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社招,面淘寶,指南

背景

最近淘系開啓社招,我聯繫了不少的同窗,瞭解了你們一些面大廠的經歷後,我以爲你們對於面試大廠是否是有點隨意……前端

面試這種東西並非投個簡歷,等着被面就行了,是要作不少準備的,這個準備不僅是題目和項目上的準備,心理和意識上的準備一樣重要。vue

不過由於我我的也只在淘寶這個大廠呆過,因此我根據本身的經歷,講講面試淘寶這種大廠有哪些要注意的點?git

爲了讓內容更加豐富,我還參考了內網多篇面試官的思考總結,整理成這篇文章。面試

用面試官的思考總結也可讓你們知道面試官是怎麼考察你們的,從而反向要求本身。編程

硬性條件

像淘系這樣的大廠部門,爲了下降面試成本,實際上是有一些相對基礎嚴格的篩選條件的,這些咱們統稱爲硬性條件,它決定了你的簡歷是否能經過評估,進入到面試環節。不過硬性條件並非必定要遵照的,但若是你有硬傷,其餘方面的要求相對會高不少。這種最多見的狀況就是好比你學歷偏低,技術就要很是出色……後端

學歷

學歷重要嗎?固然重要啦,我的認爲好的學歷表明了你的學習能力,它是用來證實學習能力的,企業要一我的,沒法花太多時間去了解你,只能根據你能拿出來的證實材料來證實能夠用你這我的,那學歷就是第一選擇。本科算是目前比較基礎的學歷要求。瀏覽器

工做年限

工做年限是從你畢業開始算起,不是從你開始作前端相關的職位開始算起。而工做年限決定了你應聘前端的評判標準。微信

提及評判標準,咱們能夠從阿里的職業序列開始提及。像技術走的是 P 序列:markdown

或許你比較好奇每一個技術序列的標準,我直接網上給你找了一段:session

P5

  1. 在專業領域中,對公司職位的標準要求、政策、流程等從業所必需瞭解的知識基本瞭解,對於本崗位的任務和產出很瞭解,能獨立完成複雜任務,可以發現並解決問題;
  2. 在項目當中能夠做爲獨立的項目組成員;
  3. 能在跨部門協做中溝通清楚。

P6

  1. 在專業領域中,對公司職位的標準要求、政策、流程等從業所必需瞭解的知識理解深入,可以和經理一塊兒探討本崗位的產出和任務,並對經理具有必定的影響力;
  2. 對於複雜問題的解決有本身的看法,對於問題的識別、優先級分配有看法,善於尋求資源解決問題;也經常由於對於工做的熟練而有創新的辦法,表現出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3. 可獨立領導跨部門的項目;在專業方面可以培訓和教導新進員工。

P7

  1. 在專業領域,對本身所從事的職業具有必定的前瞻性的瞭解,在某個方面獨到,對公司關於此方面的技術或管理產生影響;
  2. 對於複雜問題的解決有本身的看法,對於問題的識別、優先級分配看法尤爲有影響力,善於尋求資源解決問題;也經常由於對於工做的熟練而有創新的辦法,表現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可獨立領導跨部門的項目;可以培訓和教導新進員工;
  4. 是專業領域的資深人士;
  5. 行業外或公司內培養週期較長。

換一種好理解的說法就是,應屆生進來是 P5,社招通常 P6 起,對應工做年限大體從 2 年 到 5 年左右,P7 對應的工做年限大體從 5 年 到 8 年。

好比你 2010 年畢業,作了 3 年後端,而後作了 4 年前端,由於從畢業開始算起,工做 7 年,因此是以 P7(技術專家)的標準來評估你的。

這也就是意味着,工做 2 年到 5 年的同窗,若是想來淘寶,請趕忙來,過了 5 年,對你的評估標準又會高一級。

跳槽次數

公司會對跳槽次數有必定的要求,這主要是由於頻繁的跳槽一定會致使沉澱偏少,由於到一個新的環境是須要時間沉澱的,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5 年內 3 跳就是就比較難接受了,除非你有出衆的一面。

內推

若是你知足以上條件,你能夠試着投遞簡歷,儘管你有不少種方式能夠投遞簡歷,但我真的友情建議,找內推,不要直接就投過去。

找內推會有不少好處:

  1. 幫你內推的同窗能夠給你介紹團隊架構以及負責的業務
  2. 幫你內推的同窗纔是真正和你站在一條線上的同窗呀,找到一個好的內推同窗,能夠幫你看簡歷,瞭解下場面試官是誰,瞭解面試反饋,給你指導建議,這些均可能或多或少的幫助到你。
  3. 內推成功的話,他們是有內推獎金的,讓他請你吃飯

你可能會想,去哪裏找內推的同窗呢,給你們分享一些技巧:

