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協議

01.OSI七層協議網絡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於1981年正式推薦了一個網絡系統結構----七層參考模型 [1]  ,叫作開放系統互連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因爲這個標準模型的創建,使得各類計算機網絡向它靠攏,大大推進了網絡通訊的發展。
OSI 參考模型將整個網絡通訊的功能劃分爲七個層次,它們由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PH)、數據鏈路層(DL)、網絡層(N)、傳輸層(T)、會話層(S)、表示層(P)、應用層(A)加密

 

02.5層結構spa

應用層:肯定進程之間通訊的性質以知足用戶的須要;
傳輸層:負責主機中兩個進程之間的通訊;
網絡層:負責爲分組交換網上的不一樣主機提供通訊;
數據鏈路層:提供無差錯幀傳送;
物理層:透明的經實際電路傳送比特流。
 
03.圖片來自網絡

01.計算機網絡

OSI,TCP/IP,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以及各層協議翻譯

每一層的協議以下:
物理層:RJ4五、CLOCK、IEEE802.3 (中繼器,集線器)
數據鏈路:PPP、FR、HDLC、VLAN、MAC (網橋,交換機)
網絡層:IP、ICMP、ARP、RARP、OSPF、IPX、RIP、IGRP、 (路由器)
傳輸層:TCP、UDP、SPX
會話層:NFS、SQL、NETBIOS、RPC
表示層:JPEG、MPEG、ASII
應用層:FTP、DNS、Telnet、SMTP、HTTP、WWW、NFS
每一層的做用以下:
物理層:經過媒介傳輸比特,肯定機械及電氣規範(比特Bit)
數據鏈路層:將比特組裝成幀和點到點的傳遞(幀Frame)
網絡層:負責數據包從源到宿的傳遞和網際互連(包PackeT)
傳輸層: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報文傳遞和錯誤恢復(段Segment)
會話層:創建、管理和終止會話(會話協議數據單元SPDU)
表示層:對數據進行翻譯、加密和壓縮(表示協議數據單元PPDU)
應用層:容許訪問OSI環境的手段(應用協議數據單元APDU)orm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