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敗越戰,愈挫愈勇(人生就像心電圖,一路順風,你就掛了!)

我和馬雲差了 8 個字:越敗越戰,愈挫愈勇。php

阿里巴巴市值:2728億美圓;新東方市值:75億美圓。app

馬雲,我真的很是的佩服他,首先佩服他的是他跟我有一樣的經歷,我考了3年才考上了大學;他也是考了3年。我比他還要幸運一點,我考上的是北大的本科,馬雲考上的是杭州師範學院的專科。可見,咱們除了長相上的不一樣,還有智商上的差異。翻譯

可是,阿里巴巴在14年到美國紐交所去上市,市值200億美金,新東方比阿里巴巴早走了一步,咱們在2006年就到美國上市,新東方的市值到今天爲止才75億美金。固然同窗們不要小看40億,你想作一個75億美圓的公司給我看看也是不容易的。設計

有時候我想,我跟馬雲的差距在什麼地方呢?後來發現,我跟他的差距就在最後八個字上,馬雲是一個典型的越敗越戰,愈挫愈勇的人物,我是典型的不是越敗越戰,愈挫愈勇的人物。我到後來有了這樣一點精神,也是從周圍的朋友身上學來的。blog

阿里巴巴是馬雲作的第5個公司。馬雲在大學畢業之後,當了大學老師,也跟我同樣,出來開了一個外語培訓班,新東方第一個外語培訓班招生人數13人,3年之後,新東方同期學生到了5000人,一舉成功。資源

馬雲第一個培訓班招了20我的,3年之後的培訓班仍是20我的,開培訓班失敗了。馬雲又作了一個翻譯社,怎麼作怎麼虧本,緊接着作了一箇中國黃頁,又失敗了。馬雲又跑到北京開了一個合資公司,作了不到半年,仍是失敗了。數學

請你們想想,若是是你,連作4個公司都失敗了,你會怎麼辦?你會怎麼想本身?你會想,老子天生不是幹這個事情的料,我天生是給別人打工的料,我不再開公司了。但馬雲想的是,前面的失敗是爲了奠基將來作世界大公司的基礎。我終於看出了,我和馬雲的區別。it

人的區別,不在於家庭身份,不在於長相,不在於上什麼大學。請記住了,這個世界上,能掌管命運的就是你本身。沒有任何人能把你從泥濘中拉起來,只有你本身能夠爬起來;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你前進,只要你本身往前走。電商

這個世界上,90%的人是追隨者,但你不是,請記住,你是來引領這個世界的!thread

有時,擋住咱們前進的腳步,偏偏是不肯意邁出第一個腳步的本身。

咱們的生命須要什麼呢?突破,突破,再突破!有時,擋住咱們前進的腳步,偏偏是不肯意邁出第一個腳步的本身。

當我走進北大的時候,我連續幾年充滿了自卑,總感受本身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講普通話不會講,文藝體育才能不行,我惟一會的體育運動是游泳,但只會狗刨。

上游泳課時,個人老師哈哈大笑,說歷來沒有看到一我的狗刨遊得這麼快,當時我無地自容。在北大看到男女同窗談戀愛,我發現本身根本沒有勇氣去追求我喜歡的女生,儘管我喜歡了不少的女生。

爲何呢?由於我沒法擺脫自卑,我沒法擺脫我自輕的賤,我本身看不起本身。我是農村的孩子,穿的是破衣服,長相比馬雲好看一點,可是也不咋地。我想去追,到最後結果不就是被拒絕嗎?不就是丟面子嗎?

我在大學四年,歷來沒有參加過任何學生和幹部的競選,由於我知道,我要競選的話,80%的可能性都會失敗,你們會怎麼評價我呢?你看俞敏洪連他都想競選學生會的幹部,爲了不失敗我乾脆什麼也不幹。如今回想起個人大學生活,除了讀了幾本書,交了幾個朋友,其餘的生活幾乎是一片空白。

由於懼怕,不肯意突破本身,最後致使咱們永遠在原地踏步。咱們必須突破自卑的殼,自輕的賤,膽怯的虛,失敗的懼,才能夠奮勇向前。

人生就像心電圖,一路順風,你就掛了!

