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有過將來嗎————設計
你認爲馬化騰,周鴻禕是產品經理,呵呵。ip
只是老闆想給本身套一層更容易親近大衆的殼罷了,具體這個title叫產品經理,或首席體驗館,都只是概念,本質上他們是老闆,或者「一羣還幹事而且對細節關注的老闆」歸納更爲準確。千萬別本末倒置,認爲由於xx是產品經理,因此x鵝,x60有今天的成功,有那樣想法的,請您別往下看了,謝謝。項目管理
不是老闆的產品經理也有幾個表明人物,俞軍、張小龍,特色有本身的成套理念/方法論,有成功的表明做。彷佛他們就應該是pm的歸宿,可是也請當心,這裏也有坑。歸納出一個成神模板,看看你到底愛的是他們身上的哪一面:資源
a)x總 經過不斷摸索總結, 設計出這個產品,並經過特有的方法論,不斷精益求精,產品體驗賊好,文檔
b)用戶量蹭蹭漲,稱爲時代的一個座標,最終成神。原型
是的,我用a、b作了斷句,究竟是由於a,最終質變了b;仍是出現了b,概括出了a呢? 實在是智捉啊,這個簡直和歷史大勢與英雄人物的關係同樣難嘛。 產品
華爲傳奇,徹底也能夠炮製出一個產品經理的典範,老任不站臺手下出來我的也行。it
同理,海爾、聯想等等 牛逼業務+英雄人物+產品概念故事,成神模板真的和「產品經理」這個職業有強關係?模板
再直接點——除了最終業務結果上的成功,到底有沒有辦法對產品作出量化性的評價???沒有產品結果上的成功,有沒有辦法對產品經理作出量化性的評價???電商
個人答案,可能初級中級的產品經理有,可是高級以上的沒有。如何定義高級產品經理這個層次呢?
若是沒有結果,即使過程套路無比純屬,方法論沒有缺陷,也沒法說明產品經理牛逼,而把業務失敗歸爲其餘客觀緣由。即使如上描述的方法論三觀正這樣的產品經理,在稀缺性上極差,而可替代性很強(你沒法給出只有你有的稀缺價值是什麼),價值怎麼提高的起來。
產品經理職業能力模型上的模糊性,是形成產品經理職業化發展困頓的核心緣由。
牛逼產品經理的出現每每是行業大勢興起/變遷的衍生結果,沒有百度中文搜索領域的快速擴展就不會有俞軍;騰訊、阿里、360、金山等等亦如是,可是反過來(沒有俞軍,沒有百度的今天這麼說就太誇張)說難以成立。成就牛逼產品經理是時勢,而不是鼓吹的方法論。
大神的成功不具有良好的可複製性,甚至想要抽取共同點也難,除了用戶第一這樣的大帽子,作搜索的與作im的、作電商的、作殺毒軟件的,面臨的形式千差萬別。剩下的只有能抓住行業大勢/用戶核心需求 這個通用描述了。
可是這一點,在職業化的公司中,倒是最難以實施的。
———產品經理到底作什麼———
一句話歸納:拿着員工的錢,操着老闆的心。除了賺來的錢是老闆的,理論上全部責任均可以是你的。
對應產品經理層級,小的作作執行,畫畫原型,寫寫文檔;中的帶帶人,開開會,領導下資源團隊;大的多寫ppt,畫大餅統籌思想激勵團隊。若是老闆有精力,徹底能夠本身一肩挑了(別扯專業能力,老闆的嘴比你的文檔/圖好使的多,信不信),因此創業團隊10人如下,極少見到有產品經理職位,創始人本身搞定。
對於職業化的產品經理:
一、老闆盯得牢的,他下任務,你作配套執行
二、老闆看不上的,你整理任務,你配套執行
除了權力弱於老闆,收益權弱於老闆,產品經理作的事情、操的心本質上和老闆沒有區別。只是核心老闆抓了,產品經理作的是次要的事情。
類比產品經理的定位,幾個職業能夠類比:
一、師爺
你聰明能幹,輔佐官老爺內內外外,作的好了,老爺升官;作的很差,管鋪蓋滾蛋。你們都知道你聰明,也知道你沒有實權,誰讓你沒有正經功名出身呢
二、祕書/助理
你什麼都知道,什麼均可以接觸,也確實什麼都經過你下達,老闆的不少文章都是你代筆/起草的。但本質上仍是一個狐假虎威,你的積累來自於 老闆對你的信任*老闆的地位。技能,確實能夠練達,但論文論武 強過你的有一大趴。
三、基層官員
想要作出事情,依賴是方方面面的。客戶要抓好,服侍好;上級的意圖要能精準把握,跟緊風向;實施是你的,結果是上級的;要會寫,也要能說,比具體作什麼更重要些;大環境維穩狀況下,別想着有大業績能落到你頭上,解決歷史問題纔是主旋律。
說職業化道路沒有前景,是由於pm職位定位自己就矛盾——要求你有ownership,給業務/產品澆灌心血,當老闆不發話的時候要求代替老闆運轉公司/部門,老闆發話的時候要有執行力,這簡直比創業還累啊,可是你獲得的有多少?長此運轉,好的pm會不斷本身幹,作事舒服回報還高,爲啥不走。
另一個重要緣由,產品經理要論價值,重中之重就是思想(你的判斷,你的市場敏感),但在職業化的狀況下,自身的思想是被壓抑的(開個公司還不能按本身的意思任性,誰當老闆),只能鍛鍊次要價值(那些價值鍛鍊再多,也難以質變的,相信我)。
這麼說,若是沒要本身創業單幹的想法,別作pm了,徹底可按需推薦幾個性價比更高的職位:
i、喜歡偏被動偏執行的,作技術。錢多,成長路徑平滑無憂。稀缺價值顯而易見:我能幫你作!
