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爲需求分析是產品經理最重要的技能,這個階段也是我最喜歡的階段。spa
需求分析能夠一直問「爲何」,延伸到心理學和哲學。設計
下面是一些我認爲比較靠譜的分析,之後的需求分析也會做爲參考。orm
人的須要是指人體某種生理或心理上的不知足感,它可以使人產生行動的動機(這裏的動機就是需求)。get
人的須要是多樣和複雜的。某一時刻,在人的許多須要中,會有一種須要是相對最強烈的,咱們稱其爲強勢須要(這是強需求)。數據分析
強勢須要產生主導動機,而主導動機直接致使人的行動(這裏很容易產生僞需求)。人經過行動知足了強勢須要後,又會有新的須要變成強勢須要,如此循環往復。產品
人話:it
一我的餓了,想吃碗米飯。這就是用戶需求。 「餓」是需求,整句話是動機。用戶體驗
你給了他一碗米飯。這就是知足了用戶需求。擴展
你給了他一面包,而且告訴他,這玩藝兒更解餓,可是噎得慌,因而搭着賣了一瓶脈動。這就是創造用戶需求。循環
用戶需求分2種:
用戶想要的。這種通常流於表面,例:我要買一把錘子和一些釘子(僞需求)
用戶須要的。這種則是用戶的目的,如上例:其實只是想把一幅畫掛到牆上(需求)
公司內部(老闆、其餘部門或同事)、產品經理本身(策劃、挖掘)、外部(用戶、客戶、夥伴)。
這個每一個都有不少辦法收集需求的。
問卷,調研,訪談,競品分析,數據分析,客服反饋等等。
因此有了這麼多需求,接下來是否是要選擇了?產品需求分析實際上就是需求決策。
作決策以前,先將需求歸類:功能類、數據類、運營類、體驗類、設計類等等,分完類以後再對需求進行權重考慮並決策。
需求分類以後,再考慮決策須要考慮的因素。
需求決策有三個基本考慮因素,分別是戰略定位、產品定位、用戶需求。
這是層級關係,顯示戰略定位決定產品位置,再來判斷需求,這很容易理解。
戰略階段分別爲起步階段、發展階段、迭代階段。在起步階段的時候,注重核心功能的實現,快速推出市場驗證產品的可行性;到了發展階段就會進行功能擴展和完善,在這個階段也會小範圍的進行試錯實驗;到了迭代階段的時候,產品基本已經成熟穩定,需求就會更加註重用戶體驗方面。
這樣咱們篩選了一部分需求,接下來,還將這些需求進行優先級分類:「重要又急需、重要但不急需、不重要但急需、不重要也不急需」(四象限定位法,其實這個時候產品經理本身還要作判斷,爲何這個需求劃分到這個象限?)
這個時候就肯定了優先級,將需求進行了排期。
我理解的就這些了。其實不少分類和斷定規劃分都是考驗能力的。
本文做者:@xx黃;來源: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