心電圖自己就是高高低低,很是不平整,它代表了生命的活力,若是說你的人生是一路順風的,證實你掛了,你的人生一路順風,有多是你可貴遇到挫折,精神就崩潰了。後來我終於想明白了,寧肯生命中多點挫折,也不肯意生命中只是鋪滿了鮮花,由於在挫折中間,你能看到更多的風景,你能更多的感覺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有一次黃曉明說,俞老師,我演的還好吧?我說你演得很好了,惋惜你沒有把個人氣質演出來,他說什麼是氣質?我說氣質是一個男人在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以後,每個動做都充滿人生的智慧,這就是氣質。

人生的道路歷來沒有直路可走,每個人只要內心有山峯,道路再曲折,也可以到達你人生的頂峯和山頂,但願你們一塊兒共同努力。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注意力和穿透力。什麼是穿透力,就是能夠排除周圍全部的紛紛擾擾,眼睛盯着你前行的路,那就是穿透力。

我但願成爲中國教育領域中間最優秀的教育助手,說得好聽一點,教育家。可是到如今爲止,我也不知道,走向教育家應該是作什麼?可是我知道,我在這條路上一直在努力。

個人人生,是從階段性目標開始的。第一個目標,成爲一個優秀的農民;第二個目標,離開農村,考上大學;第三個目標,是但願畢業之後,留在北大當老師;第四個目標,但願能夠到美國去讀書;前面三個目標都實現了,可是第四個目標,最後完全絕望而了結。

可是如今想想,我忽然發現,幸好被拒簽了。正是拒籤讓我一次一次的絕望,讓我想到,我在北大永遠不會有錢,我必須本身掙錢,因此有了新東方。因此說階段性的目標,只要你能夠堅持下去也是好事。

剛纔我說到了,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注意力和穿透力。什麼是穿透力,就是能夠排除周圍全部的紛紛擾擾,眼睛盯着你前行的路,那就是穿透力。

當咱們的生命有目標,若是你的眼睛能夠穿透困難,走向目標,目標永遠就是最大的。你就會變成成功者,當你的眼睛只看到困難,目標被困難阻擋的時候,你永遠是一個失敗者。

有多少同窗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放棄本身的目標:考試,考不過去就放棄了;交朋友,交不了就放棄了;找工做,投了幾份簡歷沒有人要就放棄了;創業,一次失敗就放棄了。

咱們的生活中放棄了太多的東西,看到了太多的困難,以致於咱們一次一次變成了失敗者,可是你沒有像馬雲同樣,從一直失敗,一直失敗,走向成功,你也沒有像我同樣,走向成功。其實成功不在於堅持了多久,只有在一次一次沒有但願的時候依然堅持下去,纔有用。

他們丟掉了夢想,丟掉了堅持,丟掉了信念,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值得相信。留下的是什麼?是平庸,迷茫,懦弱,放棄和附和。

在長大的過程當中,咱們失去童年,失去了青年,不知不覺走向了中年。咱們有多少人在30歲之後,慢慢告訴本身,你必須堅持?咱們大部分人都看到的是什麼?咱們日益變得平庸,咱們人生充滿迷茫;咱們隨着碰到各類各樣的困難。

隨着咱們失戀,隨着咱們大學畢業找工做,隨着咱們創業找不到資源,咱們愈來愈變得膽怯,愈來愈變得懦弱。咱們開始放棄本身的夢想,咱們甚至放棄本身微小的目標。

到最後,咱們附和整個社會,還給本身起了一個很是好聽的名字,就叫「和光同塵」。其實,是把你的光弄沒了,而你的精神和靈魂,確實掩蓋了全部的塵埃。

世界上80%的人,都在默默無聞中渡過本身的一生,都在抱怨中過着天天的日子,都在對社會以及對周圍的親人和朋友不知足,來打發本身的日子,他們歷來沒有想過,身上到底丟了什麼東西?