  1. 關注「淘系前端團隊」這個公衆號,做爲淘系前端的官方公衆號,推送的都是淘系同窗的原創文章,內容你可能看不懂,但沒有關係,重點是不少文章底下都有羣、二維碼、微信號、郵箱之類的,你徹底能夠根據本身感興趣的方向,找相關的文章,而後聯繫到具體的同窗,而後找他們看簡歷等,他們確定會很是樂意的,畢竟他們留這些信息就是要招人的
  2. 關注一些你以爲不錯的大佬,掘金、Github、知乎都行,招人的時候,他們會發布招聘信息,能夠趁機加他們微信,方便交流和內推
  3. 找冴羽呀,微信號:「mqyqingfeng」。冴羽有什麼很差的,不信你看這篇文章,《如何輕鬆拿到淘寶前端 offer》

簡歷

少寫廢話

專業技能

  1. 熟悉 React、vueJS 等主流 MVVM 框架
  2. 掌握 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等前端存儲方案,記錄用戶操做習慣或經常使用數據,從而下降 HTTP 請求,提高用戶體驗;
  3. 熟練使用 git 版本控制工具,進行代碼管理,實現敏捷開發;
  4. 熟練使用 Ajax,實現異步頁面無刷新抽取數據,同步校驗數據; 熟練使用 jQuery 框架,實現頁面的交互效果,提升用戶體驗;
  5. 熟練使用 HTML5 和 CSS3,實現應用一站式跨屏(PC 端與移動端)開發;
  6. 熟練使用 HTML、CSS、JavaScript 等前端技術,完成網頁靜態佈局,開發兼容主流瀏覽器的頁面,以及實現頁面的交互,提高用戶體驗;

責任描述

  1. 根據需求文檔完成代碼編寫
  2. 根據公司規範進行編碼,並對開發的代碼進行單元測試
  3. 配合測試部門進行測試聯調工做,並修復 bug
  4. 維護項目保持該項目的正常運行

自我評價

  1. 具有團隊合做精神,人品正直,有責任心,抗壓能力強
  2. 工做和學習中善於總結,對新技術有強烈的好奇心
  3. 工做盡職盡責,樂於接受挑戰性的工做

切忌弄虛做假

工做項目經歷弄虛做假的,一旦發現,確定被拒,而面試官爲了考察是否有弄虛做假,會針對重點的項目經歷詳細詢問面試者,比說首先會讓面試者講述這個項目的背景、設計思路、實施方式等,並在講述的過程當中對某些細節進行追問,若是面試者難於說清楚、吞吞吐吐,那麼這些經歷大概就是面試者造假或者面試者拿團隊的成果來充當本身的成果,這種面試者確定會被拒。

面對面試官

我在內網看到了不少面試官的分享,他們面過上百人,總結了不少做爲面試官的經驗,看完這些經驗,我不由感慨,他們究竟是「坑害」了多少面試者才總結出來的……

因此我總結一下這些點,但願當面試官作的不足的時候,能盡力的作出避免或者挽救,不要由於面試官經驗上的不足而影響你的發揮。

忽然襲擊

有些面試官會直接電話過去要求面試,因爲面試者(尤爲是學生)處於弱勢方,可能並不會拒絕面試要求,但並不意味着面試者處於最佳的物理和精神狀態下,有可能會致使面試者不能很好的發揮本身原有的實力。因此若是面試官忽然打電話過來,沒有準備好的話,不要怕冒犯面試官,必定要另外約個時間,面試官確定會再打過來的。

遭到否認

面試官有可能會否認你描述的一些東西,有多是你字眼寫的太過,好比將「熟悉」的東西寫成了 「精通」,勾起了面試官的「好奇」,有可能故意試壓,考驗你的反應,但遇到否認的時候,不要急於反駁或者是手足無措,而是詢問自省和主動討論。

氣場不和

有的面試官性格嚴謹沉悶,而面試者可能思惟活躍,整個面試過程可能會變成面試官不停的打斷面試者讓其思惟聚焦,而面試者感到思惟不停被打斷,非常氣惱,影響發揮。這種狀況不可避免,但遇到這樣的面試官,請保持謙和的態度,重點是展現本身技術的廣度、深度,氣場不和並不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面試官也不會由於這樣的緣由而給與錯誤的評判,儘可能留下好的印象。

結束通知

有的面試官會在面試結束後說:「個人問題問完了,若是有進一步消息的話,咱們會再聯繫你」。面試的大部分結果,其實當場就出來了,若是你感受給出結果的時間點不夠明確,能夠反問他:「若是三天內沒有聯繫,是否是就表明沒有經過?」 免得讓你懷有不確切的但願。最後,還能夠挽留下面試官,講講這場面試中你的一些疑惑,得到面試官的反饋,也能夠知道本身目前哪一方面作得不足。

面試

面對不會的問題

引用 《淘系前端校招負責人直播答疑文字實錄》 中的回答就是:

面試中遇到問題不會回答,這是很是正常的,畢竟你們在學習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跟咱們在工做中遇到的問題是很是不同的,除此以外,咱們看問題的角度,也是有差異很大的。

舉個例子,不少人都在看 React Fiber,可是若是問大家,爲何要有 Fiber 這個東西,可能不少人都回答不上來,由於你們只在社區裏面看到說,Fiber 是怎麼工做的啊,可是爲何要有 Fiber?若是沒有會怎樣,而這種思考,實際上是很是底層的。我相信,不少人可能都沒有思考過。

