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爲寫的有必定道理,分享一下。windows
不客氣的說,國內主流機構對軟件行業的無知讓人震驚。相似的文章俺2年前就發過,1年前又發過,但持續不斷的利潤下滑仍然沒有讓那些自覺得的業內專家獲得教訓。
各類軟件垃圾股依然是市盈率高企,年年負增加,基金抱團扎堆。
2001年前納斯達克泡沫給研究者形成的幻覺,覺得不着邊際的高科技遠景可以支撐公司的盈利。但考察美國的軟件發展史,企業的利潤和其技術水平並非嚴格的正相關關係,和企業講的高科技故事,更沒有聯繫。
軟件公司的分類
「軟件」是很是模糊的詞,俺給軟件公司一個粗略的分類,基本上越接近大衆的公司,用戶同質化越高的公司越強
第一檔次爲直接面向羣衆和中小企業,解決大衆需求的公司 像娛樂,遊戲運營,通用軟件等。
從我的電腦出現以來的領袖是 蘋果-微軟-谷歌-蘋果
儘管網易騰訊只是運營或抄襲美國韓國的遊戲,沒有科技含量。但他的業務模式就是第一檔。
第二檔次爲面向部分小衆用戶的公司 向大企業(大企業也是一種小衆用戶)批量供貨的公司 如 製做遊戲的公司(而不是運營)工具軟件公司
第三檔次爲作工程,作定製項目,個性化服務
第四檔次爲外包,不擁有產品的產權。即給第二三檔公司服務的公司,是最劣中的最劣
很顯然,美股中知名的軟件公司集中於一二檔,而全部it領袖所有集中在第一檔。美國並非沒有作定製服務甚至外包的公司,只是這些公司沒法長久繁榮。
第三檔的成功公司,固然能夠比第一檔的失敗者利潤好,但即便是第二檔的成功者,永遠達不到第一檔成功者的高度。
有些人會說IBM是作客戶服務的。若是你享受過ibm的服務,就知道他的「服務」有多麼舒服。IBM以藉機販賣軟件成品和同質化的預約義的解決方案爲主。若是須要定製的開發,IBM會外包給本地公司。另外正由於IBM畢竟仍是有客戶化的意思,80年代後再沒有成爲最大市值的軟件公司。沒錯ibm曾經在60年代達到最大市值,但那時用戶最普遍的計算機公司偏偏就是ibm。
A股現狀
A股上市的集中在第三,四檔次。國內軟件公司除互聯網,娛樂業的屬於第一檔次但主要在美國上市,大多數集中在三四檔次。廣聯達等行業軟件屬第二檔次。用友軟件原本能夠作第二檔次,但由於其大客戶戰略,基本上接近第三檔次的公司了
A股機構崇拜僞高新的企業,如東軟集團 $用友軟件(SH600588)$ 超圖軟件 合衆思壯 多數是三四檔次的公司,年年業績下滑。即便是專業erp最強的peoplesoft SAP,也逃不脫衰退虧損甚至倒閉的地步,況且用友。
相反像$樂視網(SZ300104)$ 朗瑪信息 這樣的企業。被多數機構認爲是垃圾,由於其技術的簡單,業務的不高尚。但僅從企業利潤來講,這種企業自然的處於較爲強勢的地位,由於其業務主要是解決大衆的娛樂需求,使得用戶的同質化很是高。因此這種企業老是交出超出市場預期的報表。至於如今的估值水平高低,那是另一回事,起碼不會比用友這種多年負增加的企業高
嘗試解釋軟件公司的分類
如上所述,用戶同質化越高的軟件公司,其盈利模式越好。考察其餘行業,大多數行業存在這種現象,雖然不如此強烈。用戶同質化極高的公司,有高利潤弱週期的特色,像茅臺 白藥 普拉達 可口可樂 都是如此,而用戶同質化低的公司,則表現極強的週期性,好比a股的精功科技。其緣由應該是:同質化的用戶,使得公司在一個用戶的成功能夠輕易複製。
軟件行業表現的更加明顯,可能與行業的成本特性需求特性有關。軟件行業的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使得複製對軟件來講更爲重要——而多數行業有固定的原材料成本。
另外軟件的「需求」有強烈的不肯定性,隨意性,作過大規模項目的開發者確定明白。這會強化用戶的個別需求對公司人力的消耗。
軟件開發的課本都強調客戶至上,尊重需求。但現實中不少需求是我的偏好甚至是怪癖,和軟件所作的事情沒有多大關係。好比用戶對字體,頁面佈局的偏好,對操做模式(點按鈕後是否要提示)的偏好。在用戶同質化低的狀況下,這些癖好會大量的佔用開發,測試,溝通的時間。
和書本宣傳相反的是,成功的大公司實際上不尊重個別用戶的需求,若是你不喜歡windows的操做模式,微軟不會理會你的,你以爲黑白兩種顏色太單調,抱歉蘋果認爲必定是你本身的腦子出了問題。
俺平時使用的各類軟件,常有一些明顯的錯誤,像支付寶長期在某些瀏覽器不能運行(如今已經解決),通達信有各類各樣的毛病。假如俺的軟件項目除了這樣的問題,不可避免被用戶痛罵,扣款。但俺使用的是千百人使用的軟件,製做者是不可能理會的。
關於用友
關於用友軟件 東軟集團這種大市值,負增加的高新企業,俺一直的定位就是垃圾中的垃圾。兩年前就發帖質疑過用友軟件的奇高pe。儘管用友軟件的利潤如俺預期的同樣不斷下滑(去年有一個財務操做搞了一次性收入),但機構仍是抱團把股價給頂住了。
若是要問什麼是合理,俺認爲2倍pb才「合理」,但問題是估值並不能脫離市場偏好而存在,這並非俺的市場,而是機構說話的市場,只要他們願意頂並且有錢頂用友的股價,固然能夠繼續頂下去,俺也不會意外。現價11塊俺不會作空用友——假如這個票能夠融券
補充一下
不是說俺所謂的第一檔的公司就必定要比第二檔好。只是分類公司的週期性,持續性。
強週期有強週期的好處,行業從無到的時候能夠快速鋪開。但若是要尋求相似茅臺 可口可樂的長青企業,第三四檔是不會有的
做者:小蘋果
連接:https://xueqiu.com/1037454939/22386730
來源:雪球
著做權歸做者全部。商業轉載請聯繫做者得到受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