他們丟掉了夢想,丟掉了堅持,丟掉了信念,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值得相信。留下的是什麼?是平庸,迷茫,懦弱,放棄和附和。

到今天爲止,我已是新東方年齡最大的人,過了50歲,但很是慶幸的是,我依然每時每刻都告訴本身,都在問本身,個人夢想在哪裏?個人信念在哪裏?我還在堅持一些什麼?我是否是已經變得懦弱,已經變得平庸,已經變得放棄本身的理想?

他們那時遠不如你!柳傳志擺地攤,王健林借高利貸,馬化騰融資被拒...

相較於那些自帶光環的富二代,白手起家的故事更能傳達出正能量。他們的經歷告訴咱們,憑藉決心、勇氣和一點運氣,任何人均可以突破身份的桎梏,得到非凡的成就,不管這種成就是以世俗的眼光來衡量,仍是以自個人目光來審視。

柳傳志

40歲還在擺地攤

1984年11月的第一天,在北京中關村中科院計算所不到20平米的小平房內,柳傳志心事重重的坐在板凳上看你們搬桌子、掃地,這是聯想成立第一天,他徹底沒有創業的興奮,儘管曾向中科院副院長周光召信誓旦旦保證「未來咱們要成爲一家年產值200萬元的大公司」,但眼下最擔憂的是月底工資從哪裏來。他和同事天天在中關村擺攤,像無頭蒼蠅同樣倒賣冰箱、電子錶、旱冰鞋甚至運動褲衩,門口卻高掛「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的招牌,所做所爲與科技企業的形象截然不同。

這一年,柳傳志正好40歲,進入不惑之年。在創辦聯想以前,柳傳志最大的夢想是買一輛三輪車,和太太拉着手去旅遊。那時夫妻二人的積蓄加起來最多隻有80元,他回憶說:「我那個時候算啊,到退休的時候就能買得起了。」

柳傳志在小平房創辦聯想

1984年深秋,在那間自行車棚改造的小平房內,共有11人蔘加公司成立大會,這些人都符合柳傳志「既本分,又能幹;既有成就,又不知足;既有忠心赤膽,又有反叛精神」的選拔標準,他們後來被稱做「創業元老」。據1984年12月4日的任命名單顯示,年齡、資歷、地位最高的王樹和擔任總經理,柳傳志與張祖祥分別擔任副總經理,三人做爲核心,掌控公司命運。

回憶本身的創業經歷,柳傳志感慨,「困難無其數,歷來不動搖」,這是千真萬確的。聯想成長的時候,可能比你們面臨的困難更多,主要是環境困難。

1980年代,中國還處在計劃經濟時代,剛開始向市場經濟轉,因爲種種不規範的商業行爲聯想被騙過屢次。柳傳志最初起家的20萬元資本,大概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被人騙走了14萬。1987年時,在深圳被一傢俬人的進出口公司騙走了300萬元。當時柳傳志甚至有拿板磚拍他的心,在他們家蹲守了很長時間,最後這筆錢追了回來。

通過兩年的艱苦摔打,柳傳志終於迎來起色,漢卡大獲成功。2004年,聯想併購IBM全球PC業務。從一個億到10個億,扛起名族的大旗,再到香港成功上市。

柳傳志的傳奇故事對許多立志創業的青年人來講,是一種激勵,這個傳奇讓每個創業青年均可以懷有這樣一個但願──「若是我足夠努力,也能夠像柳傳志那樣地成功。」

王健林

被迫借高利貸

剛滿15歲的他從四川綿陽來到東北,成了一名娃娃兵。天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裝備,在齊膝深的積雪中徒步40千米,每次拉練的總路程甚至長達上千千米。從軍18年已經成爲團職幹部的他,卻趕上了「百萬裁軍」。

創業初期沒資歷,沒實力,爲了公司借太高利貸,說好的貸款卻被銀行放鴿子,人人都不想碰的舊城改造他敢接,不懂城市規劃,一個項目打了創紀錄的222場官司,這個一根筋的人現在倒是地產生意遍及全國,並且還積極進軍文化產業,收購了國際院線巨頭的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

穿着軍裝的王健林難掩當年青澀

有人問王健林:你創業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做爲商業領袖的王健林提起當年也是不無感慨,他說:最困難就是創業、創新,沒有資金。找國有單位借錢,還要作擔保,還得提供一年25%的回報。

