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網其實就是一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資訊和觀點平臺,核心的就是對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界出現的新事物予以評論,激起二次評論浪潮。聽說每個月有千萬級的PV,20多萬的微博粉絲,200多萬的訂閱用戶。如此規模的網站到底搞什麼掙錢養員工呢?並且還會按期對優秀稿件予以稿費激勵(800元/500元/300元三檔)。微信
官方宣稱:網站
1、廣告投放(投廣告的很少,可見廣告價值並不高)url
一、站內廣告(首頁右側還真有一個廣告,只不過很久都沒變過)spa
二、定製化廣告(難道是首頁右側的贊助內容?)orm
三、微信廣告it
四、APP廣告微博
2、讀書推薦電商
虎嗅開了一個「讀點」的頻道,專門推薦圖書,還能夠看到各個電商的售價,點擊售價後跳轉到電商該商品頁面,url顯示tag來自huxiu,我理解算是作的導購。互聯網
外界猜想:創業
1、找投資
說白了就是找人寫對阿里批評的文章,阿里公關找上門,把虎嗅收購了,之後不能寫對阿里很差的文章,專門黑競爭對手。
2、收公關費
虎嗅至關於一個被包裝出來的明星,明星自己是不多碰錢的,經紀人去收錢。虎嗅黑了企業以後,沒多久其經紀人就會找上門去要錢。
我以爲這個外界猜想並不靠譜,虎嗅的發起人李岷之前是《中國創業家》的執行總編,因感受傳統的紙媒前途不明,投身作互聯網媒體,口碑和形象是媒體的基石,雖然說拿到了一些投資,但總不至於自掘墳墓。
從總體上來說,虎嗅網憑藉其評論性文章帶來了用戶瀏覽量,也帶來了猜忌,畢竟評論性文章或多或少都有主觀色彩,不免會得罪一方。
有了用戶和流量,賺錢的渠道就會有,可是目前來看虎嗅的盈利模式還不是太清晰,效果也不顯著。據傳李岷未來想作提供商業方面的諮詢服務,並且不一樣於麥肯錫、艾瑞和易觀等諮詢公司,但願虎嗅將來能有清晰的盈利模式。