那若是遇到的問題不會,你能夠先選擇不會,說我以爲本身沒有信心能答出這個問題,固然我更但願聽到你說,我如今不會,可是你給我兩分鐘思考一下,我想一下這個問題有沒有答案?我以爲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考習慣,首先你在面對不會的東西是坦然的,我當下不會,很正常,我以前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嘛,那咱們再花兩分鐘思考一下,給一個初步的答案。

因此說遇到問題,也不用不會就不會,也能夠有一個積極的方式迴應。

從面試官的角度來講,面試中考察的題目,並非僅僅考察這道題目自己,題目的對錯並不跟最終結果直接掛鉤。面試官更但願以題目爲契機, 考察面試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過程當中所體現的邏輯推理和思惟方式等。

問題背後到底在問什麼

這裏我舉一些常見的題目,從面試官的角度來講明背後的考察內容:

  1. 詢問過去的工做中碰到過的一個項目或者解決過的問題

面試官的角度:

這類問題的主要目的是經過一個具體的案例考察候選人對於本身業務的熟悉和理解程度,以及碰到業務問題的時候是如何面對問題的。須要注意必定要儘量按照 STAR(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 的技巧來組織對話,瞭解問題背後的信息,候選人本人的貢獻,以及反映出來的能力。

對於候選人的回答,須要判斷其語言的信息量,若是形容詞比較多,好比作得很好,客戶反應不錯之類的回答,應該要求其給出明確的描述,到底好在什麼地方,有沒有明確的內容和數據,而不是含糊的形容一下。一般若是一個技術人員在獲得明確提示狀況下仍是不能切換到陳述事實的方式,那麼咱們基本上能夠認爲這我的對於日常的工做是缺少理性思考的。

  1. 關於 XXX 你怎麼看?

面試官的角度:

這一類問題通常是沒有明確的答案的,主要看候選人是否有本身的理解,好比能夠問候選人對於一些常見的編程和軟件工程理念的見解,來看看候選人日常對於這些問題是否有思考和總結。也能夠是對於最近的一些技術熱點的關注,等等。

做爲面試官,應該引導候選人完成地表述本身的邏輯,瞭解其觀點背後的內容,考察候選人對於概念的理解和實踐的程度,看看候選人是否有比較嚴密的可以自圓其說的邏輯。

  1. 你的朋友或者同事是怎麼評價你的?

面試官的角度:

這個問題能夠考察候選人是否是一個自省的人,可否認識到本身的長處和短處。有的時候須要深挖。深挖的時候要讓候選人描述一個能符合其觀點的事實,這樣才能正確評估候選人實際的狀態。

  1. 最近在看什麼書?

面試官的角度:

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可是可以觀察候選人的學習方式和習慣,除了讓候選人報出書名,必定須要讓他講講這本書裏面讓他印象深入的章節,以及他從中學到了什麼?

  1. 工做之餘作什麼事情?

面試官的角度:

這個問題是觀察候選人是否是真的對技術有興趣和熱情的一個很好的方式,一個技術狂的業餘生活也頗有可能和技術有很大的關係,好比作些開源的軟件,DIY 一些設備等等。

跟面試官聊業務

業務跟項目是徹底不同的東西,業務認知和思考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考察點,這方面面試官可能會問兩個點:業務場景和技術突破。

業務場景:面試官會詢問面試者他們的產品、業務模式、商業模式等,瞭解下面試者對於產品的誕生、定位、發展的認知。

技術突破:技術與業務相結合這點在阿里也是一直在說但鮮有人作的很是好的地方,因此有的時候也會考察面試者,看看他們所作的技術是如何從業務出發、給業務帶來了哪些改變以及如何去評估二者之間產生的結果。

面試結束

反向互動

面試官在掛斷以前,基本會給與候選人反問的機會,通常會表述爲 「你有什麼要問個人嗎」?不管面試的怎樣,都但願你能說出心中的疑惑,好比面試中的某個題目、總體的評價反饋、你的建議或者瞭解所負責的業務,所在的團隊等等,而從面試官的角度來看,若是候選人願意反問你問題,至少能證實他是個好學的人。因此不要放棄這個互動的機會。

面試反饋

每場面試結束後,面試官都會在系統裏留下面試反饋,若是面試失敗,簡歷會放在人才庫裏,不少人會在其中撈取簡歷,之後的面試官也能夠看到以前全部的面試記錄,之因此講到這一點,是但願你們在面試中可以保持謙和積極的心態,認真面對每一場面試,即便這場面試沒有成功,但若是展現了好的品質,也會增長被髮掘的機會,爲你之後面試成功鋪路。

保持聯絡

若是跟面試官聊的比較好,能夠請求加個微信之類的,面試是一個長期的事情,哪怕這次面試沒有經過,之後還可能面試進來的,與面試官保持聯絡,也是爲之後進阿里鋪路。

留下你的疑問

一篇文章也很難面面俱到,若是關於社招你還有什麼疑問,能夠在評論中留言,問題比較多的話,我會再寫一篇答疑,但願能幫助你們。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