ii、喜歡跑客戶,積累關係的,作運營、市場類職位好多了。稀缺價值顯而易見:我有客戶!
iii、偏執一點,但願作極致用戶體驗/用戶價值這塊的,作一個好的UE,不是更純粹嘛。稀缺價值:顯而易見,我作最好的圖/設計
這些職位積累更爲純粹,很容易預期技能與收益的持續增加。更爲重要的是,可做爲積木塊被快速整合,是資源。產品經理,不提供資源卻消耗資源。
如今感受痛苦的pm,八成是有賊心沒賊膽。想創業,又沒找好突破口和機遇,不斷在走不走,熬不熬中消磨。
重申:陽光大道只有一條,出來本身幹(或合夥)。若是不想當老闆,你操老闆的心幹嗎。專業能力、核心競爭力,你說老闆有什麼核心競爭力——成敗論英雄,能把事情辦成就是牛逼,什麼能力手段能用的,都上,但這樣註定難有專業能力的積累。
結果、結果,爲業務結果負責,爲結果不擇手段(必要時,心黑臉皮厚),在公司拿獲得結果,就有加薪與年中獎(業界名聲響,獵頭電話多),本身幹就是殺出血路。不成業務leader,想要撇清邊界,試圖作象牙塔式的pm,早晚被事實教育。
職業化環境下,產品經理因爲不具有獨立決策的基礎,我的意志難以彰顯,同時受限於公司業務/組織歷史包袱,精力更多消耗在產品/用戶關注點意外的領域。說穿了,所謂產品經理,對於核心業務/產品,有多少有話語權呢?
———————————走心分割線———————————
pm5年,從助理,到高級,到專家,產品/業務跨過很多。
技術專業出身,決定走產品路線不是由於混不下去,而是以爲技術相對被動務於實踐,但願:
a.向前走,琢磨用戶行業,如何作業務、如何作用戶,能夠看更多。
b.磨練價值彈性的溝通協做等通用能力,而非埋頭苦練價值相對肯定性的技術
內心有認定:互聯網行業,看懂趨勢/公司/產品的內在,比搞得如何實現重要的多的多。小則能夠選對公司找下家,賺點科技股票錢,大則有發力自起爐竈的基礎。
說白了,看不上作技術的那點收益,想要的東西不是安心作技術能夠給的,因此混pm了。
到今天我還在大平臺,沒有走人,但感受愈來愈焦灼
最初的目標已經達成了:
a、互聯網確實不在神祕,望聞問切一把,水深水淺顯而易見。
寫個各類解讀,比xx分析師靠譜得多;看新聞,麻麻的都是公關稿,水的一比。
b、作人作事 領教不少,再也不生澀。
圍城的煩惱也愈來愈dt:
a、你的念頭很難通達,簡單說就是憋屈。pm本質上是作什麼的?指引方向,帶領團隊,拿到結果。那些規劃、設計就是中間產出。憋屈在哪:
i、指引方向。你不是創始人或者決策層,方向須要你指引或者你能指引嗎?什麼,你說本身英明神武,邏輯縝密思惟清晰,so TMD de what!你想找個如今版本的劉備,讓你放手去幹麼,如今市面上多的是寧肯任性讓公司去死的。說白了,作決策的是老闆,決策的方向是否你believe的都得作,尤爲當公司進入相對成熟階段,山頭開始穩固,你能作到一塊能愛上的版塊,這個概率很小,即使一時如此,時間一長很容易變味。這時的憋屈在於,你須要對後面跟着你走的人談本身都不believe的事情,夾心層的通性痛點。
解決方案不是沒有,把本身的意志清洗乾淨,不斷接受新的目標輸入,不帶感情的代入分析尋找最優解,時間一長,你會自問,意志沒法貫徹,常常委曲求全,爲啥要這麼苦逼?
ii、帶領團隊。沒有人事權,沒有權力作獎懲許諾。拋離了蘿蔔大棒,純粹靠理想忽悠?除非你的歷史能爲你代言:跟着我走,加薪獎金就在後面。否則除了剛出社會的新人,誰會死心塌地。
iii、拿到結果。前面講了不少結果的重要性。這裏講拿到結果的難度,你想要的結果和周圍人在一個方向上嗎?和老闆在一個思想戰線上嗎?其中一個爲否,能夠克服;兩個爲否,你不堅持對公司帶來的價值賽過堅持。 再說穿了,你真是一塊磚,哪裏須要往哪搬,也就沒有這些糾結的問題了。不就是執行嗎,怎麼說怎麼作就是了(此爲初級、中級產品經理境界),很好作。沒有思想、靈魂的產品經理能夠成爲高級產品經理嗎?
解決這些矛盾不是沒有好的解法:長袖翩舞
出色的向上管理、項目管理能夠將上面的矛盾平滑處理,先作人。這裏的學問不展開了。
糾結麼,要是這麼能混人,作不作產品經理,都能不斷上升了
因此高級產品經理實際上是一個僞概念,沒法經過中級產品經理常規化過渡,反而是成王敗寇以後對勝利者的一種追封。
在pm這個崗位上,想要有做爲,單幹是一個必然選擇。單幹的意思是,產品經理必須能掌握對產品的主導權,對去往何方有完整的決策權/同時富有責任。
暫時寫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