馬化騰

抱着改過66遍的BP跑遍會館

1999年,第一屆高交會,深圳會展中心。

這一年,騰訊剛成立不久,篳路藍縷,舉步維艱。在近一年的時間裏,公司幾乎都處於裸奔狀態:幾個創始人爲了養活騰訊這個孩子四處給別人作網頁,設計程序和系統,甚至差點要把QQ這隻胖企鵝轉手賣給別人。

要找錢並非一件容易的事。28歲的馬化騰抱着修改過66遍,共20頁的商業計劃書跑遍了高交會的全部會館。沒有幾個投資人留意到這個志存高遠的小夥子和他的QQ儲錢罐。

直到慧眼識珠的IDG和盈科數碼的出現,一會兒給了騰訊220萬美圓的投資。而直到QQ用戶達到2000萬時,這筆錢還沒用完。

在今天看來,沒有這筆風投,也許就沒有今天的騰訊,更沒有今天鏈接一切的互聯網+。

創業初期的「小馬哥」

是否是頗有公務員範兒,夾克衫,雞心領,白襯衣,拎着一個紙袋子。猜猜裏邊裝的是啥?手上的冊子會是騰訊商業計劃書?如今,你們的疑問是:這個不夠酷,缺少故事的人,憑什麼創造了中國互聯網的最大故事?

宗慶後

騎三輪車處處送貨

宗慶後中學畢業後,爲減輕家庭負擔,身爲長子的他主動來到條件艱苦的浙江舟山鹽場鍛鍊。一年後,又展轉到紹興茶廠。還由於文化程度過低,當不了老師,只能被安排在一所小學裏當校工。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42的宗慶後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要帶領兩名老師,靠借來的14萬元錢,去接手一家連年虧損的校辦工廠。」創業初期的條件十分艱苦,借來的14萬元,也不敢所有用完,只用了幾萬元錢,簡單地粉刷了一下牆壁,買了幾張辦公桌椅,就開張了。

當他戴着草帽,蹬着平板車走街串巷,叫賣棒冰、文具的時候,當他爲了發煤爐子須要的爆米花,和隔壁同在教育局下面的兄弟單位吵架的情形,還想不到本身10年後會成爲一個左右中國飲料市場格局的人。

創業初期的宗慶後

42歲開始創業,從貸款14萬元、靠三輪車代銷汽水及冰棍開始,到擁有財富800億元,成爲「2012年中國內地首富」——25年來,宗慶後心無旁騖,以超乎常人的耐力,堅守着本身的實業帝國。其我的奮鬥史,無疑是一部真人版的「勵志大片」。

在宗慶後與哇哈哈聲名大噪後,曾有人問:人生最應大有做爲的15年,他卻在農村度過,是否後悔?

宗慶後回答說:

這15年,儘管是我人生中最年輕,最有成長但願的大好時光,看起來彷佛在農村沒有什麼做爲,但對整我的生道路其實頗有幫助。這15年的艱苦生活,磨練了個人意志,能吃得起苦,同時也練就了比較好的身體。爲我42歲從新創業,打下了比較雄厚的基礎。

潘石屹

英雄莫問出處

1987年春節一過,潘石屹變賣家當,辭職南下深圳,到達南頭關時,身上剩下80多塊錢,這即是多年後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創業資本。因爲沒有邊境通行證,這筆創業資本首先是花了50元請人帶路,從鐵絲網下面的一個洞偷爬進了深圳特區。

現實中的深圳並不像蜻蜓點水時看到的那麼美好舒適。潘石屹爲三餐而奔波,不久進了一家諮詢公司,其實就是皮包公司,電腦培訓、給香港人當跑腿的、接待內地廠長經理旅遊,什麼能掙錢就幹什麼!

這西瓜,吃出了一股子狂狷邪魅的範兒...

