綁定工號,有一些離職福利,好比去年的「188」大紅包。當時頁面會有一些在騰訊工做過的數據和大事件,還挺煽情的~
騰訊活動很是多,每一個季度都會有大型活動。
好比每一年一次的水果節(荔枝節),起源是每一年那個時候深圳荔枝熟了,深圳總部會空運過來新鮮的荔枝給各辦公區員工,後來發展成水果節(貌似這個名字),當天能夠申請荔枝、櫻桃之類的訂製水果。
騰訊司齡日是11.11,光棍節。。。會在image和辦公區各類活動,當天也會有各類玩偶和公仔,很熱鬧。
中國傳統節日:糉子節和月餅節,會有訂製的糉子和月餅,據說是當年業績最好的部門出錢的,訂製的禮品都頗有產品特點,不是隨便買個五芳齋糉子月餅了事。我如今好保留着當年印有騰訊logo的收納盒和Qzone的音樂盒。
每一年12月靠近聖誕節會有重要的「兩會」,小馬哥和Martin會在深圳總部作公司當年的回顧和新年展望。
每一年必辦的是聖誕晚會,外地的能夠分配名額參加,當天基本是包機了。。。
騰訊聖誕晚會在當地也很出名,當年我參加的時候,深圳地鐵站不少宣傳海報,並且選的是開放的體育場,深圳市民能夠在外圍圍觀。體育場入場會有公益義賣活動,騰訊的公益作的很好,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很強。
騰訊春節會比國家法定節日多出來兩天(前一天,後一天),初八就是著名的開工利是,老大們會準備不一樣面值的紅包,排隊領紅包常常上新聞頭條就不說了。
當天領完紅包就是「飲春茗」,中午找個高大上的地方吃一頓飯,而後能夠回家了~ 當時咱們吃飯地方是蘇州街的「白家大院」
企業文化宣傳更接近底氣,不是什麼新產品海報和「政治文章」,更多的是介紹無名的一線員工,好比當時宣傳材料很長時間是一線的編輯員工訪談。
騰訊員工素質很高(雖然出現過各類門。。),大牛不少,總體給人感受是比較低調和踏實,會發現公司內部大牛分享不少,可是公司外部的大牛分享比較少,好比不多見張小龍這種人在外面分享,可是卻能夠在公司內持續作7個小時的分享,可能跟老闆的風格有關係。
員工素質方面,公司從入職到平常都在避免一些陋習,養成好習慣:
公司每個月(好像是這個頻率)會又一次「瑞雪活動」,重點選一個很差的行爲在公司上下進行宣傳杜絕,好比:開會效率這類事情。
講真,我當時在騰訊不多開會。。。*
騰訊內部員工很清廉,公司有明文規定的「高壓線」,所謂高壓線就是不少明文規定的不能作的事情,好比小到虛假報銷,聽HR說有人由於丟了200塊錢的車票換了其餘車票而被開除。
固然這多是爲了宣傳效果,可是當時個人主管拿到廣告商的一箱冰紅茶都說要報備,否則會被查,可見內部對於腐敗是多麼的重視。
高壓線還有個有意思的規定是:爲了保持內部關係的簡單化,騰訊員工之間不能結婚,若是結婚必須一人離職(杜拉拉昇職記啊),不事後來改爲夫妻不能在一個部門,還有一些敏感職位不能夫妻同在公司,好比人事。
說了不少員工福利的事情,碼字比較多了,簡單說下工做,由於工做基本互聯網公司都差很少,沒什麼好說的,可是騰訊有兩個比較大的特色仍是能夠聊聊的
騰訊的產品經理要負責不少事情,從產品原型、交互到後期推廣運營都要親自擼袖子上。PM不少時候是全面手,我當時在的部門PM一我的帶三地的研發團隊(上海、北京、深圳),本身出原型、交互、處處飛作宣傳,其餘部門可能有專門的交互工程師(UE),可是總體產品會用心的用本身的產品,推廣本身的產品
騰訊以前都快成了抄襲的代名詞,可是不管在產品仍是在技術上面,騰訊的微創新和精細化作的都很好,不少功能點並非拍腦殼決定的,而是作了調研;另外在細節上也作了不少事情,甚至作到極致。
有大公司病,內部也有鬥爭,深圳本部好部門多,比較吃香
—eof—
@三水清
未經容許,請勿轉載;不用打賞,點贊是美德,喜歡請轉發和關注
感受有用,歡迎關注個人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