因爲語言不通,飲食不適應,深圳的生活始終讓潘石屹感到很是壓抑。不久,公司在海南中部接收了一個磚廠,潘石屹出任廠長。這個廠高峯的時候有400多工人,少的時候也有100多號人,地處山區,管理起來並不容易。

小偷常常光顧,夜裏提供照明的小發電機一個月內被偷過三次,潘石屹像講電影故事同樣:更麻煩的是民工情緒問題,有一天,潘廠長正在本身的臥室---一個廢棄的水塔裏休息,忽然一塊磚頭破窗而入,水塔下面,彙集了上百位談工資的民工。想跑都跑不了,只能硬着頭皮下去跟他們談!

半年後磚廠停產,潘石屹重回海口。隨着經濟低潮的來臨,大部分淘金者都撤了,潘石屹卻決定留下來碰碰運氣。

1991年8月,潘石屹與人合夥註冊成立萬通公司,高息借貸1000多萬元炒房,隨着海南經濟第二波熱潮的到來,在短短半年多時間裏,萬通積累下了超過千萬元的資金。雖而後來又賠掉了,但讓本身找到了膽量。1992年8月,預感到海南房產泡沫不能持久的潘石屹撤離海南,北上京城。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懷柔縣政府食堂吃飯的潘石屹,無心中聽旁桌的人講,北京市給了懷柔幾個定向募集資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標,但沒人願意作。

潘石屹抓住了這個機會。很快,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進入設立程序。正在潘石屹暗自歡喜的時候,卻接到了有關部門的一個電話:大家捅婁子了,幾個部委領導要聯合聽大家彙報工做!

潘石屹來到國家體改委。一進門,幾十位’大人物’排成一排,我在前面講,一邊念一邊豆大的汗水不停地滴在材料上。

一位領導提醒潘石屹:小夥子別太緊張,咱們只是來聽聽新政策的實踐狀況的。最後,一位司長拿着潘帶過來的股權證樣本稱讚道,北京人作事就是規範,一張股權證都這麼正規,外地企業有的就拿收據代替,這算是對北京萬通的一點正面表揚。這一次,北京萬通挖到數億元的利潤,潘石屹開始嶄露頭角。

1994年4月,潘石屹認識了在華爾街高盛銀行工做的張欣,同年10月兩人結婚。1995年9月,潘石屹離開萬通與妻子創辦紅石實業,隨後開創出SOHO中國的大局面。

壓軸登場——馬雲

三次創業,屢敗屢戰

1984年,馬雲第三次參加高考,老天爺彷佛不忍心再折磨這個「阿甘」式的學生,馬雲的運氣出奇的好。考數學的那天早上他背了10條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時10條公式逐條套用,結果考了79分。惋惜,他離本科分數線還差5分,被杭州師範學院的專科錄取。哪想到學校外語系本科生名額未招滿,他被調劑進入外語系本科專業。

三次高考才靠運氣勉強進入他本身所說的「最差的大學」,馬雲提早體會到屢戰屢敗的滋味,也修煉出永不言敗的氣質,他說:正由於我從普通家庭出來,從普通學校出來,高考也失敗,我才特別可以瞭解中國老百姓的心態和市場客戶小老闆的心態,我又學的是英文,因此我知道西方社會裏倡導的是什麼。」

瞧這傲嬌的大長腿

在5年的教書生涯中,馬雲一直夢想着到公司工做,好比飯店或者其它什麼地方。就是想作點兒什麼。1992年,商業環境開始改善,馬雲應聘了許多工做,但沒有人要,曾經絕望到應聘肯德基總經理祕書職位,但卻依然被拒絕。

1997年,中國電商元年,馬雲「北漂」創業,又是挫折重重。有一次,他望着長安的街道說,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麼對我,大家都要知道我是誰。

1999年,馬雲召集了18我的,在公寓裏開會。馬雲說,10年後,阿里巴巴市值會到50億美圓,有的人不信,有的人信了。兩個小時後,每一個人都開始掏腰包,一共湊了6萬美圓,這就是建立阿里巴巴的第一桶金。

當時,阿里巴巴基本上是一個「三無」企業,無資金、無技術、無計劃,但卻靠着一股韌勁,最終存活了下來。每一分錢都是精打細算,皇天不負有心人,1999年阿里巴巴從高盛得到了資金注入,2000年又從軟銀得到了投資,公司的規模走上迅速擴張的道路,成長爲現在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帝國。

 

http://site.6park.com/finance/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3961712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